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为了应对本省人口问题,2019年以来,江苏省各城市逐步放宽落户政策。2020年江苏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占8.7%,主要来自安徽、河南等省份。在省内人口分布中,苏南地区(如苏州、南京)人口密度明显高于苏北,且近年来人口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下图为江苏省2016—2021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省外人口迁入对江苏的直接影响是( )A.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B.缓解本地人口老龄化程度C.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 D.降低平均工资水平2.苏南人口吸引力强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户籍政策宽松 C.产业升级,服务业快速发展 D.气候环境优越3.图示年份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 )A.2016年 B.2018年 C.2020年 D.2021年人口政策是国家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人口发展趋势制定的战略性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自2021年开始实行“全面三孩”政策。下图示意我国2019-2023年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指标及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年份在( )A.2019年 B.2020年 C.2021年 D.2022年5.我国人口政策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 B.劳动力严重短缺C.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 D.家庭生育观念的改变6.有人认为,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考虑了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所增加。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 )①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②自然环境和资源极大改善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58年,福建省文物管理部门在武夷山市发现了西汉初年的古城遗址。经考古研究发现,该地先民曾在流经城中的河流上修筑水门以调控河流水文环境,后因战乱荒废。宋代时,先民于古城遗址北侧新建城村并延续至今。下图(a)示意西汉初年古城遗址范围及周边水系,图(b)示意现今古城遗址和城村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该古城位置特征,说明当时选址主要考虑了该地( )A.气候暖湿 B.水土条件好C.水运便利 D.便于与中原联系8.推测该古城水门开闭的时期及对应功能合理的是( )A.夏季开启利于泄洪 B.夏季关闭利于航运C.冬季开启利于灌溉 D.冬季关闭利于御敌9.宋代新建的城村未选择在古城遗址上复建而选址于遗址以北地区,主要为了( )A.减少洪涝威胁 B.适应地形演变C.减轻遗址破坏 D.应对气候变化海草房是我国山东威海地区的传统民居。海草房通常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屋脊高耸且坡度大。图为海草房位置及其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传统民居反映当地( )A.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 B.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多雨潮湿C.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D.终年温和湿润,沿岸海雾多发11.近年来,威海海草房面临“海草难觅”的主要原因是( )A.海草被鱼类大量啃食 B.传统建筑技艺失传C.近海污染与生态破坏 D.填海造陆浅海消失12.对现存海草房进行保护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A.储存当地渔民渔获物 B.推广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C.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D.传承民俗文化与生态智慧下图为城镇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三幅示意图所代表的城镇化进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14.第②幅图所代表城镇化阶段出现的典型现象是(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镇化15.针对第③幅图所代表的现象,可行的措施是( )①扩大城区规模 ②美化城市环境 ③优化城区产业结构 ④完善城区基础设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是北京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建成后,河北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到北京中心城区最短时间约32分钟。下图为平谷线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平谷线建设的主导因素是沿线地区的( )A.地形地势 B.资源状况 C.运输需求 D.人口密度17.平谷线设置中心城—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北三县、中心城—平谷区3种灵活运营线路,并设置早晚高峰大站快车,主要是为了( )A.解决北京市区交通拥堵 B.提高居民出行效率C.方便乘客线路换乘 D.减少全天时段发车频次18.平谷线北京段为地下段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天气变化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B.便于保护途经的文化遗址C.城区地价高,减少建设资金投入 D.地面线路数量多、密度大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及成品,电子元件对光热比较敏感。该厂房设计成并行排列的样式(图1),南侧是弧形封闭的墙体,北侧是横向玻璃天窗,室内是Y状结构的梁柱(图2)。此后这里逐渐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400余家,国内外颇具名声的艺术集聚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的厂房设计成这样独特的样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厂房并行排列是为了坚固抗震②南侧弧形封闭墙体是为了减少强光③北侧横向玻璃天窗是为了减少能耗④Y状结构的梁柱能形成开阔空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合理的选址是( )A.在热闹繁华的市中心附近 B.在城市边缘的交通便利处C.在钢铁机械集中的工业区 D.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附近21.从城市空间利用角度来看,北京798艺术区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土地利用效率的巨大飞跃 B.形成了高附加值产业集群C.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 D.提升北京国际经济影响力海工装备“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该能源站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约81海里处的陵水17-2气田。下图为“深海一号”能源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陵水17-2气田所属的海洋权益范围类型属于(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公海23.我国海工装备不断向深海、远海推进,有利于( )A.解决资源紧张局面 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助力实现低碳目标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二、综合题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奇台县享有“中国麦香·天山麦海”的美誉。2024年奇台县小麦播种面积约60万亩,其中江布拉克地区分布有20多万亩。该地区与新疆农科院深度合作,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图1是江布拉克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是奇台县气候资料图。材料二奇台面粉获“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奇台县依托优质小麦资源,大力发展面粉加工产业。目前县城已集聚16家规模以上的面粉加工企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多家面粉下游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从优质小麦到面粉加工及下游产品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1)简述江布拉克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2)说明奇台县面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的优势。(3)以小麦为主题,请你为奇台县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具体建议。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宜宾市1965年开始发展氯碱工业,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氯碱工业基地。氯碱工业以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解生产氧气、烧碱等产品,是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的上游工业,属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2014年宜宾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下,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2018年将距离长江岸线不到100米的氯碱企业整体搬迁到江安县工业园区,原厂工业用地的沿江地带建成临江休憩公园;企业搬迁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腾笼换鸟”提供了条件;目前,宜宾市氯碱产业以江安县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平台推动与氯碱产业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集聚,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之都”,探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下图为宜宾市及周边地区简图。(1)从资源角度,分析早期宜宾市发展氯碱工业的优势。(2)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下,氯碱企业实施“退城入园”,简述其带来的有利影响。(3)为推动江安县工业园区氯碱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试提出合理性的措施。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长江干支流通航达70000多千米,目前在长江上建成跨江大桥超过130座,跨江大桥的建设对长江沿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材料二 在长江经济带构建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1)说出跨江大桥选址时考虑的自然因素。(2)简述跨江大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简述构建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措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C A B A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B D C B D B B题号 21 22 23答案 A C D24.(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好;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农业科技支撑。(2)接近原料地;促进企业间交流协作;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知名度(或提高市场竞争力)。(3)建设小麦博物馆/小麦观光园;举办小麦文化节;开展小麦农事体验活动;打造网红景点。25.(1)距长江近,就近获得水源,有盐矿资源,有丰富的原料;靠近水电站、煤矿,水电和煤炭分配充足(或能源充足)。(2)增大绿地面积,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土地利用空间,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便于集中处理污染物,减少环境污染;入园集聚,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减少建设投资,便于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3)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投入技术,提高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延长产业链;完善仓储、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市场。26.(1)江面宽度;水流速度;水深;河床地质条件等。(2)增强了区域对内对外交通的联系,提高了可达性;有利于吸引企业、人口、资金向沿江地带以及路、桥地区集聚;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完善水路网;依托沪蓉通道、沪瑞通道,完善公路铁路网;构建航空网络;多种交通方式转运、联运,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加大交通科技创新投入,发展绿色交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