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 本 信 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年级 五年级上册单元名称 第1单元《冰淇淋冷藏箱》单元主题 热传递与保温技术的科学探秘课时安排 5课时一、单元主题“热传递与保温技术的科学探秘”围绕热传递原理、保温材料与结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工程实践解决真实问题:“如何设计高效保温的冰淇淋冷藏箱?”二、单元大情景“小小工程师挑战赛——冰淇淋冷藏箱设计大会”学生化身“保温工程师”,通过五阶段任务:1.任务1:热传递侦察兵(探究热传递现象)2.任务2:热传递方式解码(分析热传导、对流、辐射)3.任务3:材料实验室(测试材料导热性)4.任务4:结构工程师(优化双层结构)5.任务5:终极挑战(制作冷藏箱并参赛)最终目标:举办班级“冷藏箱保温大赛”,评选最佳设计。三、课程标准分析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热传递方式)3.3 材料与结构影响热传递(保温原理)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说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②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③设计简单装置解决保温问题。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热传递》《热的传递方式》《材料与保温》《结构与保温》《制作冷藏箱》共5课。(一)第1课《热传递》1.核心内容:通过铜棒加热实验(蜡环掉落顺序)探究热在物体内和物体间的传递规律,建立“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的科学观念。2.关键活动:设计实验验证热传递方向,记录热传递现象(如冰淇淋融化原因分析)。(二)第2课《热的传递方式》1.核心内容:区分热传导(接触传热)、热对流(流体循环传热)和热辐射(非接触传热)三种方式,通过灯泡发热、水中茶叶运动等实验观察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2.关键活动:分析冷藏箱保温需阻断的传热途径(如热辐射需用锡纸反射)。(三)第3课《材料与保温》1.核心内容:探究材料导热性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如金属导热快,泡沫塑料导热慢),通过“不同材料棒上火柴掉落实验”验证材料的选择对冷藏箱保温的重要性。2.关键活动:迁移应用——为冷藏箱选择PVC板、泡沫塑料等低导热材料。(四)第4课《结构与保温》1.核心内容:研究结构设计(如双层真空、密封条)对减缓热传递的作用,对比单层与双层结构的保温差异,解释保温瓶的隔热原理。2.关键活动:设计简易双层结构模型,优化冷藏箱的密封性和空气层设计。(五)第5课《制作冷藏箱》1.核心内容:综合应用前4课知识,设计并制作冰淇淋冷藏箱原型,通过保温测试(记录冰块状态、温度变化)评价效果。2.关键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设计图→选材(锡纸、密封条等)→制作→竞赛测试(公平性规则制定)。五节课呈现“现象→原理→应用”的递进关系:1.基础认知(1-2课):建立热传递方向与方式的科学概念。2.影响因素(3-4课):从材料属性(导热性)和结构设计(隔热层)探究保温原理。工程实践(5课):整合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制作冷藏箱),体现技术与工程的融五、教学目标维度 目标内容科学观念 1.理解热传递方向及三种方式; 2.掌握材料与结构对保温的影响。科学思维 1.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保温规律; 2.用模型解释双层结构减少热传递的原理。探究实践 1.设计导热性对比实验; 2.制作冷藏箱模型并测试改进。态度责任 1.在实验中严谨记录数据; 2.在设计中兼顾环保与经济性。六、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已知“金属比塑料导热快”,但对热对流、辐射缺乏系统认知。2.兴趣点:动手制作冷藏箱、竞赛形式激发参与热情。3.难点:理解“真空层阻隔热对流”的抽象概念,需通过模拟实验突破。七、活动设置活动 对应课程 主题与目标 达成方式活动1: 热传递侦察兵 第1课 观察热传递现象,归纳热从高温→低温的规律。 实验:测量不同物体(金属/木头)初始温度,触摸后记录温度变化。活动2: 热传递方式解码 第2课 通过实验区分热传导、对流、辐射。 ①热传导:金属棒传热实验;②热对流:色素滴入热水观察流动;③热辐射:红外测温仪测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活动3: 材料实验室 第3课 探究材料导热性对保温的影响。 分组测试铜片、泡沫、棉布包裹冰块融化速度,绘制“材料-保温效果”柱状图(数学融合)。活动4: 结构工程师 第4课 分析结构设计(如双层玻璃)的保温原理。 模拟实验:对比单层/双层玻璃箱内温度变化;制作简易真空层模型(注射器抽气)。活动5:终极挑战 第5课 设计制作冷藏箱并优化保温性能。 用PVC板+泡沫塑料制作箱体,锡纸贴外层防辐射,密封条减少气体交换;测试冰块融化时间。八、教学方法1.探究式实验:如“热对流实验”中通过色素流动可视化不可见的热流。2.工程设计循环(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冷藏箱制作中迭代优化密封性。3.情境游戏化:用“勋章制度”奖励任务完成(如“材料专家勋章”)。九、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分工: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轮换,确保全员参与。2.思维可视化工具:用双气泡图对比“泡沫 vs 金属”的导热性差异。3.迁移应用:分析家用保温壶结构与所学原理的联系。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类型 内容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小组合作表现、活动任务完成度终结性评价(40%) 冷藏箱保温效果测试报告+设计图(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名称 评价维度 ★(基础) ★★(提升) ★★★(拓展)活动1: 热传递侦察兵 实验观察 能描述1种热传递现象 对比2种材料(金属/木头)的温度变化 用温度数据解释“热从高温→低温”规律科学推理 简单复述热传递方向 用实例说明冰淇淋融化原因 设计实验验证热传递方向(如蜡环实验)记录规范 记录单有1项数据 记录时间+温度变化 用折线图呈现温度变化趋势活动2: 热传递方式解码 实验操作 完成1种传热方式实验 独立操作2种传热实验(传导/对流) 设计辐射实验(如不同颜色吸热对比)现象分析 描述单一现象(如金属棒传热) 对比传导/对流差异 归纳三种传热方式特征并举例迁移应用 说出冷藏箱需阻断1种传热 分析冷藏箱需阻断2种传热(如传导+辐射) 提出阻断三种传热的综合方案活动3: 材料实验室 变量控制 测试1种材料保温性 对比2种材料(铜片/泡沫) 控制冰块大小、环境温度等变量数据处理 记录融化时间 绘制“材料-融化时间”柱状图 用数据论证“泡沫比金属保温”创新设计 列举1种保温材料 提出复合材料建议(如泡沫+铝箔) 设计多层材料结构方案活动4: 结构工程师 模型建构 制作单层结构模型 完成双层结构模型 添加真空层设计(注射器抽气)原理解释 说出“空气层能保温” 解释双层结构减少热对流原理 用保温瓶类比真空层作用优化改进 发现1处结构缺陷 提出2项改进(如加密封条) 设计可拆卸结构方便清洁活动5: 终极挑战 工程设计 按图纸完成基础组装 自主优化1处结构(如加锡纸) 创新设计(如可折叠箱体)功能实现 冷藏箱延缓冰块融化1小时 延缓融化2小时 延缓3小时以上(附温度记录)团队协作 完成分工任务 主动协调组员解决问题 组织小组展示并答辩十一、作业设计活动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活动1 基础作业 列举3个热传递生活实例(如热汤变凉) ★:1例; ★★:2例+简单描述; ★★★:3例+科学解释提升作业 用温度计测量阳光下/阴影处物体温度差异 ★:记录2组数据; ★★:数据+折线图; ★★★:分析温差成因拓展作业 调查“保温杯保温原理”,制作科普小报 ★:图文匹配; ★★:包含热传递原理; ★★★:提出改进方案活动2 基础作业 填写三种热传递方式特征表(传导/对流/辐射) ★:填对1项; ★★:填对2项; ★★★:全对+补充实例提升作业 设计“阻止热辐射”实验(如不同颜色纸包冰块) ★:记录现象; ★★:对比数据; ★★★:用反射原理解释拓展作业 研究太阳能热水器传热方式,撰写分析报告 ★:描述1种方式; ★★:分析2种方式; ★★★:优化设计建议活动3 基础作业 收集5种材料(铁勺/木筷等),触摸感温并排序 ★:排序3种; ★★:排序5种+导热分类; ★★★:补充科学依据提升作业 测试棉布/泡沫/锡纸包裹冰块的融化速度 ★:记录时间; ★★:绘制融化曲线; ★★★:结论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最佳保温外卖箱”材料方案(图文结合) ★:选1种材料; ★★:选2种复合材料; ★★★:成本+环保分析活动4 基础作业 绘制家用保温壶结构简图并标注功能层 ★:画出外壳+内胆; ★★:标注真空层; ★★★:解释每层作用提升作业 用两个玻璃杯(单层/嵌套)对比保温效果 ★:记录温度; ★★:分析结构差异; ★★★:提出改进建议拓展作业 研究宇航服隔热结构,制作PPT讲解原理 ★:1页图文; ★★:3页+原理说明; ★★★:创新设计构想活动5 基础作业 绘制冷藏箱设计草图(标注材料与结构) ★:标注1处; ★★:标注3处关键设计; ★★★:附文字说明提升作业 撰写制作过程报告(含失败改进记录) ★:步骤记录; ★★:问题分析; ★★★:反思+优化方案拓展作业 设计“智能温控冷藏箱”方案(传感器应用) ★:概念草图; ★★:功能描述; ★★★:技术可行性论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