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评估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是我国地势阶梯的边界山脉,其名称和位置分别是 (  )
A.横断山脉 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B.大兴安岭 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巫山 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D.雪峰山 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②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山川形便”是指在划界的时候,以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大川大河阻隔之下,不仅两侧自然环境有很大差异,往往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上图中,山脉为同一座山脉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图中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所在地主要地形类型明显不同的是 (  )
A.④ B.③
C.② D.①
5.下列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所属主要地形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风吹草低,牛羊遍地
B.②—秃山黄丘,川墚相间;沟谷纵横,地表残破
C.③—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④—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青草池塘,稻花飘香
  下图为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  )
A.主要是我国河流的外流区 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D.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
7.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8.蜂农转场过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机会品尝各地美食。我国食材丰富的气候原因是 (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强
C.以热带气候为主 D.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小晓同学初冬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下图示意小晓同学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9~11题。
9.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10.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季风
11.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 (  )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 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 D.森林—草原—荒漠
  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进行交接仪式,移交中国空间站的钥匙。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东风着陆场所处的干湿地区为 (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3.东风着陆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大致是 (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南向北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西向东递减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阔,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有关部门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读黑河位置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黑河属于 (  )
A.内流河 B.地下河 C.外流河 D.人工河
15.下列对黑河的综合治理措施,正确的有 (  )
①上游保护植被 ②中游退耕还林还草 ③下游修建水电站 ④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据此完成16~17题。
1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 (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7.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
A.禁止开采矿产 B.大力开发航运
C.植树造林种草 D.林地改成耕地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大治理”是近年来我国对长江、黄河生态发展的重大战略。读长江、黄河的流域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西藏自治区,是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
B.②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C.甲位于黄河上游河段,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D.长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③是湘江
19.图中黄河丙河段无支流汇入,其原因是 (  )
A.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B.农业需水量大,导致支流断流
C.“地上河”问题严重 D.蒸发量大,支流水量小
20.下列关于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治理措施,正确的有 (  )
①d河段附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②e河段裁弯取直 ③f河段退田还湖 ④g河段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近年来,自驾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西至西藏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5 476千米,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图1为318国道线路图,图2为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
(1)318国道全程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读图可知,318国道东起海平面,从“鱼米之乡”的        (填地形区)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     (填地形区),西至“雪山连绵”的       (填地形区),沿途地形种类多样,风景绮丽壮观,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6分)
(2)请简要分析我国的地势对气候、交通、水能、农业生产方面的有利影响。(任选其中两方面作答)(4分)
22.石家庄市某学校地理社团受到《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的启发,以“唐诗中的地理”为线索,开展主题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影响”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社团第一站来到了鹳雀楼。站在鹳雀楼上,可以看到黄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     ,黄河最后注入     。(2分)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社团第二站来到了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四川盆地年降雨量在1 000毫米左右,影响“巴山夜雨”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社团第三站来到了白帝城。白帝城位于我国     (填河流)沿岸。(1分)
(4)白帝城与江陵相距600千米。试分析“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原因。(2分)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请分析其原因。(4分)
23.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②③气候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 ℃等温线一致,该分界线是      。(1分)
(2)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左图中    (填数码)气候类型分布区。该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2分)
(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气候。(2分)
(4)导致我国“南涝北旱”和“北涝南旱”的主要原因是(2分) (  )
A.夏季风进退正常
B.夏季风进退异常
C.冬季风进退正常
D.冬季风进退异常
24.某校地理小组开展以“了解长江,保护长江”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读长江航运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沟通东西 蓬勃发展】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河段可四季通航,也使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1)长江沟通东、中、西部,说明其航运价值     (选填“高”或“低”)。(2分)
(2)小组同学围绕长江的航运价值,对长江中下游的气候、地形、人文特征进行了知识梳理,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思维导图。(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3)简要说明长江航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
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稳步腾飞,但同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水污染问题严重。
(4)为了维护地区水源安全和绿色发展,请你写出两条治理水污染的可行措施。(2分)
【详解答案】
1.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山脉是巫山,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故选C。
2.B 解析:我国夏季风大致由南向北吹送,①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②正确;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③正确;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④错误。故选B。
3.D 解析: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云南省,②为山西省,③为内蒙古自治区,④为河北省,其中为同一座山脉的是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山脉——太行山脉。故选D。
4.A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云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④河北省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所在地主要地形类型明显不同。故选A。
5.B 解析:A选项描述的是草原,应该对应③内蒙古自治区,不符合题意;B选项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特征,而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符合题意;C选项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的特征,应该对应①云南省,不符合题意;④为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少湖泊,不种植水稻,与其描述的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6.A 解析:由图可知,放蜂区域主要位于东部沿海,是我国的外流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丰富,A正确;放蜂区域的地形中,北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南方主要是低山丘陵,B错误;东线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C错误;放蜂线路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A。
7.C 解析: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知,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较晚。故选C。
8.A 解析:受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我国各地有丰富多样的美食。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故选A。
9.D 解析:由材料可知,小晓同学初冬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说明小晓同学行进的线路气温越来越高。④线路中,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衣服越来越单薄。故选D。
10.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小晓同学的出行线路为④线路,由北京到广州,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故选C。
11.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故降水越来越少,受降水影响,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森林—草原—荒漠。故选D。
12.D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附近,该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故选D。
13.C 解析:读图中的降水量数值分析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的降水量受海陆位置影响,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即自东向西递减。故选C。
1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是内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根据材料“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可知,黑河是内流河,A正确,C错误;根据材料“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可知,黑河是地表河流,不是地下河,B错误;根据材料“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可知,黑河是发源于祁连山脉的自然形成的河流,不是人工河,D错误。故选A。
15.D 解析: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黑河上游保护植被,中游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改善黑河的生态环境,①②正确;黑河流经地区气候干旱,水量较小,周边农业引黑河水灌溉,使得黑河水量更小,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以保持周边农业和黑河的可持续发展,④正确;黑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水量小,不适合修建水电站,③错误。故选D。
16.C 解析: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河流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故选C。
17.C 解析:禁止开采矿产,做法过于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A错误;大力开发航运、林地改成耕地都不利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B、D错误;植树造林种草利于保持水土,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C正确。故选C。
18.B 解析:①为青海省,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A错误;②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B正确;甲位于黄河上游河段,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中游河段,C错误;长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③是赣江,D错误。故选B。
19.C 解析:图中黄河丙河段位于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平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故选C。
20.D 解析:d河段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其附近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①正确;在e荆江河段裁弯取直,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②正确;在f河段退田还湖,有利于提高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③正确;g河段位于下游地区,城市和人口多,排放污水多,因此应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质,④正确。故选D。
21.(1)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2)气候: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带来丰沛的降水。交通:沟通了东西水上交通。水能: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农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任答其中两方面即可)
22.(1)西高东低 渤海
(2)二 地形
(3)长江
(4)白帝城和江陵位于长江从地势第二级阶梯流入第三级阶梯的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船的行驶速度快,一天便可到达。
(5)四川盆地北部受大巴山、秦岭阻挡,寒潮影响小;盆地内部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
23.(1)秦岭—淮河一线
(2)② 水稻
(3)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4)B
24.(1)高
(2)800 大 无 长江中下游平原 慢 黄金水道
(3)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通航里程长;江海联运便利,沟通了我国内陆与沿海地区。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破坏环境(或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或批评教育等;对企业加强监管,对排污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对污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