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泉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泉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泉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若、为实数,则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3.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 B. C. D.
4.已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则( )
A. B. C. D.
5.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以下函数中图象关于对称的是( )
A. B.
C. D.
6.箱子中有个大小、材质都相同的小球,其中个红球,个白球,每次从箱子中随机地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不放回设事件表示“第次摸球,摸到红球”,事件表示“第次摸球,摸到红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7.有甲、乙、丙、丁、戊名同学站成一排参加文艺汇演,若甲不站在两端,乙和丙不相邻则不同排列方式共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8.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记函数,则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对称 B. 关于直线对称
C. 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D. 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某区域的水源指标与某种植物的分布数量之间的数据如表所示,则( )
附:相关系数.
A. 与的相关系数为正数
B. 与的回归直线经过点
C. 删去数据后,与的相关系数变小
D. 增加数据后,与的相关系数不变
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特征,如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11.已知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存在常数,对任意,恒有,则称为一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为等差数列,则为一数列
B. 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为一数列
C. 若为一数列,则也为一数列
D. 若为一数列,则也为一数列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且,若函数为偶函数,则 ______.
13.如图所示,已知一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原点出发,每次向左移动的概率为,向右移动的概率为若该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长度,设经过次移动后,该质点位于的位置,则 ______.
14.一项抛掷骰子的过关游戏规定:在第关要抛掷一颗骰子次,如果这次抛掷所出现的点数和不小于,则算过关游戏者可以随意挑战某一关,若直接挑战第三关,则通关的概率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已知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满足.
求的通项公式;
设的前项和为,若,求的最大值.
16.本小题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分别为和的中点.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设点在上,且,判断四点,,,是否共面,说明理由.
17.本小题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为动点,且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Ⅰ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Ⅱ设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若点在轴上,且,求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分
小华、小明、小红三人为某比赛制定了如下规则:先确定挑战权,挑战权属于某人时,该人可挑战另外两人经商定,小华首先获得挑战权,他挑战小明、小红的概率均为若他挑战小明,下一次的挑战权即属于小明,且小明再挑战小华、小红的概率分别为;若他挑战小红,下一次的挑战权即属于小红,且小红再挑战小华、小明的概率分别为.
经过次挑战后,小华已使用的挑战权次数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若经过次挑战后,挑战权属于小华、小明、小红分别记为事件,,.
证明:;
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19.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其中,.
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求,的值;
函数.
证明:曲线图象上任意两个不同点处的切线均不重合;
当时,若,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因为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
由可得,
解得,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由得,
由得,
即,解得,
由于,所以的最大值为.
16.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又,分别为和的中点,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则,
令,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因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
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易知,,
由,
可得,则,
因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而,
且点平面,
故AG平面,
即四点,,,共面.
17.解:Ⅰ设动点的坐标为,
点,,为动点,且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整理,得,,
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Ⅱ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满足条件的点的纵坐标为,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将代入,并整理,得


设,,
则,,
设的中点为,则,,

由题意知,
故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令,得,
当时,,;
当时,因为,所以.
综上所述,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18.的可能取值为和,且;

则的分布列如下:
则的期望为.
证明:,

得:,
又,则,即

得:.
由知,
又;
则有,其中;
则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可得:;
所以.
19.,得,
由题设知,解得,
此时,
当时,,为增函数;
当时,,为减函数: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满足题意,
故,.
证明:由,得,
设点和点,不妨设,
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同理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假设与重合,则,
化简得,
两式消去,得,则,
令.,
由,在上单调递增,
,即无解,与不重合,
即对于曲线图象上任意两个不同点处的切线均不重合.
当时,先解决对于,恒成立,
令,,则在上恒成立,
由,解得.
下面证明当时,在上恒成立.
则当时,,
令,则,
则当时,由,,
则,则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
则则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成立,
对于,不等式恒成立,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使得成立,
的取值范围为.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