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 说课课件 (共13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 说课课件 (共13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目标
目录
CONTENS
实验方法设计
实验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创新与反思
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和要求的理解
《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强调物理课程应使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明确规定哪些物理知识应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条文并不太多,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则是其中的一条。教科书专门设立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节,以实现《课标》提出的相关要求。
搭建浮力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桥梁
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总结出物体浮沉条件。
实验方法设计
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把浮力这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只有一个量变(重力),把所研究的问题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物理量间的关系,最后将各种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正确结论,即控制变量法。
实验内容设计
自制教具演示物体浮沉
潜水艇能在水中自由的完成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如果能设计一个跟潜水艇一样的装置不就可以给学生演示物体的浮沉现象了。
一、实验设计思路
二、实验原理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
实验内容设计
自制教具演示物体浮沉
矿泉水瓶、一根吸管、一把剪刀、回形针几枚
三、实验器材
实验内容设计
自制教具演示物体浮沉
1、将吸管剪下5-6cm并从中间弯折,用回形针将吸管的形状固定,制成“浮沉子”。
2、将“浮沉子”放入水中,调整“浮沉子”的配重,使其恰好竖直浸没在水中。
3、在矿泉水瓶中加入大半瓶水,将“浮沉子”放入水中,盖紧瓶盖。轻捏瓶身,“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上浮;调整好手的力度,可以使得“浮沉子”悬浮在水中。
四、实验过程
浮沉子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堂导入
3、分组实验
2、实验演示
4、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创新
1、材料、工具易获得。
2、制作简单,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3、实验现象明显,趣味性高。
4、利用加压可以使吸管中充水也便于放水,操作简便。
5、能清晰的展现悬浮、下沉、漂浮、上浮等几个浮沉现象。特别是课本中提到的实验,悬浮现象不好演示,而这个改进实验能通过加压来控制吸管中水的重力,很容易实现悬浮这一现象。
6、能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体现了二力平衡和力与运动的知识。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1、分组实验中学生玩性大,易疏忽实验现象。尽量让学生自行分析总结,必要时加以点拨。
2、由于本节课活动较多,从时间的分配来看,在一节课时间内,想要完成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显然是时间很紧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
3、这节课难度稍大一些,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学生都能听懂,可一旦学生要做求解浮力的习题,往往会出现公式乱用的现象。后续还得经过专题训练,绝大多数同学才能顺利过关。
谢谢!
感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