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复习课导学案(学生版)一、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准确阐述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特征、表现及重要性,清晰列举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深入理解国家进行行政区划的原因,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熟知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及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的原则。2. 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国际时事热点,如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运用国家主权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案例的研究,培养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主权意识,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认同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二、复习重难点1. 重点国家主权的含义、重要性及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具体体现。2. 难点理解国家主权在当今复杂国际形势下的维护和行使,如网络主权等新兴领域的主权问题。剖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实践中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复习方法自主复习、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知识梳理与总结归纳相结合四、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与梳理1. 国家主权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_____ ,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_____的政治权力。地位:是一种_____的最高权威,无其他权力主体可对其否决或驳回。表现:对内,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的_____等;对外,独立自主的_____,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重要性: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_____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基本权利 含义 关键词举例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2. 中央与地方中央政府: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_____,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行政区划的原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无法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简单、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_____和有效而产生的,且需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权力划分: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的划分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_____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_____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二)合作探究1. 案例分析一: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2022年8月2日,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警告,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安全,严重损害中国领土完整,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全球多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方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8月2日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分析中国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的原因。美国的行为侵犯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哪些基本权利?中国开展军事行动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主权国家的什么权利?要求:小组讨论5分钟,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2. 案例分析二:“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旨在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百姓受益,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国务院会对地方的“放管服”改革进行督查。问题: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放管服”改革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以及这一改革如何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求:小组讨论5分钟,形成书面答案,每组展示答案要点。(三)知识拓展与深化1. 网络主权: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对内,体现为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的最高管辖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享有网络管理法律制定权、网络行政执法权以及对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主体和网络行为的法律管辖权。对外,体现为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有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利益,有权独立开展国际合作,从而公平合理地利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和信息。问题:结合网络主权的内容,分析其如何体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2. 对比不同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美国、法国等国家为例,对比其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特点,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可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角度分析) 。要求:自主思考3分钟,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2分钟。(四)课堂总结1. 请同学们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2. 小组内交流知识框架图,互相补充完善。3.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知识框架图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五)课堂检测1. 单项选择题(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这表明国家主权( )A. 对内具有独立自主性B. 对外具有至高无上性C. 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D. 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提出建议但不能否决(2)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体现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应遵循( )A. 民主集中制原则B. 三权分立原则C. 平等自愿原则D. 公平公正原则2. 材料分析题材料:某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存在着权力博弈。在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上,如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常常意见不一,导致政策难以有效推行。而在我国,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同时地方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问题:结合材料,对比分析该国与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说明我国这种关系模式的优势。《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复习课导学案(教师版)一、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准确阐述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特征、表现及重要性,清晰列举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进行行政区划的原因,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熟知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及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的原则。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国际时事热点,如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运用国家主权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提升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案例的研究,锻炼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主权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使其认同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二、复习重难点1. 重点国家主权的含义、重要性及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具体体现。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主权在当今复杂国际形势下的维护和行使,如网络主权等新兴领域的主权问题。引导学生剖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实践中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复习方法自主复习、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知识梳理与总结归纳相结合四、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与梳理1. 国家主权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地位: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无其他权力主体可对其否决或驳回。表现:对内,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等;对外,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重要性: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基本权利 含义 关键词举例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对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驻外使馆的管理等讲解思路:先提问学生国家主权的含义,引导学生回顾,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地位、表现等,对于基本权利,结合具体国际事例,如各国在国际会议上的投票权体现平等权等,让学生理解。2. 中央与地方中央政府: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行政区划的原因: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无法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简单、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且需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权力划分: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的划分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讲解思路:通过展示不同国家行政区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行政区划,再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的实例,讲解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及原则。(二)合作探究1. 案例分析一: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2022年8月2日,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警告,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安全,严重损害中国领土完整,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全球多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方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8月2日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分析中国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的原因。美国的行为侵犯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哪些基本权利?中国开展军事行动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主权国家的什么权利?参考答案:原因: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美国侵犯的权利:侵犯了中国的独立权(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按照自己意志处理台湾事务 )和管辖权(台湾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台湾拥有管辖权,美国的行为破坏中国对台湾的管辖 )。中国体现的权利:中国开展军事行动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中国通过军事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分析思路:引导学生从国家主权的含义、重要性出发,分析台湾与中国主权的关系,再根据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内涵判断美国行为及中国行动所对应的权利。2. 案例分析二:“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旨在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百姓受益,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国务院会对地方的“放管服”改革进行督查。问题: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放管服”改革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以及这一改革如何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参考答案:职责: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放管服”改革的总体政策和方向,对改革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 ;地方政府负责在本地区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推进本地区的“放管服”改革,负责本地的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等具体事务。体现关系: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政府制定的“放管服”改革政策开展工作,接受中央的督查,体现了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服从中央 ;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探索适合本地的改革方式,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分析思路:先让学生明确中央与地方职责划分的一般原则,再结合“放管服”改革具体分析,从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体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作答。(三)知识拓展与深化1. 网络主权: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对内,体现为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的最高管辖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享有网络管理法律制定权、网络行政执法权以及对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主体和网络行为的法律管辖权。对外,体现为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有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利益,有权独立开展国际合作,从而公平合理地利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和信息。问题:结合网络主权的内容,分析其如何体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参考答案:独立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体现了按照自己意志处理网络空间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独立权。平等权: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体现了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平等权。自卫权:有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利益,体现了保卫自己在网络空间生存和独立的自卫权。管辖权: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的最高管辖权,以及对对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主体和网络行为的法律管辖权,体现了对其领域内网络相关事务的管辖权。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将网络主权内容与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内涵一一对应,从不同方面分析体现的权利。2. 对比不同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美国、法国等国家为例,对比其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特点,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可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角度分析)。问题:结合美国联邦制、法国单一制的特点,对比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说明三者在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权力运行机制上的不同,并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求:自主思考3分钟,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2分钟,形成简要对比框架。教师版补充内容参考答案:不同特点对比:国家 制度类型 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特点 权力运行机制特点中国 单一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中央授予地方管理地方性事务的职权,地方在法定权限内自主决策,职权划分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强调“全国一盘棋”与地方特色结合 中央对地方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监督,地方在贯彻中央政策时可结合实际创新;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地方活力”的统一,中央与地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美国 联邦制 联邦与州依据宪法划分明确的权力范围,联邦拥有宪法列举的“列举权”(如国防、外交、货币等),州拥有“保留权”(如教育、治安、地方税收等),双方在各自权限内独立行使权力,存在“州权”与“联邦权”的博弈 联邦与州互不隶属,联邦法律高于州法律,但州对联邦权力有一定制约(如州对联邦官员选举的参与);中央与地方权力界限清晰但易产生推诿,缺乏全国统一的核心领导机制法国 单一制(中央集权型) 中央政府高度集中权力,地方政府权力由中央授予,职权范围较窄,主要负责执行中央政策;近年来虽推进分权改革,但中央仍掌握关键领域(如财政、国防)的决策权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强,地方自主性较弱;通过中央派驻机构和统一的行政体系保证政策执行,地方创新空间相对有限,强调中央权威的统一性差异原因分析:历史因素:中国长期存在大一统传统,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结合的历史经验深刻影响现代制度;美国由殖民地独立后形成联邦制,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是历史妥协的结果;法国大革命后确立中央集权传统,通过统一行政体系巩固国家统一。政治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组织原则,决定了中央与地方的领导与服从关系;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权力制衡理念延伸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国作为单一制共和制国家,强调中央权威以维护国家统一。文化与国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支撑中央统一领导;美国多元文化和“地方自治”理念强化州权地位;法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整合,文化统一性较强。分析思路:先引导学生明确国家结构形式的核心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再结合三国具体制度特点对比职权范围和运行机制;分析原因时,从历史传统、政治制度本质、文化价值观三个维度拆解,帮助学生理解“制度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原理。(四)课堂总结1. 请同学们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提示:可围绕“国家主权—主权权利—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制度优势”主线展开)。2. 小组内交流知识框架图,互相补充完善(重点检查主权内涵、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原则等核心知识点是否完整)。3.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知识框架图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如:主权“对内最高性”与“对外独立性”的区分;我国单一制与美国联邦制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来源不同——我国地方权力来自中央授予,美国州权来自宪法保留)。(五)课堂检测1. 单项选择题(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这表明国家主权( )A. 对内具有独立自主性 (解析:对内应是“至高无上性”,对外是“独立自主性”,A错误)B. 对外具有至高无上性 (解析:对外是“独立性”,B错误)C. 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解析:题干强调主权的“至高无上、排他性”,未直接体现“最重要构成要素”,C偏离题意)D. 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提出建议但不能否决 (解析:符合主权“最高权威、不可分割”的特征,D正确)(答案:D)(2)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体现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应遵循(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题干直接体现民主集中制中“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积极性结合”的内容,A正确)B. 三权分立原则 (解析: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B错误)C. 平等自愿原则 (解析:平等自愿是民事关系原则,不适用于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C错误)D. 公平公正原则 (解析:题干核心是“领导与自主”的关系,与公平公正无直接关联,D错误)(答案:A)2. 材料分析题材料:某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存在着权力博弈。在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上,如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常常意见不一,导致政策难以有效推行。而在我国,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同时地方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问题:结合材料,对比分析该国与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说明我国这种关系模式的优势。参考答案:不同点:该国实行联邦制,中央与州政府权力划分明确且相互独立,易产生权力博弈和政策执行低效问题;我国实行单一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同时地方在法定权限内发挥主动性,政策执行高效且兼顾地方特色。我国优势:① 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避免权力分散导致的内耗;② 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可结合实际创新治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③ 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如重大工程、应急救灾),又能激发地方发展活力,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评分要点:准确区分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差异(2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民主集中制的运行特点(2分);从“统一领导”“地方活力”“制度优势”三个角度分析优势(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