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灌溉工程如同生命的脉络,滋养着土地与文化,而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正以3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其卓越的水利智慧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灌溉工程的世界遗产之旅,不仅是对古代工程技术的赞誉,更是对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的颂歌。
  (跨学科·历史)灵渠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秦王朝大批粮草经此水路运往岭南,保证了南征秦军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灵渠分南渠和北渠两部分,下图为灵渠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北渠河道人为设置弯曲河道的目的是 (  )
A.降低河流流速 B.增加枯水期流量
C.减轻洪涝灾害 D.增加灌溉区面积
2.分水坝设置为“人”字形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增加洪水期北渠的输水量 ②减轻河水对坝体的冲击
③减少南渠的泥沙淤积 ④使南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跨学科·物理)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当地分布有坎儿井,其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和竖井组成,如下图所示。井内的水在夏季比外界低5~10 ℃。下列关于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暗渠中水温较低,水蒸发比较慢
B.暗渠上方空气流动越慢,水蒸发越慢
C.暗渠中水流速度越慢,水蒸发越少
D.井口很小,减少了暗渠中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水蒸发变慢
  (跨学科·历史)建于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长达15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引泾水缓缓流入洛水,灌溉渭河以北农田。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第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据此完成4~5题。
4.据材料可知,修建郑国渠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御外敌 B.欣赏风景
C.灌溉农田 D.水产养殖
5.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 (  )
①气候类型 ②水土流失
③旱灾情况 ④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跨学科·道德与法治)中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有4项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下列不属于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是 (  )
A.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B.陕西汉阴凤堰梯田
C.重庆秀山巨丰堰
D.贵州遵义海龙屯
  (跨学科·语文)2022年10月6日,江西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花岗岩山区,属于陡坡梯田。高山地带植被特别丰富,源源不断的水流从山腰坡地渗出,山腰布置村庄,水源经利用后排入山脚梯田。当地种植水稻一直遵循着“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一年一熟的传统农事安排。下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与当地这种农事安排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B.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C.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季节阴雨天气多
D.海拔高,热量条件差,水稻生长周期长
8.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因为 (  )
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B.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业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距自家田地近,便于劳作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有4项工程成功入选。下图为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的三个灌溉工程地理位置及景观图。
(1)下列关于图中三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三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B.宁夏古灌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
C.都江堰灌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D.新化紫鹊界梯田建在山地丘陵上,以林果业为主,水稻种植为辅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岷江源于横断山脉的岷山,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
(2)推断都江堰灌溉工程位于成都平原的    (选填“东南”或“西北”)方向,并简述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作用。
  湖南娄底新化紫鹊界梯田总面积达8万亩以上,其中核心景区的梯田有2万多亩,海拔500~1 100米,共400余级,其地势之高、规模之大、形态之美,堪称世界之最。
(3)如果你想要看到金黄的稻谷和丰收的景象,应该选择    季,并分析紫鹊界的稻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详解答案】
1.A 解析:设置弯曲河道,使水流速度减慢,有利于船只通行,A正确;河道弯曲并不能增加枯水期的水量,B错误;灵渠的主要功能不是防洪,且弯曲河道更易出现洪涝灾害,C错误;灌溉不是人为设置弯曲河道的目的,D错误。故选A。
2.C 解析:“人”字坝在枯水期时可以拦截湘江水,丰水期时湘江水可以从坝顶溢流,从湘江故道流入湘江下游,所以洪水期增加的是湘江故道的输水量,①错误;“人”字坝的设置减少了河水对坝体的侵蚀和冲击,②正确;坝体分流,使得入南渠水量较少,而且坝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拦阻泥沙,减少南渠泥沙淤积,③正确;“人”字坝使进入南渠的水量比较稳定,从而增大了湘江故道的水量季节变化,④错误。故选C。
3.C 解析: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主体水道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可以减小水温,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上方的空气流速,从而减少水的蒸发,A、B、D说法正确;暗渠中水流速度慢不是减少水蒸发的原因,C说法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4.C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修建郑国渠主要目的是灌溉农田。故选C。
5.D 解析:郑国渠西引泾河水向东注入洛河,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旱灾情况和农业生产,③④正确;无法改善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①错误;与水土流失关系较小,②错误。故选D。
6.D 解析: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市西北方向约30千米处,是贵州境内目前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但不属于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故选D。
7.D 解析: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亚热带,A错误;该地区位于山区,耕地面积小,农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但这与一年一熟的传统农事安排无关,B错误;“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季节阴雨天气多”与一年一熟的传统农事安排无关,C错误;该地区位于山区,海拔较高,热量较少,水稻生长周期长,且水稻对热量要求高,一年只能安排一季水稻,D正确。故选D。
8.D 解析:上堡梯田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垂直落差大,地势起伏较大,古代交通不便,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距自家田地近,便于农耕劳作,D正确;民居散布在田地中,无法起到防洪作用,A错误;民居散布在田地中对道路影响小,无法促进旅游业发展,B错误;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与“植被茂密,利于防风”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9.(1)B
(2)西北 提供灌溉水源;防洪减灾;促进农业发展等。
(3)秋 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