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培优卷》——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一袋土豆,吃了它的 ,正好吃了30千克,这袋士豆原有( )千克。A.20 B.45 C.18 D.902. 小亮看了一本书的,正好看了35页,这本书有( )页。A.63 B.175 C.3153.若a,b,c都大于0,且a×=b×=c×,下面正确的是( )。A.c>a>b B.b>a>c C.a>b>c D.无法判断4.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就是把这个数( )。A.加上 B.减去C.扩大到原来的7倍 D.缩小到原来的5.两个真分数的积与它们的商相比,( )A.积大 B.商大 C.一样大 6.一块蛋糕,小红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则小红三天共吃了这块蛋糕的( )A. B.1- C. D.1-7.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m≠0)A. B. C. D.二、判断题8.一个非 0 的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9.如果a×b=1,那么a与b互为倒数。( )10.如果a÷b=,则一定:a=8,b=5。( )11.如果杨树比柳树多,那么柳树就是两种树的和的。( )12.一根长7米的彩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还剩下米。( )13.甲乙合做一批零件,甲做了60个,比乙的多10个,乙做了130个。( )14.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 ,则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15.小宇今年的年龄比小明大 ,也就是小明今年的年龄比小宇小 。( )16.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则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三、填空题17.一袋大米50千克,吃了12.5千克,吃了的是剩下的 。18.甲箱茶叶重40千克,比乙箱茶叶茶的 少10千克,乙箱茶叶有 千克.(用小数表示)19.已知a、b、c是三个不等于0的数,并且,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20.把米长的钢筋锯成同样长的6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21.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多一些,比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少要运 次.22.1.2×a=b×=c=d÷5(a不等于0),在a、b、c、d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23.一批物资被紧急调往灾区,第一次运走总数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走,还剩下总数的 ;如果正好剩下10吨,这批救灾物资一共有 吨。四、计算24.直接写出得数。×3= ×= ÷= +×=×= ÷= 3×= -÷3=2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五、操作题26.在下图中涂色表示 公顷。六、解决问题27.我每月工资是3000元,我妈妈每月工资是2500元.每月开支大约要占我们俩工资的.我们家每月能结余多少元?28.妈妈今年40岁,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小军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小军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29.昆虫飞行时要快速振动翅膀,蜻蜓每秒大约振翅40次,是蜜蜂每秒振翅次数的,蜜蜂每秒大约振翅多少次?30.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每秒大约31米,比小汽车的速度快。小汽车每秒约行驶多少米?(用方程解)31.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 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32.妈妈给一批上衣缝纽扣,如果每天缝15件,就比规定的工期晚2天完成;如果每天缝18件,就可比规定的工期提前3天完成。这批上衣共多少件?33.甲、乙两个服装厂生产同一种服装,甲厂每月生产服装27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时间比是2:1;乙厂每月生产服装36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时间比是3:2。若若两个厂合作一个月,最多可产服装多少套?34.村里种了新瓜,男女老少品尝它.小伙每人吃一个,姑娘两人分一瓜;老人一瓜三人吃,四个小孩吃一瓜.男女老少四个组,一共吃了五十瓜,各组人数都相等,每组多少人品尝瓜?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30÷=90(千克)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方法是:这个数÷它的几分之几。2.【答案】A【解析】【解答】解:35÷=63(页)故答案为:A。【分析】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了的页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本书的页数即可。3.【答案】A4.【答案】C【解析】【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等于这个数乘7,相当于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7倍。故答案为:C。【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5.【答案】B【解析】【解答】一个非零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比被乘数小。一个非零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比被除数大。所以选B。【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积或商与的大小问题,内容很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6.【答案】D【解析】【解答】1-=×=(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块蛋糕的总量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三天吃的占全部的分率,然后相加即可解答。7.【答案】D【解析】【解答】解:因为<1,所以B>A,A排除掉;又因为>0.595>,所以m÷最大。故答案为:D。【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反之,商小于原来的数;一个非0的数乘小于1的数,所得的积小于原来的数,反之,积大于原来的数。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真分数<1,则一个非 0 的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真分数<1,一个数(0和负数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反之,商小于原来的数。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如果a×b=1,那么a与b互为倒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0.【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举例:a=16,b=10,a÷b=,所以一定是a=8,b=5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分析】a÷b=,只能说明a与b的比值是,不能确定a与b具体等于几。1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1+=,1÷(1+)=,所以柳树就是两种树的和的。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把柳树的棵数看成单位“1”,那么杨树的棵数=1+杨树比柳树多几分之几,所以柳树的棵数是两种树的和的几分之几=柳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杨树的棵数),据此作答即可。12.【答案】错误13.【答案】错误1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设水的体积是1,冰的体积:1×(1+)=1×=;化成水之后减少:(-1)÷=×=;即体积减少了。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 ,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对应的分率=1+,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几分之几,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用冰的体积减水的体积的差再除以冰的体积即可。1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1+=(-1)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把小明今年的年龄看作单位“1”,小宇今年的年龄是1+=;小明今年的年龄比小宇小的分率=(-1) ÷=。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1÷(1+)=,所以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将男生人数看成单位“1”,女生人数是,那么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据此作答即可。17.【答案】【解析】【解答】12.5÷(50-12.5)=12.5÷37.5=故答案为:.【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剩下的大米质量,用这袋大米的总质量-吃了的质量=剩下的质量,然后用吃了的质量÷剩下的质量=吃了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18.【答案】62.5【解析】【解答】(40+10)÷=50×=62.5(千克)故答案为:62.5【分析】乙箱茶叶是单位“1”,用甲箱茶叶的重量加上10千克就刚好占乙箱茶叶重量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19.【答案】a【解析】【解答】解:,,。,即b>c>a,因此最小的数是a。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先分别计算出a、b、c的具体数值,发现b和c都大于1,a小于1,因此最小的数是a。20.【答案】;【解析】【解答】解:1÷6=;÷6=×=(米)。故答案为:;。【分析】把绳子的长度看做单位1,单位1÷平均分的段数=每段绳子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绳子的长度÷平均分的段数=每段绳子的长度。21.【答案】7【解析】【解答】解:假设5次运走了,那么运走这批货就需要5÷=(次);假设5次运走了,那么运走这批货就需要5÷=(次);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运走这批货物需要的次数应该在与之间,只有7次和8次符合题意,所以运完这批货物最少要运7次。故答案为:7。【分析】把这批货物看作单位“1”,这批货物需要运的次数=假设的次数÷运走的分率,然后得出只有7次和8次符合题意,所以运完这批货物最少要运7次。22.【答案】d【解析】【解答】解:1.2×a=b×=c=d÷51.2×a=b×=c=d×因为1.2>1>>,所以a<c<b<d。故答案为:d。【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较大的数要乘较小的数。23.【答案】;150【解析】【解答】解:×(1+)=×=1--=-=10÷=150(吨)故答案为:;150。【分析】还剩下的分率=1-第一次运走总数的分率-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分率;这批救灾物资一共的质量=还剩下的质量÷所占的分率。24.【答案】;;5;;;1;;25.【答案】解:37.8÷÷2.5=37.8÷(0.4×2.5)=37.8÷1=37.8(-)×12×16=×12×16-×16×12=128-72=56(-+)÷=(-+)×60=×60-×60+×60=6-5+4=5÷×=××=×=1×46+55×87.5%-0.875=×46+55×-=×(46+55-1)=×100=87.5÷[(+)×]=÷[×]=×=3【解析】【分析】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它们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第一题:运用连除的性质加上括号会使计算简便;第二题: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会使计算简便;第三题:先将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会使计算简便;第四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第五题:先将百分数、小数转化成分数,发现有相同的因数,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加上括号会使计算简便;第六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26.【答案】解:÷4=×=【解析】【分析】公顷是把4公顷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据此涂色即可。27.【答案】解:(3000+2500)×(1﹣ )=5500×=2200(元)答:我们家每月能结余2200元.【解析】【分析】把我们俩工资的总和3000+2500=5500元看作单位“1”,我们家每月能结余的占总数的1﹣,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28.【答案】小军今年10岁,爸爸今年45岁29.【答案】500次30.【答案】20米31.【答案】解:(45-5)÷=40×2=80(个)答:师傅加工零件80个.【解析】【分析】以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为单位“1”,把徒弟加工零件的个数减去5个就刚好是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由此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徒弟加工零件的个数减去5个,再除以即可求出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32.【答案】450件33.【答案】解:乙厂专做上衣,一个月可完成:3+2=5,3600÷=6000(件)甲先专做裤子6000件,需要用时:2+1=3,6000×÷2700=2000÷2700=(月)剩下的时间甲厂还能做服装套数:2700×(1-)=2700×=700(套)两个厂合作,一个月最多可生产服装:6000+700=6700(套)答:两个厂合作一个月,最多可生产服装6700套。【解析】【分析】甲厂生产上衣时间占总时间的,乙厂生产上衣时间占总时间的,>,所以乙厂生产上衣是长项, 选择乙厂来做上衣, 甲厂做裤子来给乙厂配套,甲厂剩余时间继续生产成套服装,据此解答即可。34.【答案】解:50÷(1+ + + )=50÷=50×=24(人 )。答: 每组24人品尝瓜 .【解析】【分析】把各组人数都视为单位1。小伙每人吃一个,吃了1个单位;姑娘两人分一瓜,吃了单位1的;老人一瓜三人吃,吃了单位1的;四个小孩吃一瓜,吃了单位1的;他们一共吃了单位1的(1+ + + ),吃了50个;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据此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