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需要了解 需要掌握 需要迁移
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义,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掌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实体经济的地位,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如何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备核心大概念】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坚持新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是唯一可以同步的),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此处补充:选择题常考——实体经济的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材料题可能会考——如何发展实体经济:a.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坚实基础;b.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c.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⑤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互动探究一】 核心内容一 新发展理念
迁移活动 连一连 创新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协调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 绿色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迁移知识 新发展理念
【互动探究二】 核心内容二 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迁移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他要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迁移知识 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体系构建】
【目标检测】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①某市政府为发展经济,在长江沿岸搞大开发 
②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③某地城管部门为了方便治理,把大量共享单车拖走丢弃 
④国家医保局将18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们常用“小国大业”来形象地描述荷兰的经济特征。荷兰本土面积仅4万平方千米,但其农牧产品却以优质、高产闻名,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生态技术成为荷兰现代农业的核心。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 )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
②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③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④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下表为我国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情况,从中可以推出我国( )
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 制造业投资 高技术产业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第一产业投资 第二产业投资 第三产业投资
比上年同期增(%) 4.8 7.7 4.1 9.2 10.0 -10.1 2.3 12.3 -0.7
结构调整有待推进,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需要扩大
②注重创新驱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④工业生产稳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趋向好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旅游度假区通过建立“三产促一产、一村带多村”的发展运营模式,进一步改善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美化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完善了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致富的新路子。可见,乡村振兴需要( )
①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④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截至2024年5月,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已集中布局26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以及光明云谷、卫光生命科学园等众多产业创新载体,吸引聚集20余支院士团队和4600余名科研院所人才,147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正加速推进。材料表明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
③推动平台提级赋能,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发展载体
④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跨国企业带来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200多项中国首秀,积极助力‘首发经济’。随着进博会平台效应不断放大,将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
①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有利于掌握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
是塑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④需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用丰富的比喻对新发展理念进行阐述,生动回答了我国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紧紧抓住“牛鼻子”,发挥先发优势——开放发展
B.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创新发展
C.“拉手”不“松手”,“拆墙”不“筑墙”——共享发展
D.善于“弹钢琴”,处理好短板和潜力——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探究2.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②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⑤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构建新发展格局。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C C D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