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 人口(分层作业)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大国结合教材“图1.10 中国人口数量及占世界人口比重的变化”,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人口数量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14.12亿。目前,我国人口已不足世界总人口的1/5。2.人口增长趋势:(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原因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原因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4)从图1.10看,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但是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在波动下降。3.人口政策(1)目的: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2)人口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知识点二:人口分布不均结合教材“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图1.13 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人口密度: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 ,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人/千米 )的2.5倍。2.人口分布(1)分布特点:东密西疏。(2)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许多地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千米 ;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大片地区人口密度低于10人/千米 。(3)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新情境命题练(2025·四川广安·二模)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2010-2020年间(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2.下图能正确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b-c-a-d C.c-a-b-d D.d-b-a-c【答案】1.C 2.A【解析】1.结合表中的数据来看,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D错误;10年间,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数量增多,A错误; 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B错误;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C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2.由图可以看出,最初是由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a),于是提出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的独生子女政策(c),后来由于人口出生率低,青壮年人口占比重越来越小,人口老龄化开始显现(d),于是国家又实施放开全面二孩政策(b),能正确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a - c - d - b,A正确。故选A。(2025·山东临沂·二模)2024年年末我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954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2万人,实现了阶段性的“止跌反弹”。读“2015~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3.2015~2024年期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 )A.2016年 B.2019年 C.2024年 D.2022年4.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的是( )①发放生育津贴 ②增加育儿假期 ③降低养育成本 ④延迟退休年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D 4.A【解析】3.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出现负增长。读图可知,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为-0.60‰,是2015-2024年期间首次出现自然增长率为负的年份,所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2022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发放生育津贴,可以为生育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缓解经济压力,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①正确;增加育儿假期,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同时也减轻了生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能提高生育意愿,②正确;降低养育成本,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这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成本降低能让家庭更愿意生育孩子,③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等问题,与提高生育意愿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故选A。(2025·云南楚雄·三模)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这是我国人口总量连续第三年减少。读“2024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5.材料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就业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快 D.人口素质低6.图中省级行政区,死亡率最高的是( )A.江苏 B.西藏 C.上海 D.宁夏【答案】5.B 6.C【解析】5.据材料2024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这是我国人口总量连续第三年减少”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C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大、人口素质低的结论,AD错误。故选B。6.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可知,上海的人口死亡率约为1%,北京的人口死亡率约为0.65%,江苏的人口死亡率约为0.6%,西藏的人口死亡率约为0.55%,宁夏的人口死亡率约为0.5%,所以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市,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5·辽宁鞍山·三模)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表为2020—2024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数据。面对这一人口国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指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总抚养比/% 40.4 41.5 45.9 46.3 46.6少儿抚养比/% 23.7 23.8 26.2 25.6 24.8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7.表中可反映出( )A.少儿抚养比迅速增长 B.老年抚养比呈下降趋势C.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D.老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8.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过高 B.人口总数增长过快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性别比例失衡9.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数量②有利于减轻养老负担③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7.D 8.C 9.A【解析】7.从2020-2024年,少儿抚养比数据依次为23.7%、23.8%、26.2%、25.6%、24.8%,并非迅速增长,有波动且整体变化幅度不大,A错误;2020-2024年老年抚养比数据依次为16.8%、17.8%、19.7%、20.8%、21.8%,是逐渐上升的,B错误,D正确;2020-2024年总抚养比数据依次为40.4%、41.5%、45.9%、46.3%、46.6%,是上升的,C错误。故选D。8.少儿抚养比没有持续快速上升,甚至在2022-2023年有所下降,不能体现人口出生率过高,A错误;表格中未涉及人口总数增长速度相关内容,B错误;老年抚养比从2020年的16.8%上升到2024年的21.8%,说明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在增加,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C正确;表格中没有任何关于人口性别比例的信息,D错误。故选C。9.延迟退休使得原本到退休年龄的人继续留在工作岗位,增加了劳动力在岗位上的时间,也就增加了劳动力数量,①正确;延迟退休后,劳动者缴纳养老金的时间延长,同时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相对缩短,且继续工作创造价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②正确;延迟退休政策主要影响的是劳动力和养老等方面,与人口出生率没有直接关联,③错误;延迟退休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与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等因素相关,④错误。故选A。(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则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四座城市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A.福州 B.漳州 C.泉州 D.厦门11.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②延迟法定退休年龄③向国外输送大量劳动力 ④实施鼓励生育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0.B 11.B【解析】10.对比四座城市“65岁及以上占比”,福州(11.72%)、泉州(9%)、漳州(12.34%)、厦门(6.17%)中,漳州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结合图表数据),老龄化最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应对人口老龄化,需从养老保障、劳动力、人口增长角度分析,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保障老年人生活,①合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养老压力,②合理;向国外输送大量劳动力,会加剧国内劳动力短缺,③不合理;实施施鼓励生育政策,增加新生儿,缓解未来老龄化,④合理,B正确,ACD错误。故选B。重难探究练(24-25七年级上·广东肇庆·期中)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2.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解决人口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1.D 2.C 3.D【解析】1.读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可知,2021年末总人口141260万人,2022年年末总人口141175万人(也可根据自然增长率判断,2022年出现负增长),说明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其他年份总人口都在增加,D正确,ABC错误。故选D。2.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育儿成本在增加,加上人们养老观念、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明显,C②③④正确;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三孩政策,该政策不会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①错误,排除ABD。故选C。3.人口政策不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能调节人口结构,①错误;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比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老龄化加剧,就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②正确;人口发展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政策制定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使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等与之适配,③正确;人口政策主要针对人口数量、结构等,不能直接解决人口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④错误。综上所述,D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BC。故选D。(2025·山东临沂·二模)“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老人和少年儿童负担较轻的时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人口红利期( )A.0—14岁年龄段人口不断增多 B.15—64岁年龄段人口不断增多C.15—64岁年龄段人口不断减少 D.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不断增多5.基于国情,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可行的做法有( )A.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大力提倡优生少生C.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D.大量吸收外国移民【答案】4.D 5.C【解析】4.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老人和少年儿童负担较轻的时期。读图可知:0—14岁年龄段人口不断减少,A错误;15—64岁年龄段人口先增多后降低,BC错误;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不断增多,D正确。故选D。5.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必须适当提高劳动力人口数,可行的措施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A错误;大力提倡优生少生,会使人口出生数量进一步减少,不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B错误;实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能够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C正确;大量吸收外国移民不可取,D错误,故选C。(2025·山西·中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提示: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100人/km2 人口稀疏区:人口密度<10人/km26.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7.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答案】6.D 7.C【解析】6.读图,图中鲁人口密度最高(633人/ km2) ,藏人口密度最低(3人/ km2) ,山东和西藏人口密度差异最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7.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山东(鲁)、河南(豫)、山西(晋)、陕西(陕)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密度较大、人口稠密;甘肃(甘)青海(青)、西藏(藏)位于我国人口分界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小、人口稀疏,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5·广东肇庆·二模)截至2024年末,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98%。部分城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提出“家门口养老”模式,即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社区氛围中安享晚年。下图为2019~2024年广东省人口总量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广东省人口( )A.老龄化程度加剧 B.总数不断减少C.青少年数量增加 D.年龄结构年轻9.“家门口养老”模式的优点有( )①增强老年人归属感 ②利于社区文化传承③只能满足生活需求 ④减少政府财政负担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广东省发展“家门口养老”模式的有利条件有( )①经济发达,提供资金支持 ②体系完善,提供多样服务③老年人口多,市场需求大 ④人口分布稀疏,便于管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8.A 9.C 10.A【解析】8.从2019-2024年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柱状图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广东省老龄化程度加剧,A正确。观察图中总人口柱状图,2019-2024年广东省总人口数量依次为12348.00万人、12489.00万人、12624.00万人、12684.00万人、12656.80万人、12706.00万人,人口总数并非不断减少,而是有波动上升的趋势,B错误。材料和图中未直接给出青少年数量相关信息,无法得出青少年数量增加的结论,C错误。因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说明年龄结构并非年轻,D错误。故选A。9.“家门口养老”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社区氛围中养老,熟悉的环境会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①正确。老年人在社区养老,参与社区活动,能将自身承载的文化等传递下去,有利于社区文化传承,②正确。“家门口养老”模式不只是能满足生活需求,还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等多方面需求,③错误。“家门口养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在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减少政府财政负担,④正确。故选C。10.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为“家门口养老”模式提供资金支持,①正确。经过发展,广东省在社区服务等方面体系相对完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样服务,有利于“家门口养老”模式发展,②正确。从材料可知广东省老年人口数量较多,对养老服务需求大,为“家门口养老”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③正确。广东省人口众多,人口分布并非稀疏,④错误。故选A。11.(24-25七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探究:“银发就业”现象】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老年就业人口为914万,连续20年增加。目前,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就业率为25.2%,平均每4名老年人中就有1人在工作,每7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为老年人。截止到2023年,日本共设立1341个银发人才派遣中心,注册老年求职者数量达676756人。日本政府还成立了主要面向60岁以上老人的终生在职支援窗口,免费提供就业支持。图1示意“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1980-2022年)”,图2为“日本老人开出租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和材料,日本“银发就业”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口出现 的问题,此人口问题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占比7%—14%为轻度阶段,占比14%—21%为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1%为重度阶段,2022年日本已处于 阶段。(2)读图,从1980年至2022年,日本15—64岁的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从劳动人口变化来看,近几年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迁移到海外的原因有: 。(3)日本的人口问题还在不断加剧,请说说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4)分析日本推行“银发就业”有利的影响有: 。(5)现阶段我国也产生了相同的人口问题,你还能想到哪些措施?【答案】11.(1) 人口老龄化 重度(阶段)(2) 先上升后降低(意思相同即可) 国内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力数量减少、降低成本(意思相同即可)(3) 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4)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减轻社会养老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等(任答一点)(5)鼓励生育: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任答一点)【详解】(1)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读图和材料,日本“银发就业”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口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此人口问题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占比7%—14%为轻度阶段,占比14%—21%为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1%为重度阶段,2022年日本已处于重度(阶段)。(2)读图,从1980年至2022年,日本15—64岁的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是先上升后降低,从劳动人口变化来看,近几年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迁移到海外的原因有: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内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力数量减少、降低成本。(3)日本的人口问题还在不断加剧,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财政压力增大;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影响经济增长等。(4)日本推行“银发就业”有利的影响有: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增加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等。(5)现阶段我国也产生了相同的人口问题,措施:鼓励生育;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广老年智能设备;优化老年产品设计;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12.(24-25六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根据2024年统计数据,不同国家人口发展趋势各不相同。印度总人口约14.1亿,自然增长率1.0%,人口爆炸性增长。日本总人口约1.25亿,自然增长率-0.5%,人口现状威胁经济活力。中国近年生育率持续走低,2024年中国常住人口出生率为0.68%。读图,完成下题。 (1)根据图文材料,对比印度与日本的人口现状,分别指出两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2)分析日本人口问题的成因,并说明其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辩证视角,归纳印度人口优势。(4)根据图文的信息,可以分析出中国出现了与 (国家)相似的人口趋势,请为中国人口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2.(1)印度人口总量远高于日本,且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日本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2)人均寿命延长,新生儿数量减少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萎缩,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3)青少年占比高,劳动力储备充足;人口基数大,消费需求旺盛(4) 日本 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保障老年人生活;减轻育人负担;等等【详解】(1)印度总人口约14.1亿,数量庞大,且自然增长率为1.0%,人口呈爆炸性增长;日本总人口约1.25亿,数量相对较少,自然增长率为-0.5%,人口呈负增长 。 人口问题:印度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环境、就业、教育等带来巨大压力;日本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负增长,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成因:一方面,日本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较低,导致出生率低;另一方面,日本医疗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口平均寿命长,使得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不利影响: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削弱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政府用于养老的财政支出增加,同时消费结构变化,对一些产业发展不利。(3)印度人口优势:作为生产者,庞大的人口数量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众多的人口也意味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作为消费者,庞大的人口形成了广阔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4)中国出现了与日本相似的人口趋势(生育率持续走低等)。 中国人口发展合理化建议: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如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或出台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包括育儿补贴、教育资源优化等,提高生育意愿;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发展老年产业挖掘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