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含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含解析)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土地资源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基于我国    的国情 (  )
A.平原面积广阔 B.人口迅速增长
C.人均耕地少 D.经济迅速发展
2.根据图中信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青藏高原 D.西北内陆
3.土地利用应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措施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D.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水资源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不属于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目的是 (  )
A.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B.配合宣传“世界水日”
C.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D.解决我国乃至世界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5.下列措施不利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  )
A.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养鱼水等可给盆栽植物浇水,既可节水又能促进其生长
B.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灌溉方式,使用再生水、雨水等可降低城市绿化用水量
C.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掌握节水的小窍门,增强个人节水、护水的自觉意识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合理布局,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以减少工业用水需求
  截至2025年3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超过10年,累计输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6~7题。
6.一年中华北地区最急需输水的时段通常是 (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7.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缓解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
B.解决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
C.缓解东北地区冬季冷湿缺水的问题
D.缓解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矿产资源
  重稀土矿非常珍稀宝贵,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石油等行业,被称为“工业味精”。我国重稀土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地区。下图为我国重稀土矿占比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8.广东和广西的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  )
A.69% B.48% C.43% D.35%
9.下列关于我国南方重稀土矿开发利用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加强保护,适度开发
B.不断扩大开采规模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全部以原矿形式出口
海洋资源
2019年6月28日,我国最大的两艘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和“蓝海201”正式交付使用,这两艘科考船主要承担海洋渔业与渔业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以及海洋综合调查和研究工作。据此完成10~11题。
10.“蓝海101”和“蓝海201”交付使用后,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有 (  )
①加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 ②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③提高渔业捕捞能力 ④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
①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南北方水、土、人口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并持续1个月之久;到7、8月份,该地区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此时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1)据材料一图1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选填“南丰北缺”或“北丰南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2)据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解决这个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降水不稳定易引发自然灾害,如果北方地区夏季雨季过长会引发    灾害。
(3)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国家规划建设了
     工程。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请分别从农业、工业、生活方面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详解答案】
1.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基于我国人均耕地少的国情,C正确;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目前人口增长缓慢,与经济迅速发展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A 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A。
3.B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季风区,主要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和新疆位于非季风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大兴安岭位于山区,主要发展林业。故选B。
4.D 解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配合宣传“世界水日”、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中国水周”活动不能解决我国乃至世界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故选D。
5.D 解析:工业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太过绝对,且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故选D。
6.B 解析:1—3月为冬季,10—12月为秋季,用水需求相对较低,A、D错误;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9月),而春季(4—6月)是华北地区气候较为干燥的季节,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较大,因此春季是华北地区最急需输水的时段,B正确,C错误。故选B。
7.A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把丹江口水库的水经过河南、河北,最后到达北京,该路线能够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A正确;该工程不能解决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排除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将水资源调到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排除C、D。故选A。
8.C 解析:读图可知,广东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3%,广西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0%,两者之和为43%。故选C。
9.A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重稀土矿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时,应当加强保护,适度开发,A正确;不断扩大开采规模和全部以原矿形式出口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开发利用的合理措施,且重稀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C、D错误。故选A。
10.B 解析:据材料可知,“蓝海101”和“蓝海201”为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因此“蓝海101”和“蓝海201”交付使用后,可加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①正确;为我国渔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②④正确;“蓝海101”和“蓝海201”不承担渔业捕捞任务,所以不能提高渔业捕捞能力,③错误。故选B。
11.C 解析:实行休渔制度,可以保护鱼类资源,①正确;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可以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③正确;海洋矿产应该合理开发,停止开发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错误;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④错误。故选C。
12.(1)南丰北缺 跨流域调水
(2)时间 兴修水库 洪涝
(3)原因:水土匹配不合理,耕地多,水资源少,人口多。 南水北调
(4)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工业: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