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六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微信支付和转账简单又便捷,但微信转账收到的钱如果要提现,就要收取手续费,费率为0.1%。爸爸上个月交了12元的手续费,说明爸爸从微信提现了( )元。
A.1.2 B.120 C.1200 D.12000
2.用固定步长走路,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那么步行总长度与步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
A.一捆5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 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
C.《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一定,订的份数与总价 D.一个数(0除外)与它的倒数
4.把1根半径2分米,长1米的圆柱体木料平均截成2根小圆柱,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12.56 B.25.12 C.157
5.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两倍,高也扩大两倍,则圆锥体积( )。
A.扩大4倍 B.扩大6倍 C.扩大8倍
6.用一块长25.12cm、宽18.84cm的长方形铁片,配上( )的圆形底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形容器。
A.直径6cm B.半径1cm C.半径5cm
7.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
A.8cm3 B.72cm3 C.24cm3 D.48cm3
8.如图,将一个半径为2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平方厘米。
A.10 B.20 C.40 D.50
9.将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为24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8;24 B.12;36 C.24;8 D.36;12
10.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小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312cm2,这根木料的横截面面积是( )。
A.52 B.78 C.104 D.156
11.想要表示某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他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应该选择(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可以
12.下面关系中,x和y成反比例的是( )。
A.2x=3y B.4xy=1 C.(x+1)y=2
13.下面各组比中,能与8∶3组成比例的一组是( )。
A.3∶8 B.∶ C.6∶16 D.24∶9
14.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12cm2,这根木料的横截面面积是( )cm2。
A.52 B.78 C.104
15.与圆锥体积相等的是( )。(单位:厘米)
A.A B.B C.C
16.要反映鸡蛋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应选用( )统计图。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17.活期存款的年利率是0.35%,将5000元钱存活期一年,可得利息是( )。
A.35元 B.50元 C.17.5元
18.某游泳池的进水管的进水量与时间的比例如图。按图中的速度,给这个游泳池注水400m3需要( )分。
A.10 B.20 C.40 D.200
1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成语来形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如:(1)平分秋色;(2)百发百中;(3)天方夜谭;(4)十拿九稳。将它们按可能性从小到大排列为( )。
A.(3)<(1)<(4)<(2) B.(2)>(4)>(1)>(3)
C.(3)<(1)<(2)<(4) D.(4)>(2)>(1)>(3)
20.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则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A. B. C.
21.要直观表示我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长度,应选用( )统计图。
A.扇形 B.折线 C.条形
22.钢笔每支12元,圆珠笔每支7元,一共买了6支笔,用了52元,钢笔买了( )支。
A.1 B.2 C.3 D.4
23.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24.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锥的高度是18cm,那么圆柱的高度是( )cm。
A.54 B.18 C.6
25.小明要将上月全家的吃、穿、住、行四项支出制成统计图,为了更好地显示数据,应选择( )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26.甲数增加10%与乙数相等,则甲数比乙数( )。
A.少10% B.多10% C.少 D.少
27.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 )。
A.25% B.20% C.80%
28.下面题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 )。
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9.下面是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信息,其中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参加冬奥会的男运动员人数与女运动员人数
B.冬奥会已建场馆数与未建场馆数
C.北京到崇礼区的高铁列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
D.用相同的大巴车接送运动员,在每辆车恰好坐满的情况下,接送运动员的总人数与大巴车的数量
30.要反映自贡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无法选择
31.下面不能用方程“”来表示的是( )。
A. B.梯形的面积是80cm2
C. D.甲数是x,甲、乙两数的和是80,甲、乙两数的比是
32.把一个棱长是6dm的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
A.6dm B.18.84dm C.9.42dm D.3dm
33.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
B.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
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D.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
34.某商场要表示2015年到2022年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它的周长、面积都不变。
B.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1个角是锐角。
C.因为圆的周长C=d,所以和d成反比例。
D.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6.4.8%去掉百分号,结果会( )。
A.扩大为原数的100倍 B.大小不变 C.缩小到原数的 D.不能确定
37.我国的地貌结构为“三山二水一平原”,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我国的地貌结构,则下面能大致体现这一地貌结构的是( )。
A. B. C.
38.六年级有学生84人,五年级的学生比六年级多25%,五六年级共有学生( )人。
A.84×25% B.84×(1+1+25%) C.84+84×25% D.84+84÷25%
39.将一棱长为3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此圆锥的体积是( )。
A.7.065dm3 B.21.195dm3 C.25.12dm3
40.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和是36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9 B.18 C.24
41.如图是小明用100元买几种物品所花钱数的统计图,买书包比买练习本多花( )。
A.32元 B.30元 C.26元
42.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则底面直径和高(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
43.在“爱心助残日”捐款活动中,某校六一班捐款480元,六二班捐款690元,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捐了(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A.43.7 B.43.8 C.0.4
44.将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 ),高相当于圆柱的( )。
①底面半径 ②底面直径 ③底面周长的一半 ④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①④ D.③②④
45.学校这个月用水量比上个月节约8.3%,这个月用水量是上个月的( )。
A.8.3% B.108.3% C.91.7%
46.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4 B.8 C.16
47.花生的出油率是40%,要榨出50kg花生油,需要花生( )kg。
A.200 B.125 C.100
48.一件羽绒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 )。
A.2% B.8% C.20% D.80%
49.x和y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且都不为0,下列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式子是( )。
A.x-y=5 B. C.x+y=3 D.y=5x
50.六(1)班48人,六(2)男生28人,女生14人。六(1)班人数比六(2)班人数多(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A.14.2 B.14.3 C.12.5 D.33.3
《六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C A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C C C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C A C B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C B D A C B A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B C C A B D B B
1.D
【分析】由题可知,手续费=提现金额×0.1%,则提现金额=手续费÷0.1%,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2÷0.1%
=12÷0.001
=12000(元)
爸爸从微信提现了12000元。
故答案为:D
2.A
【分析】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步行总长度÷步数=步长(一定),用固定步长走路,步行总长度与步数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3.C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50(米),和一定,所以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不成比例,错误;
B.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长与宽成反比例,错误;
C.总价÷订阅的份数=单价(一定),商一定,所以订的份数与总价成正比例,正确;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即一个数(0除外)×它的倒数=1(一定),乘积一定,所以一个数(0除外)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4.B
【分析】把圆柱体木料平均截成2根小圆柱,多了两个截面,所以增加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据此解答。
【详解】3.14×22×2
=3.14×4×2
=12.56×2
=25.12(平方分米)
即表面积增加25.1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5.C
【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设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扩大后的底面半径为2r,高为2h,分别求出其体积,即可知道体积扩大的倍数。
【详解】设原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扩大后的底面半径为2r,高为2h,
原来的体积:πr2h
扩大后的体积:π(2r)2×2h=πr2h,
体积扩大的倍数:πr2h÷πr2h
=÷
=×3
=8
圆锥体积将扩大8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πr2h的灵活应用。
6.A
【分析】以长方形的宽为圆柱的高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铁片的长相等,以长方形的长为圆柱的高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铁片的宽相等。据此分类讨论,找出合适的圆形底面即可。
【详解】①以长方形铁片的宽为圆柱的高时:
25.12÷2÷3.14=4(cm)
此时,圆形底面的半径是4cm,直径是8cm;
②以长方形铁片的长为圆柱的高时:
18.84÷2÷3.14=3(cm)
此时,圆形底面的半径是3cm,直径是6cm。
对比选项,发现这个铁片配上直径是6cm的圆形底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形容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属于易错题,分析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将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一一分析,避免犯错。
7.B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24×3=7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8.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是以圆柱的高为长,半径为宽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求一个面的面积×2即可解答。
【详解】2×5×2
=10×2
=20(平方厘米)
所以,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清楚圆柱切拼成长方形,它增加两个长方形面积,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长,半径是长方形的宽。
9.B
【分析】将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削去部分是圆锥的(3-1)倍,削去部分÷对应倍数=圆锥体积,圆锥体积×3=圆柱体积,据此分析。
【详解】24÷(3-1)
=24÷2
=12(立方厘米)
12×3=36(立方厘米)
这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10.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小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312cm2,增加了4个横截面的面积,用增加的面积÷4,即可求出横截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312÷4=78(cm2)
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小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312cm2,这根木料的横截面面积是78cm2。
故答案为:B
11.A
【分析】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在分析数据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题目要求选择。
【详解】A.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适合题目的要求;
B.折线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不适合题目的要求;
C.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直观的看出每一个分类的具体数量,更能明显的看出最多、最少,便于比较。不适合题目的要求。
D.以上三种都可以,没有区别各类统计图的特点,不适合题目的要求。
故答案为:A
12.B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根据每个选项里的式子,找到x、y的两组值,验证x、y是否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A.2x=3y,x和y是相关联的量,任意找两组x和y的值,比如3和2、6和4,那么x、y的两组乘积分别是6和24,所以x、y不成反比例关系;
B.4xy=1,x和y是相关联的量,式子变形得到xy=,说明无论x、y怎么变化,其乘积一定都是,所以x、y成反比例关系;
C.(x+1)y=2 ,x和y是相关联的量,任意找两组x和y的值,比如0和2、1和1,那么x、y的两组乘积分别是0和1,所以x、y不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B
13.D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依次算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与8∶3比值相等的选项组成比例。
【详解】8∶3的比值是:8∶3=8÷3=
A.3∶8=3÷8=
所以3∶8不能与8∶3组成比例,错误;
B.∶=÷=
所以∶与8∶3不能组成比例,错误;
C.6∶16=6÷16=
所以6∶16不能与8∶3组成比例,错误;
D.24∶9=24÷9=
所以24∶9与8∶3能够组成比例,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是应用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解决问题;注意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14.A
【分析】圆柱形木料截成4段,截了3次,表面积增加了6个面,增加的每个面的面积和横截面面积相等,横截面的面积=增加的面积÷6。
【详解】(4-1)×2
=3×2
=6
312÷6=52(cm2)
则这根木料的横截面面积是52 cm2。
故答案为:A
15.C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进而解答。
【详解】圆锥体积:
3.14×(9÷2)2×12×
=3.14×4.52×12×
=3.14×20.25×12×
=63.585×12×
=763.02×
=254.34(立方厘米)
A的体积:
3.14×(9÷2)2×12
=3.14×4.52×12
=3.14×20.25×12
=63.585×12
=763.02(立方厘米)
B的体积:
3.14×(3÷2)2×12
=3.14×1.52×12
=3.14×2.25×12
=7.065×12
=84.78(立方厘米)
C的体积:
3.14×(9÷2)2×4
=3.14×4.52×4
=3.14×20.25×4
=63.585×4
=254.34(立方厘米)
与圆锥体积相等的是C。
故答案为:C
16.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要反映鸡蛋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7.C
【分析】本金是5000元,利率是0.35%,时间是一年,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可得利息,据此解答。
【详解】5000×0.35%×1
=5000×0.0035×1
=17.5(元)
即可得利息是17.5元。
故答案为:C
18.C
【分析】由图像可知,图形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进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进水量∶时间=10∶1,游泳池每分钟进水10m3,所以注水400m3需要40分。
【详解】由图像可知,游泳池的进水管的进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每分钟进水10m3。
400÷10=40(分)
故答案为:C
【点睛】成正比例关系的图是一条直线,能准确分析出图像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重点。
19.A
【分析】根据成语在生活中的意思及可能性大小分析解答。“平分秋色”的可能性是50%;“百发百中”的可能性是100%;“天方夜谭”的可能性几乎为0;“十拿九稳”的可能性是90%。再根据百分数的大小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把四个成语所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百分数从小到大排列:0<50%<90%<100%,即(3)天方夜谭<(1)平分秋色<(4)十拿九稳<(2)百发百中。
故答案为:A
20.B
【分析】比例的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根据题意,写出等积式,男生×=女生×,再根据比例的性质,直接写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从而化简求出最简比。
【详解】因为男生×=女生×,那么,
男生∶女生=∶=(×20)∶(×20)=5∶4
所以,男生、女生的人数比是5∶4。
故答案为:B
21.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直观表示我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长度,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22.B
【分析】假设都买钢笔,则需要12×6=72元,每支圆珠笔多算了12-7=5元,所以,圆珠笔的支数=(假设的金额-实际的金额)÷两支笔的差价,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2×6=72(元)
12-7=5(元)
(72-52)÷5
=20÷5
=4(支)
6-4=2(支)
所以,钢笔买了2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类题可以假设全部为其中一种,然后根据差距与实际情况求解。
23.B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一个圆形,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明确圆柱体从侧面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是解题的关键。
24.C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已知圆锥和圆柱等底等体积,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由此解答。
【详解】18×=6(cm)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和掌握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根据这一关系,如果圆锥和圆柱等底等体积,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由此解决问题。
25.A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记录数据,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记录数据,还可以反应数据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反应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情况。在制作统计图时,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详解】小明要将上月全家的吃、穿、住、行四项支出制成统计图,为了更好地显示数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较合适。
故答案为:A
26.C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增加10%与乙数相等,把甲数看作单位“1”,则乙数是甲数的(1+10%);用减法求出甲数比乙数少的部分,再除以乙数,即是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详解】把甲数看作单位“1”,则乙数是:1+10%=1.1;
(1.1-1)÷1.1
=0.1÷1.1

甲数比乙数少。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27.B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25%,将乙数看作100,甲数相当于乙数的1+25%,单位“1”是乙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甲数是100×(1+25%),甲乙两数的差÷甲数=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详解】假设乙数是100,
100×(1+25%)
=100×125%
=125
(125-100)÷125
=25÷125
=20%
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0%。
故答案为:B
28.C
【分析】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比值和乘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详解】A.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的比值不是一个定值,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
B.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所以它们不成反比例。
C.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的比值和乘积都不是定值,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关键是看它们的比值或积是否一定。
29.D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比值或商一定,则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A.男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人数=运动员总人数,参加冬奥会的男运动员人数与女运动员人数的和一定,不成比例;
B.已建场馆数+未建场馆数=冬奥会场馆总数,冬奥会已建场馆数与未建场馆数的和一定,不成比例;
C.速度×时间=路程,北京到崇礼区的路程一定,则高铁列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的积一定,但是比值或商一定,那么行驶的速度与时间不成正比例关系;
D.接送运动员的总人数÷大巴车的数量=每辆大巴车的载客量(一定),则接送运动员的总人数与大巴车数量的商一定,则接送运动员的总人数与大巴车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D
30.C
【分析】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要反映自贡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31.D
【分析】A.观察线段图可知,整条线段的长度为80,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的长度为x,则1份的长度为x,根据等量关系:3份的长度+1份的长度=80,据此列方程判断即可;
B.把该梯形看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可知,因为上方和下方的三角形的高相等,上方的三角形的底为5cm,下方三角形的底为15cm,所以上方三角形的面积是下方三角形的面积的(5÷15=),因为下方三角形的面积为xcm2,则上方三角形的面积为xcm2,然后根据等量关系:上方三角形的面积+下方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据此列方程判断即可;
C.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为xcm3,则圆锥的体积为xcm3,再根据等量关系: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80cm3,据此列方程判断即可;
D.因为甲、乙两数的比是,甲数是x,则乙数为x,再根据等量关系:甲数+乙数=80,据此列方程判断即可。
【详解】
A.由图可知,根据等量关系:3份的长度+1份的长度=80,可列方程为;
B.由图可知,根据等量关系:上方三角形的面积+下方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可列方程为;
C.由图可知,根据等量关系: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80,可列方程为;
D.甲数是x,则乙数是x,根据等量关系:甲数+乙数=80,据此可列方程为:x+x=80。
故答案为:D
32.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也就是削成的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
【详解】6÷2=3(dm)
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dm。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正方体内削成最大的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圆锥的高等于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33.C
【分析】正比例是指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是指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的平方成正比例,表面积和它的棱长不成比例;
B.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所以圆锥的高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D.三角形的面积×2÷底=三角形的高(一定),商一定,所以底与面积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C
34.B
【分析】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某商场要表示2015年到2022年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35.D
【分析】(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各边长度不变,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成为长方形后,底不变,高增大了,面积也增大了。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
(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关系,是一个固定的数,与d的大小无关,不与d成反比例。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详解】A.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原题说法错误;
B.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2个角是锐角,原题说法错误;
C.是一个固定的数,不和d成反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D.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的过程中,各边长度不变,而高增大。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
36.A
【分析】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据此把4.8%化成小数,再和把4.8%直接去掉百分号的结果比较,再相除即可得到结果和原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把4.8%的百分号去掉是4.8,4.8%=0.048,4.8>0.048,4.8÷0.048=100。
4.8%去掉百分号,结果会扩大为原数的100倍。
故答案为:A
37.C
【分析】将我国地貌结构整体看作单位“1”,根据“三山二水一平原”,将山看作3,水看作2,平原看作1,地貌结构整体是(3+2+1),分别用山、水和平原对应份数÷总份数,求出山、水和平原的对应百分率,根据求出的对应百分率,选择即可。
【详解】3+2+1=6
山:3÷6=0.5=50%
水:2÷6≈0.33=33%
平原:1÷6≈0.17=17%
能大致体现这一地貌结构的是。
故答案为:C
38.B
【分析】将六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的学生比六年级多25%,则五年级学生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五六年级学生总人数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求五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对应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将六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有学生84人,五年级的学生比六年级多25%,求五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列式为:;
故答案为:B
39.A
【分析】把一个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则题中的最大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dm。根据圆柱的体积=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14×(3÷2)2×3×
=3.14×1.52×3×
=3.14×2.25
=7.065(dm3)
则此圆锥的体积是7.065dm3。
故答案为:A
40.A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V=sh,圆锥的体积V=sh可知,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可以把圆锥的体积看作1份,则圆柱的体积是3份,一共是(1+3)份;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和除以总份数,求出1份数,即是圆锥的体积。
【详解】36÷(3+1)
=36÷4
=9(立方厘米)
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A
41.B
【分析】把总钱数看作单位“1”,由图可知,买书包花的钱数占总钱数的46%,买练习本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6%,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买书包和买练习本所花的钱,再相减,即可求出买书包比买练习本多花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100×46%-100×16%
=46-16
=30(元)
即买书包比买练习本多花30元。
故答案为:B
42.C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2h,即V=πd2h,也就是dh=4V÷π÷d(不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直径和高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43.B
【分析】先求出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捐多少钱,再除以六一班捐款的钱数,最后再乘100%,结果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详解】(690-480)÷480×100%
=210÷480×100%
=0.4375×100%
≈43.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44.C
【详解】将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如下图:
故答案为:C
45.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校这个月用水量比上个月少8.3%,把上个月用水量看作单位“1”,要求这个月用水量是上个月的百分之几,用单位“1”减去8.3%,即可解答。
【详解】1-8.3%=91.7%
所以这个月用水量是上个月的91.7%。
故答案为:C
46.A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a倍,则体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2=4倍。
故答案为:A
47.B
【分析】将花生质量看作单位“1”,花生油的质量÷出油率=花生质量,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50÷40%=50÷0.4=125(kg)
需要花生125kg。
故答案为:B
48.D
【分析】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由此求解。
【详解】一件羽绒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80%。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打几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
49.B
【分析】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可知,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A.x-y=5,x和y的差一定,不能判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
B.由可得,xy=10,因为x和y的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关系;
C.x+y=3,x和y的和一定,不能判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
D.由y=5x可得,因为y和x的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B
50.B
【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差除以单位“1”。先求出六(2)班的全班人数,把六(2)班人数看作单位“1”,用六(1)班人数减去六(2)班人数,再除以六(2)班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28+14=42(人)
(48-42)÷42
=6÷42
≈14.3%
故答案为:B
【点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数量,再除以单位“1”数量即可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