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简介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计算题
1.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2.解方程。
① ② ③
3.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 1-=
++= -+= ++= 1--=
4.直接写出得数。


5.解方程。
①x÷3=18 ②6x-29=37 ③21x-5x=320
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把下面的小数化分数,分数化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0.625= 0.04= = =
8.解方程。(带*的要检验)
(1)* (2) (3)
9.直接写出得数。



10.求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和18 7和8 26和91 32和96
11.计算下面各题。


1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列式解答。
一个数除以4,然后再减去45,结果是25,求这个数。
1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解方程。
-=- =10+
16.口算。
+= -=
2.5×6= 12.3÷0.5= 0.3×5÷0.3×5=
1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8.看图写出一道分数加法算式。
+=
19.解方程。
7x+5x=144 2-x=1.5 2x-5.1=2.7
5.6-x=4.2 2x÷1.2=30 x-0.2x=3.4
20.直接写出得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1.解方程,带☆的要检验。
(1) ☆(2) (3)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 +++ -(+)
-(-) -+ 1-(-)
23.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①2.3+3.67= ②11-9.5= ③65.8÷10= ④2.5×4=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4.求如图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5.解方程。
4y÷18=2 5x+x=30.6
26.根据展开图,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27.把下列各个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20 28 57
28.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9.直接写出得数。


30.解方程。

31.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32.解方程。
(1) (2) (3)
33.分别计算下边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1)体积: (2)表面积:
34.直接写出得数。


35.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 13.5--+1.5
+- 15-(-)
36.x的5倍比它的8倍少12,列成方程是( )。
37.直接写出得数。


0.33=
3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 ②
③ ④
39.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
40.直接写出得数。


41.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
42.计算。
(1) (2) (3) (4)
43.解方程。
4x-17=43 5x+48=103 7x-3x=36
5x-2×7=21 3.5x+2x-6=5 2x-=
44.解方程。

45.列式解答。
比一个数的4倍多12的数是60,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答)
46.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
47.直接写出得数。


48.解方程。


49.解方程并检验①方程的解。
①8x+70=86 ②6t=84 ③3.5×8-5y=8
50.求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20和18 ②30和31 ③17和51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参考答案
1.表面积:244cm2;体积:219cm3
【分析】由图可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就是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加小正方体的侧面积,根据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侧面积=棱长×棱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组合图形的体积就是大长方体的体积加小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表面积:
(8×4+8×6+4×6)×2+3×3×4
=(32+48+24)×2+9×4
=(80+24)×2+36
=104×2+36
=208+36
=244(cm2)
体积:
8×4×6+3×3×3
=32×6+9×3
=192+27
=219(cm3)
表面积是244cm2;体积是219cm3。
2.①;②;③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①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求出方程的解;
②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③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①
解:

解:

解:
3.;;;;
;;;
;;;0
【解析】略
4.;;;
;;;
【详解】略
5.①x=54;②x=11;③x=20
【分析】①x÷3=18,根据等式的性质2,来两边同时×3即可;
②6x-29=37,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29,再同时÷6即可;
③21x-5x=320,先将左边合并成16x,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16即可。
【详解】①x÷3=18
解:x÷3×3=18×3
x=54
②6x-29=37
解:6x-29+29=37+29
6x=66
6x÷6=66÷6
x=11
③21x-5x=320
解:16x=320
16x÷16=320÷16
x=20
6.;1;
0;3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
,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



7.;;0.32;0.17
【分析】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为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为分子,能约分要约分;小数化成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就是小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小数的下一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详解】0.625===
0.04===
=8÷25=0.32
=1÷6≈0.17
8.(1);(2);(3)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4即可,方程的验算就是把x代入方程,看等号左边和右边是否相等即可。
(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即可;
(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6,再同时除以3即可。
【详解】(1)*
解:
检验:把代入方程
左边=


右边=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是方程的解。
(2)
解:
(3)
解:
9.1;;;;
;;;;
;;;1
【详解】略
10.6,36;1,56;13,182;32,96
【分析】先把12和18、26和91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互质,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详解】12=2×2×3
18=2×3×3
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是2×2×3×3=36;
7和8互质,所以7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7×8=56;
26=2×13
91=7×13
所以26和91的最大公因数是13,最小公倍数是2×7×13=182;
96÷32=3,所以32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32,最小公倍数是96。
11.;;
;;
【分析】,从左往右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从左往右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从左往右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从左往右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
12.;;
;;
【分析】(1)将原式转化为,先算即可简便运算;
(2)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将原式转化为,先算即可简便运算;
(3)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原式转化为,即可简便运算;
(4)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原式转化为,即可简便运算;
(5)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将原式转化为,即可简便运算;
(6)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将原式转化为,即可简便运算。
【详解】(1)
(2)
(3)
(4)
(5)
(6)
13.280
【分析】设这个数是x,根据等量关系:“这个数÷4-45=25”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数是x。
x÷4-45=25
x÷4-45+45=25+45
x÷4=70
x÷4×4=70×4
x=280
14.;;0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将后两个数先加起来再计算;
,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后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
,交换中间减数和加数的位置,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
15.=;=25
【分析】把方程中的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计算,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求解;
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求解。
【详解】-=-
解:-=-
-+=+
+=
+-=-

=10+
解:-=10+-
=10
÷0.4=10÷0.4
=25
16.;;;
15;24.6;8.9;25
【详解】略
17.0.2;0.4;0.64;0.45;0.13
【分析】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分母即可,除不尽的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
【详解】=5÷25=0.2
=2÷5=0.4
=7÷11≈0.64
=29÷65≈0.45
=2÷15≈0.13
18.;;
【分析】图1是把这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5份已经涂色,用分数即可表示;
图2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小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相当于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2份,表示其中的1份,用分数即可表示;
将两个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相加即可求出第3个图表示的是多少。
【详解】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9.x=12;x=0.5;x=3.9
x=1.4;x=18;x=4.25
【分析】(1)先左边相加等于12x,再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2即可解答。
(2)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即可求出x的值。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5.1,然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解答。
(4)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即可求出x的值。
(5)等式两边乘1.2,然后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解答。
(6)左边相减等于0.8x,然后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8即可解答。
【详解】7x+5x=144
解:12x=144
12x÷12=144÷12
x=12
2-x=1.5
解:x=2-1.5
x=0.5
2x-5.1=2.7
解:2x-5.1+5.1=2.7+5.1
2x=7.8
2x÷2=7.8÷2
x=3.9
5.6-x=4.2
解:x=5.6-4.2
x=1.4
2x÷1.2=30
解:2x÷1.2×1.2=30×1.2
2x=36
2x÷2=36÷2
x=18
x-0.2x=3.4
解:0.8x=3.4
0.8x÷0.8=3.4÷0.8
x=4.25
20.①2;②;③
④;⑤27;⑥0
【详解】略
21.(1)x=16;(2)x=4.6;(3)x=9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2,再同时除以3即可;
(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4即可;方程的检验: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分别计算等号左右两边的结果,如果两边相等,则为原方程的解。如不相等则不是原方程的解。
(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详解】(1)
解:3x-12+12=36+12
3x=48
3x÷3=48÷3
x=16
(2)
解:4x+6=24.4
4x+6-6=24.4-6
4x=18.4
4x÷4=18.4÷4
x=4.6
把x=4.6代入4x+1.2×5,
4x+1.2×5
=4×4.6+1.2×5
=18.4+6
=24.4
24.4=24.4,左边=右边,x=4.6是方程的解。
(3)
解:3x=27
3x÷3=27÷3
x=9
22.;2;
;;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即可简便运算;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原式化为:(+)+(+),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原式化为:--,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根据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即可;
-+根据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1-(-)根据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即可。
【详解】--
=-(+)
=-1

+++
=(+)+(+)
=1+1
=2
-(+)
=--
=1-

-(-)
=-

-+
=-+

1-(-)
=1-

23.①5.97;②1.5;③6.58;④10;
⑤1;⑥;⑦;⑧;
⑨1;⑩; ; 1
【详解】略
24.480立方厘米;1350平方分米
【分析】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把图中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0×6×8
=60×8
=480(立方厘米)
15×15×6
=225×6
=1350(平方分米)
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480立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350平方分米。
25.;y=9;x=5.1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即可;
4y÷18=2,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18,再同时÷4即可;
5x+x=30.6,先将左边合并成6x,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6即可。
【详解】
解:
4y÷18=2
解:4y÷18×18=2×18
4y=36
4y÷4=36÷4
y=9
5x+x=30.6
解:6x=30.6
6x÷6=30.6÷6
x=5.1
26.248平方厘米
【分析】由长方体的展开图可知: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28-10×2)÷2=4(厘米)。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10×6+10×4+6×4)×2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详解】高:(28-10×2)÷2
=(28-20)÷2
=8÷2
=4(厘米)
表面积:(10×6+10×4+6×4)×2
=(60+40+24)×2
=124×2
=248(平方厘米)
27.20=2×2×5;28=2×2×7;57=3×19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据此将各个合数拆分为质数乘积的形式即可。
【详解】20=2×2×5
28=2×2×7
57=3×19
28.158dm2
【分析】从图中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dm,宽是5dm,高是3dm,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表面积。
【详解】(8×5+8×3+5×3)×2
=(40+24+15)×2
=79×2
=158(dm2)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58dm2。
29.;;;
;0.5;0.5;
【详解】略
30.;;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减去,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31.
【分析】先求出与的和,再用减去它们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
差是。
32.(1);(2);(3)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9.8,再同时除以1.4即可;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再同时加上3即可。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33.(1)192cm3;(2)600dm2
【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体积V=abh,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S=6a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1)8×4×6
=32×6
=192(cm3)
立体图形的体积是192cm3。
(2)10×10×6
=100×6
=600(dm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600dm2。
34.;;;0
;;;1
【详解】略
35.;13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13.5--+1.5,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13.5+1.5--,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原式化为:(13.5+1.5)-(+),再进行计算;
+-,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向右进行计算;
15-(-),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
=++
=1+

13.5--+1.5
=13.5+1.5--
=(13.5+1.5)-(+)
=15-2
=13
+-
=+-
=-

15-(-)
=15-(-)
=15-

36.8x-5x=12(答案不唯一)
【分析】x的5倍比它的8倍少12,等量关系为:x的8倍-x的5倍=12,据此列式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8x-5x=12
解:(8-5)x=12
3x=12
3x÷3=12÷3
x=4
37.;;;
;1;1;
;;0;0.027
【详解】略
38.①;②
③;④
【分析】①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把变成,再按顺序计算;
③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把变成,再按顺序计算;
④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详解】①



39.192cm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该图形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减去顶点处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0×5×4-2×2×2
=200-8
=192(cm3)
40.1;;;
;;;
【解析】略
41.595cm3;276cm3
【分析】图一:图形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
图二:图形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求出两个图形的体积即可。
【详解】8×15×6-5×5×5
=120×6-25×5
=720-125
=595(cm3)
6×12×3+3×4×5
=72×3+12×5
=216+60
=276(cm3)
第一个图形的体积是595cm3,第二个图形的体积是276cm3。
42.
(1);(2);(3);(4)
【分析】(1)把和交换位置,先算与的和,再用它们的和减;
(2)把和交换位置,先算与的和,再运用减法的性质,用它们的和减与的和;
(3)先算减,再用它们的差与相加;
(4)运用加法交换律,把括号里面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运用减法的性质的逆运算,用连续减去括号里面的两个数;据此计算。
【详解】(1)

=1-

(2)






(3)

=+


(4)



=1-

43.x=15;x=11;x=9
x=7;x=2;x=0.5
【分析】4x-17=43,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17,再同时÷4即可;
5x+48=103,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48,再同时÷5即可;
7x-3x=36,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5x-2×7=2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2×7的积,再同时÷5即可;
3.5x+2x-6=5,先将左边进行合并,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6,再同时÷5.5即可;
2x-=,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再同时÷2即可。
【详解】4x-17=43
解:4x-17+17=43+17
4x=60
4x÷4=60÷4
x=15
5x+48=103
解:5x+48-48=103-48
5x=55
5x÷5=55÷5
x=11
7x-3x=36
解:4x=36
4x÷4=36÷4
x=9
5x-2×7=21
解:5x-14=21
5x-14+14=21+14
5x=35
5x÷5=35÷5
x=7
3.5x+2x-6=5
解:5.5x-6=5
5.5x-6+6=5+6
5.5x=11
5.5x÷5.5=11÷5.5
x=2
2x-=
解:2x-+=+
2x=1
2x÷2=1÷2
x=0.5
44.;;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10,再同时÷5即可;
,先将左边合并成,右边计算出结果,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2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同时-28,再同时÷5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45.12
【分析】设这个数是x,根据等量关系式:这个数×4+12=60,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数是x。
4x+12=60
4x=48
x=12
46.;;;
【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原式化为:(+)+(-)进行简算;
先把化成小数0.25,再根据减法性质把原式化为:10.25-0.25-进行简算。
【详解】
=-+
=+

-(+)
=-(+)
=-
=-

=(+)+(-)
=1+

=10.25-(0.25+)
=10.25-0.25-
=10-

47.;;;
;;1
【详解】略
48.;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6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将左边合并为3x,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40,再同时除以7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解:
49.①x=2;②t=14;③y=4
【分析】①8x+70=86,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再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
②6t=84,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即可;
③3.5×8-5y=8,先计算左边的3.5×8的积,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y,再减去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①8x+70=86
解:8x+70-70=86-70
8x=16
8x÷8=16÷8
x=2
检验:左边=8×2+70
=16+70
=86
右边=86
左边=右边,x=2是方程8x+70=86的解。
②6t=84
解:6t÷6=84÷6
t=14
③3.5×8-5y=8
解:28-5y=8
28-5y+5y=8+5y
28-8=8-8+5y
5y=20
5y÷5=20÷5
y=4
50.①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180;
②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930;
③最大公因数17,最小公倍数51。
【分析】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详解】①20=2×2×5
18=2×3×3
2×2×3×3×5=180
20和18的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180;
②30和31是互质数,30×31=930
30和31的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930;
③51÷17=3
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17,最小公倍数5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