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当下,国民对食物种类、营养的需求逐渐多样,消费观念由单一植物性食物为主向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并重的“大食物观”转变。保障食物安全需要统筹利用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个抓手,但现阶段供给侧的食物产能提升较难取得突破式增长。下图示意2000-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及增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后乡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这表明我国( )
A.乡村居民经济收入高 B.乡村居民消费潜力大
C.乡村居民家庭人口多 D.乡村居民食物消费多
2.现阶段我国供给侧的食物产能提升较难取得突破式增长的原因是( )
A.资源要素约束 B.市场需求饱和 C.耕地面积减少 D.饮食结构变化
3.“大食物观”下,加强食物需求侧管理的做法有( )
A.开辟粮食进口多元渠道 B.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C.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 D.调控国内农业生产布局
经过50天的奋战,2025年2月25日,中国科考队在南极秦岭站完成了风电、光电、氢能源、储能电池、柴油发电系统的安装,实现了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并网运行,践行了“绿色考察”的中国南极理念。下图示意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科考队施工作业期间,最有可能频繁遇到的自然状况是( )
A.酷寒与干燥 B.暴雪与极夜 C.强风与极昼 D.低压与缺氧
5.科考站采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保障能源稳定供应
C.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D.加快风光资源利用
补偿生长是指植物在经受外界扰动后,通过加快生长速度弥补受损部分的现象,根据补偿生长效果可分为欠补偿、等补偿和超补偿。西藏当雄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地表植被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高寒草甸为主。下表为当雄县高寒草甸生长季(5-9月)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多年平均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寒草甸状况 地上生物量(g·m-2) 物种丰富度 土壤有机碳含量(g·kg-2)
自然状态 334 11 110
利用方式 围栏收割 490 9 66
围栏轮牧 323 10 115
自由放牧 298 7 90
6.围栏收割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植被低矮,枯枝落叶凋落物较少 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速度加快
C.牧草收割,土壤获得有机碳减少 D.超补偿生长,植物消耗有机碳多
7.为促进当雄县牧业可持续发展,最合适的利用方式是( )
A.自然状态与自由放牧结合 B.自由放牧与围栏收割结合
C.围栏收割与围栏轮牧结合 D.自然状态与围栏轮牧结合
江浙粤是我国千强镇的主要孵化地。广东省北滘镇以家电制造业为核心,培育出美的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齐全的白色家电全产业链集群。近年来,广东工业设计城、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等先后落户北滘镇,引领小镇产业转型升级。下图示意2024年各省区千强镇数量前十名和北滘镇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江浙相比,广东省千强镇数量少但头部品牌较多的原因是( )
①科技水平较高②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③劳动力素质高④产业集群效应的外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落户北滘镇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最有可能发展的产业是( )
A.新能源汽车 B.生物新材料 C.电子信息业 D.工业机器人
智利拥有森林、沙漠、冰川、火山、海洋等多种景观。5号公路(图)是连接智利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中国某公司对该公路塔奇段进行了修复、扩建并增设电子收费系统,该路段穿过智利车厘子最主要的产区,连接起果农、物流商与港口,是智利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沿着5号公路由北向南,沿途植被依次更替的顺序及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荒漠-硬叶林-温带雨林 纬度 B.荒漠-硬叶林-温带雨林 天气环流
C.热带草原-荒漠-硬叶林 纬度 D.热带草原-荒漠-硬叶林 大气环流
11.塔奇段改造升级后,当地车厘子产业的发展将会( )
A.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侨汇收入 B.扩大种植区域,推动产业集群
C.快捷运往市场,保障产品品质 D.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驯鹿是环北极地区的重要放牧对象,夏季主要食用草本植物,冬季主要刨食冰雪下的地衣。挪威和瑞典的牧民可跨境放牧驯鹿,夏季在挪威沿海山地林线以上的夏牧场,冬季转场到瑞典的冬牧场(图)。近年来,气候变暖对驯鹿牧场产生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驯鹿冬牧场选址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阻挡西风,温度较高 ②靠近海洋,降雪量更大
③背风坡降雪少,积雪较薄 ④坡度较小,放牧空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气候变暖对驯鹿夏牧场的主要影响是( )
①牧场放牧时间延长②牧场海拔高度降低③蚊虫、病虫害增加④滑坡灾害威胁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某个碳项目能够证明其吸收或减排1吨二氧化碳时,就产生一个碳信用,项目开发商可以将碳信用拿到市场上交易,企业可通过筛选购买高质量的碳信用抵消自身技术上难以避免的碳排放。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个别企业排放照旧,全部以购买碳信用抵消超额碳排放的“漂绿”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筛选高质量的碳信用时,应考虑( )
①实际碳汇的持久性②实际减排量的验证③碳项目的开发成本④碳项目基地的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避免出现企业“漂绿”现象,政府应在碳交易市场中( )
A.推行减排技术 B.精简交易流程 C.增加交易种类 D.设置抵消比例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入海口泥沙沉积为当地围垦活动创造了条件,18世纪以来,珠江口的围垦活动推动了当地疍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建筑形态的变化。沙田围垦过程中,疍民聚落的建筑形态经历了“舟居→水栏→寮→近现代楼房”的演变(图)。横跨于水陆之间的寮是当时的主要建筑,以竹木为建材,底层架空而屋顶高耸,属于较早的吊脚楼建筑。
(1)简述寮的建筑特点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2)分析寮“背靠圩堤、面朝水道”布局的主要优势。
随着沙田围垦的推进,部分疍民逐渐从传统“舟居”转向“陆居”。
(3)从水土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疍民从“舟居”向“陆居”转变的过程。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碳排放量高,碳中和目标实现任务艰巨。碳生态承载系数是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与该地区碳排放量占全区比的比值。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地区碳生态承载系数空间分布。
(1)甲、乙、丙、丁四类地区中,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 ,说明判断依据 。
(2)从产业的角度,推测丁地区碳生态承载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瑞梯田遗址(图)位于秘鲁安第斯山区,研究表明,该梯田是古印加人重要的农业试验基地。印加先民把天然洼地改造成环形下沉式梯田,梯田的宽度、深度和方向根据风向和光照设计,营造出差异化的微气候环境;每层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的鹅卵石,梯田最高处和最低处温差可达15℃;每层梯田还上覆着周边不同地区的土壤。这里曾培育出3000余种土豆及藜麦、玉米等作物,其农业技术对印加帝国的繁荣起到关键作用。
(1)研究表明,莫瑞梯田是古印加人重要的农业试验基地,分析其判断依据。
(2)简述莫瑞梯田对当地和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弄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是藏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海洋型冰川之一,由一条主冰川和两条分支冰川组成。气温、降水、坡度和冰川规模等因素会影响冰川运动速度。图1为雅弄冰川研究区域,图2为沿主冰川冰流线的坡度及运动速度图。
(1)分别说明A点和C点冰川运动速度快的原因。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推测冰川运动速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3)若在雅弄冰川处设立观测站,指出为评估冰川变化需要收集的数据。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D 7.C
8.C 9.D
10.A 11.B
12.D 13.B
14.A 15.D
16.(1)当地气候湿热多雨,竹木结构有利于通风散热;底层架空有利于防御潮水;房顶高耸有利于排水。
(2)背靠圩堤,可以利用堤坝稳固地基,便于到沙田围垦;面朝水道,方便船只停靠与运输,便于到水中捕捞。
(3)圩堤内泥沙沉积逐渐成陆,圩堤外水域变河涌,水域减少使得渔业活动减少,对舟居的依赖减小;圩堤内沙田逐渐变农田,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发展,陆居便于耕作与管理田地。
17.(1) 甲 甲地区的碳生态承载系数小于1,表明其碳排放能力强、碳吸收能力弱,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
(2)大力发展生态农林产业(林业发达),碳汇规模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碳排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碳排放少。
18.(1)下沉式梯田结构营造出差异化的微气候环境,可以模拟安第斯山区复杂的气候垂直变化,有助于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的作物;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的鹅卵石,可加强对温度的调节,提供了不同的热量条件,有助于试验多种作物种植;梯田上覆不同地区的土壤,有助于研究不同土壤环境下作物的生长情况。
(2)当地:莫瑞梯田培育的种子可适应安第斯山复杂的自然环境,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印加帝国发展;
世界:培育了多种作物并传播至全球(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改造梯田营造差异化微气候环境,为农业科研提供借鉴思路。
19.(1)A点为主冰川的积累区,冰体厚,坡度大,冰川运动速度快;C点位于分支冰川与主冰川交汇处,冰川规模大,运动速度快;C点坡度较大,冰川运动的速度快。
(2)短期: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大,冰川融水和雨水通过冰川裂隙进入冰川底部,导致冰川底部摩擦力减小(润滑作用加强),冰川运动速度加快。
长期:随着冰川不断消融,冰川规模不断变小,冰川运动速度减慢。
(3)冰川表面高程(或冰川厚度);冰川末端位置;冰川覆盖面积;冰川运动速度;冰川表面形态(或冰裂缝、冰面河、冰湖等发育情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