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液化教学课件(3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液化教学课件(38页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5.3.2 液化
第5章 物态变化
教科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知道液化现象。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的能力。进一步认识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新课导入
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早晨树叶上的露水是如何形成的?
进行新课
从气体到液体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
水蒸气
小水珠
遇冷
点击画面播放
1.降低温度;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2.压缩体积。
(局限于部分气体)
水蒸气的液化图解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固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液体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那么酒精灯所供给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
演示实验 汽化、液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点击画面播放
物态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 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 热量。
吸收
放出
实验结论
液体不仅在沸腾过程中吸热,在蒸发过程中也吸收热量,可以使液体和它周围的环境温度下降。电冰箱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海洋中的水,吸热蒸发,形成水蒸气,并带走大量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聚集为小液滴和小冰晶,形成云,并释放能量,这是大气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大气有了充足的能量,就可能形成剧烈的天气现象,如雷电、暴雨、台风等。
知识点1 从气体到液体
1. 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
露珠是( )
B
A. 熔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凝固现象 D. 汽化现象
返回
知识点2 液化的两种方式
2.市场上在出售一种网红食品——液氮冰激凌,标准大气压
下,液态氮的沸点为 。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
上倒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
是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热。
液化

返回
(第3题)
3.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
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
用手指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
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
汽化
液态乙醚
压缩体积
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
__________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点拨】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汽化吸热;推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
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第3题)
返回
知识点3 汽化吸热的应用和液化放热的应用
(第4题)
4.[2024·昆明期末]卡塔尔世界杯比赛中,
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
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
药剂,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的
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 ,在喷出来
的一刹那,氯乙烷立刻发生______
(填“液化”或“汽化”)变成气体,同时从运
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______
(填“吸收”或 “放出”)大量热量,运动员
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
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
疗。
汽化
吸收
(第4题)
返回
(第5题)
5. 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
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收芯里的
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蒸气在管子里跑
到冷端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变成液态,这一过程叫______(填物态变
化名称),液体通过吸收芯又回到热端。
放出
液化
返回
6. [2025·西安模拟]如图所示为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
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第6题)
A. 喷口处冒出的“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
B. 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
C. 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
化后装入的
D. 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形成的
返回
7. [2024·潍坊]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
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
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
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
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7题)
A. 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 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 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返回
8. [2024·济宁]电冰箱通电后,制冷剂被压缩机从蒸发器
内吸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随后进入蒸发器,通过这样的循
环,实现制冷效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制冷剂需选用不容易汽化的物质
B. 制冷剂需选用汽化吸热能力弱的物质
C. 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
D. 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最终能使整个房间内
降温
返回
9. [多选]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
“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
法合理的是( )
AD
A. 冬天,打开暖风 B. 冬天,打开冷风
C. 夏天,打开暖风 D. 夏天,打开冷风
返回
10.[2024·宁德期中]国庆假期小明跟爸爸到嵛山岛露营,
使用了一套卡式炉和便携气罐,气罐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
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的方
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罐中的。天气炎热,小明打开风扇时,
风加快了皮肤表面汗液的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热,所
以觉得凉爽。
压缩体积
蒸发

【点拨】气态的丁烷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成液态丁烷储
存在罐中;天气炎热,小明打开风扇时,身体表面的空气流
速增大,汗液蒸发变快,蒸发吸收热量,所以觉得凉爽。
返回
(第11题)
11. 如图所示,“回南天”常见于我
国南方地区,每年3月至4月,从南海吹来
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
相遇,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会______
液化
关闭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出现小雨或大雾天气,并使墙壁、
窗户看起来像“出汗”。为了减轻屋内的潮湿,“回南天”时期
应该______(填“关闭”或“打开”)门窗。
返回
12. 星期天小明在厨房中帮忙时发现:
(第12题)
(第12题)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
一团团“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
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
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小水滴


液化
汽化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
于温度比较____,仍然保持____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上升
一段距离以后才能遇冷______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
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现象,“白气”消失。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
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
(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第12题)
返回
13. [2024·杭州期末]人们常
说“被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的开水烫伤严重”。小金认为等量
条件下,的水蒸气和 的开水
温度虽然一样,
但的水蒸气液化成 的热水时,会放出热量。对
此,小金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
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 的冷水装入一
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位置如
图甲,标记为 。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
(水蒸气全部被液化),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水蒸气,移出导管
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标记为 ,摇
匀后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比较发
现高于 。
(1)仅凭“高于 ”的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小金的观点,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的水和冷水混合也会使水温升高
(2)小金的补充步骤如下,请帮他补充
完整: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
温杯中倒入温度为 的冷水至与液面标
记 等高;②然后向杯中倒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摇匀
温度为的水至与液面标记等高
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 ,若________,则可以支持小
金的观点。
返回
课堂小结
液化
定义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生活现象
液化过程放热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