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六节失重和超重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六节失重和超重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
[学习目标]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2.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一、重力的测量
1.一种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2.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二、失重和超重现象
1.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_______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_______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3.在失重和超重现象中,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小于
大于
三、失重和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
1.当物体________上升或________下降时,即有__________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超重现象.
2.当物体加速________或减速________时,即有________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失重现象.
四、失重和超重现象的解释
设质量为m的重物受向上的拉力T和重力G的作用.假设重物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选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T=ma,即T=G-ma,即重物处于失重状态.
假设重物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运动,选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G=ma,即T=G+ma,即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加速
减速
向上
下降
上升
向下
五、完全失重现象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________________.
竖直向下
为零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向上运动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2)物体减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3)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就不受重力了.(  )
(5)不论物体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是不变的.(  )
(6)超重和失重可根据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判定.(  )
×


×
×
×
课堂 深度探究
知识点一 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
如图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沿什么方向?
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提示] 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提示] 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
(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1.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判断物体超重与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①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②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①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处于超重状态.
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沿竖直方向的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由重力引起的现象将消失.例如:液体的压强、浮力将为零;水银压强计、天平将无法使用;摆钟停摆;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重力等.
[解析] 静止站立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加速下蹲,加速度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B错误;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C正确;离地上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错误.
   

在身体素质测试“原地纵跳摸高”科目中,某同学按科目要求所做的四个动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处于超重状态的过程是(  )
(2025·阳江市期中)2024年9月,我国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进行了可回收运载火箭的试验,为将来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关火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向上飞行则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向下飞行则处于失重状态
C.火箭在加速向上时处于失重状态
D.火箭在减速下降时处于超重状态

[解析] 火箭加速向上飞行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火箭向上匀速运动时,则处于平衡状态,故A、C错误;火箭向下减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火箭向下加速飞行时,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火箭向下匀速运动时,则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D正确.
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如图所示的40 kg.电梯突然启动,在启动的一段时间内,该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45 kg,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质量变大了
B.电梯启动时一定在竖直向上运动
C.电梯启动时可能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启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解析] 该同学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启动时一定在竖直向上运动,故B正确,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a,其中F=m示数g,解得a=1.25 m/s2,故D错误.
知识点二 超重和失重的分析计算
1.超重与失重问题,实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仍应抓住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加速度.
2.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把研究对象从运动体系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3)选取正方向,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加速度的方向;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
(5)解方程,找出所需的结果.
3.注意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因为压力和支持力并不是一回事,同时注意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无关.
角度1 应用图像分析超重和失重
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为(  )
A.1 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
B.2 s时人处于起立静止状态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的状态
D.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解析] 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时应该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由题图可知在1 s时人有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故A错误;2 s时传感器示数等于人所受的重力,故此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故B错误;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向下运动,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下,故人处于失重状态,最后人静止,故后半段是人减速向下的过程,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故C正确;该同学在前2 s是下蹲过程,后2 s是起立的过程,所以共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D错误.
(多选)(2025·清远市期末)如图所示的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塔高约468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1 min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由静止开始上升,其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6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B.7 s到53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
C.t=59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


[解析] t=6 s时,电梯加速度向上,则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7 s到53 s时间内,电梯匀速上行,此时绳索拉力等于重力;53 s到60 s时间内,电梯减速上行,加速度向下,此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绳索拉力小于重力,则7 s到53 s时间内,绳索拉力不是最小的,B、C错误.因a-t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则在60 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即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D正确.
角度2 超重和失重的计算
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式台秤,秤盘放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g取10 m/s2).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解析] 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FN=mg=2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为200 N.
[答案] 200 N 
(2)当升降机以1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
[解析] 当升降机以1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N′-mg=ma1
解得FN′=220 N.
[答案] 超重 220 N 
(3)当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
[解析] 当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FN″=ma2
解得FN″=100 N.
[答案] 失重 100 N 
(4)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物体对台秤的压力为多少?
[解析] 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物体对台秤的压力为0.
[答案] 0
知识点三 沿斜面运动物体的超重和失重
如图,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加速度a启动过程中,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N和f.若电梯启动加速度改为2a,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人处于超重状态
B.人处于失重状态
C.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2FN
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仍为f

[解析] 对人受力分析,由于人有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cos θ,FN-mg=ma sin θ,当加速度变为2a时,f′=2ma cos θ=2f,FN′=mg+2ma sin θ<2FN,故C、D错误;由于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
D.由于不知a的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与(M+m)g的关系

[解析] 对M和m组成的系统,当m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M保持平衡时,可以认为系统加速向下运动,故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小于系统所受的重力.
随堂 巩固落实

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无论超重或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解析:无论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
2.(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2024·深圳统考期末)如图,用手托住几本教材,下列哪种情况下教材对手的作用力比教材所受的重力大(  )
A.使教材匀速向上运动
B.使教材匀速向下运动
C.使教材匀减速向下运动
D.使教材匀减速向上运动

解析:使教材匀速向上、向下运动时教材均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大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大小,说明教材对手的作用力与教材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A、B错误;使教材匀减速向下运动,合力向上,其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大小,教材对手的作用力比教材所受的重力大,C正确;使教材匀减速向上运动,合力向下,其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大小,则教材对手的作用力比教材所受的重力小,D错误.
3.(应用图像分析超重和失重)小明探究从一楼坐电梯回到家(五楼)的电梯运动情况的v-t图像如图所示,小明处于失重阶段的是(  )
A.从20.0 s到30.0 s
B.从30.0 s到40.0 s
C.从40.0 s到50.0 s
D.从50.0 s到60.0 s

解析:从20.0 s到30.0 s,由v-t图像可知,速度随时间在增大,因此小明随电梯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阶段,A错误;从30.0 s到40.0 s,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电梯仍在上升,因此小明随电梯匀速上升处于平衡阶段,B错误;从40.0 s到50.0 s,速度随时间在减小,电梯仍在上升,因此小明随电梯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阶段,C正确;从50.0 s到60.0 s,速度为0,即此时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小明处于静止平衡阶段,D错误.
4.(沿斜面运动物体的超重和失重)(多选)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站在扶梯上时扶梯运行得很慢.现有顾客乘扶梯下楼,扶梯自动先加速再匀速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扶梯匀速运行过程中,顾客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等于扶梯受到的压力大小
B.扶梯加速运行转过程中,顾客受到的支持力大
小等于扶梯受到的压力大小
C.扶梯加速过程中,顾客处于失重状态
D.扶梯加速过程中,顾客共受到两个力作用



解析:无论扶梯匀速还是加速,顾客受到的支持力和扶梯受到的压力总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它们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故A、B正确;在加速的过程中,顾客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顾客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在加速的过程中,顾客受到的合力斜向左下方,因而顾客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水平向左,同时顾客还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