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资源简介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被称为“福建园林明珠”,现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是12.21公顷,水面面积是x公顷。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一根电线分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这两段(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无法比较
3.小红从家出发去图书馆借书,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小红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4.A=2×3×,B=2×5×,若A、B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 )。
A.1 B.2 C.3 D.4
5.计算时,运用了( )。
A.加去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6.把5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
A.米 B. C.
7.要清楚反映出一个发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A.折线 B.条形 C.复式条形 D.复式折线
8.下列式子是等式的是( )。
A.3x+5 B.6+3<12 C.a+5=14 D.12÷2+36
9.图是一组点阵,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前10个点阵中所有点的总数是( )个。
A.144 B.145 C.146 D.
10.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个面。
A.1 B.2 C.3
11.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有( )个。
A.7 B.8 C.9
12.分母是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A. B. C. D.
1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这根绳子的,第二次用去m,正好用完,( )用去的多。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一样多 D.不能确定
14.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 )个。
A.6 B.7 C.无数个
15.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扩大为原来的3倍,分数值( )。
A.扩大为原来的3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不变
16.下列各组数中,只有公因数1的是( )。
A.17和51 B.52和91 C.14和15
17.自然数中,凡是11的倍数( )。
A.都是偶数 B.有偶数有奇数 C.都是合数
18.如图所示,把这个木块锯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80 B.160 C.240 D.320
19.下面四个算式中,可以把数字3和5直接相加的是( )。
A. B. C.3.8+4.5 D.83+54
20.营养学专家建议:儿童每天水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500毫升。乐乐用同一个杯子每天需要喝3杯再多240毫升才正好达到这个标准,乐乐的水杯可以装水多少毫升?如果设这个水杯可以装水x毫升,下面方程正确的是( )。
A.3x=1500 B.3x-240=1500 C.3x+240=1500
21.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A. B. C. D.
2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边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A.4 B.5 C.6
23.观察下图,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4.把45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为( )。
A.3×3×5=45 B.45=1×3×3×5 C.45=3×3×5
25.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与4相对的面是( )。
A.6 B.2 C.1
26.自行车和三轮车共30辆,轮子共72个,其中三轮车有( )辆。
A.12 B.18 C.24
27.两个自然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它们的差一定是( )的倍数。
A.2和3 B.2和5 C.3和5 D.2、3和5
28.两个质数相加后,和是( )。
A.合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2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长方体的六个面中,不可能有4个面的大小一样。
C.相邻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偶数。
30.把一个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 )。
A.400cm2 B.600cm2 C.800cm2
3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后三个相邻面的示意图,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294 B.252 C.210
32.如果>0,那么( )。
A.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33.( ),满足条件的分数有( )。
A.没有 B.2个 C.无数个
34.一堆石子分两次运完,第一次运了全部的,第二次运了吨。这两次运走的石子相比,( )。
A.第一次多 B.第二次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35.x=3是下面方程( )的解。
A.2x+9=15 B.3x=4.5 C.18.8÷x=4 D.3x÷2=18
36.某商场要表示某年每月的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复式折线 D.以上都可以
37.分子是10的假分数有( )个。
A.1 B.9 C.10 D.无数
38.把100克白糖放入10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 )。
A. B. C. D.
39.图中涂色部分可以用( )这个算式表示。
A. B. C. D.
40.在选项中,相等的分数是( )。
A.和 B.和 C.和
41.一个水池,它的长是20m,宽是8m,深是2.5m,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容积是( )。
A.300m2;400m3 B.160m2;400m3 C.320m2 ;400m3 D.400m2;320m3
42.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43.5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糖重( )。
A. B.千克 C. D.千克
44.最小的质数加上最小的合数,再加上最小的自然数的和是( )。
A.6 B.7 C.8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4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C.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奇数
46.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 )个面。
A.3 B.4 C.5 D.6
47.下面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A.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B.一个人一次能喝500升水 C.小明跑100米大约要16秒
48.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4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3 C.4 D.8
50.一根绳子,剪去它的,还剩下米。剪去的与剩下的比较,( )。
A.剪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同样多 D.不能确定哪段多
《五年级暑假专项重点提升训练: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C B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B C B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C A B C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C B A B C B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A D A B A B C D A
1.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陆地面积+水面面积=占地面积,据此列出方程为。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A
2.A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段占全长的,则第二段占全长的(1-),先求出第二段占全长的分率,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段占全长的分率:
第二段占全长的分率:1-=
因为>,所以第一段电线长。
故答案为:A
【点睛】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并求出第二段电线占全长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C
【分析】小红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
(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休息后到图书馆,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图书馆借书,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图书馆回家,这-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详解】由分析可知:
C项符合小红这一过程的变化。
故答案为:C
【点睛】这类题目关键是找出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分好段求解。
4.B
【分析】用质因数分解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求出的值。
【详解】A=2×3× B=2×5×
A、B两数的最小公倍数:2×3×5×=30
30=60
解:30÷30=60÷30
=2
A=2×3×,B=2×5×,若A、B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2。
故答案为:B
5.C
【分析】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观察中加数的位置是否改变,后两个加数是否结合即可。
【详解】从到交换了和的位置,并且后两个数和结合,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在计算分数连加运算(或加减混合运算)时,运用运算定律使分母相同的分数在一起运算,减少通分,可使运算简便。
6.B
【分析】把木料的全长看作单位“1”,平均锯成8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占全长的。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把5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故答案为:B
7.A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详解】要清楚反映出一个发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8.C
【分析】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含有等号,据此分析。
【详解】A.3x+5,没有等号,不是等式;
B.6+3<12,没有等号,不是等式;
C.a+5=14,含有等号,是等式;
D.12÷2+36,没有等号,不是等式。
是等式的是a+5=14。
故答案为:C
9.B
【分析】根据图示,找到图形规律可知:第1个图形有个点;第2个图形有个点;第3个图形有个点;第4个图形有个点;第n个图形有个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规律可知,第n个图形有个点,
所以第1个图形有1个点,第2个图形有4个点,第3个图形有7个点,第4个图形有10个点,第5个图形有13个点,第6个图形有16个点,第7个图形有19个点,第8个图形有22个点,第9个图形有25个点,第10个图形有28个点。
即前10个点阵中所有点的总数是
=35+110
=145(个)
所以前10个点阵中所有点的总数是145个。
故答案为:B
10.C
【分析】根据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可能看到1个面、2个面或3个面,最多能看到3个面,据此解答。
【详解】如图:
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3个面。
故答案为:C
11.A
【分析】根据题意,先从1~20中找出所有的奇数,再从这些奇数中找出是质数的数,数出个数即可。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详解】在1~20中,奇数有1、3、5、7、9、11、13、15、17、19;
其中又是质数的有:3、5、7、11、13、17、19;
所以,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有7个。
故答案为:A
12.A
【分析】先找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它们的和即可。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最简真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真分数。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详解】分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2
分母是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
故答案为:A
13.B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这根绳子的,用1-,求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占这根绳子的分率,然后对比两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
>,第二次用去的多。
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这根绳子的,第二次用去m,正好用完,第二次用去的多。
故答案为:B
14.B
【分析】根据假分数的定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就是假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分子是7的假分数,其分母可以是1、2、3、4、5、6、7,共有7个。
故答案为:B
15.B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扩大为原来的3倍,分数值缩小为原来的,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的变化规律,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扩大为原来的3倍,分数值缩小为原来的。
故答案为:B
16.C
【分析】将各选项中的数字分解质因数,根据题意依次判断每个选项中的两个数有没有除了1以外的其它公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A.17是质数,51=3×17,17和51有公因数1、17,不符合题意;
B.52=2×2×13,91=7×13,52和91有公因数1、13,不符合题意;
C.14=2×7,15=3×5,14和15只有公因数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B
【分析】根据奇数、偶数的意义分析,即奇数不是2的倍数,偶数是2的倍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1是奇数,11的2倍是22是偶数,11的3倍是33是奇数,所以自然数中,凡是11的倍数有偶数有奇数。
故答案为:B
18.B
【分析】观察题意可知,把这个木块锯成三块后,表面积增加了4个面的面积,每个面是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公式用8×5×4即可求出增加的表面积。
【详解】8×5×4
=40×4
=160(平方厘米)
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1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切拼,关键是明确增加了哪几个面的面积。
19.B
【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计算。
小数加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加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加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详解】A.计算时,要先通分,分子3和5不能直接相加;
B.计算时,分母相同,可以把数字3和5直接相加;
C.计算3.8+4.5时,数字3和5的数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D.计算83+54时,数字3和5的数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故答案为:B
20.C
【分析】设这个水杯可以装水x毫升,根据水杯容积×每天喝的杯数+240毫升=1500毫升,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水杯可以装水x毫升。
3x+240=1500
3x+240-240=1500-240
3x=1260
3x÷3=1260÷3
x=420
乐乐的水杯可以装水420毫升。
故答案为:C
21.C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B.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
C.是等式,也含有未知数,所以是方程;
D.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认识和辨别,注意方程的两个条件:①含未知数;②等式。
22.B
【分析】从正面看是2层5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下层有4个;从右边看是2层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下层有2个;结合从正面、右面看的形状可知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1+4)个小正方体。
【详解】如图:
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部分视图还原立体图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3.A
【分析】从右面观察到的图形,由两行两列组成,下面的行有2个正方形,上面一行右边有1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
24.C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一般先从较小的质数试着分解,据此解答。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3,从3先开始分解:45=3×3×5。
因此把45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为:45=3×3×5。
故答案为:C
25.C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符合“2-3-1”结构,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找相对面时,先找同行,同行中间隔一个正方形的是相对面,再找异行,异行中间隔两个正方形是相对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相对的面是4,2相对的面是6,3相对的面是5。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与4相对的面是1。
故答案为:C
26.A
【分析】设三轮车有x辆,则自行车有辆,再根据自行车轮数加上三轮车轮数共72个,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三轮车有x辆,则自行车有辆。
所以三轮车有12辆。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实际问题与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有两个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7.B
【分析】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详解】两个自然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它们的差的个位数一定是0,它们的差一定是2和5的倍数。
故答案为:B
28.C
【分析】质数中除了最小的质数2为偶数外,其余全为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所以质数中2与其余任意一个质数的和为奇数,奇数中包含质数,除2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为偶数,偶数中除2外全为合数.所以两个质数相加的和是可能是奇数或偶数。
【详解】根据数和的奇偶性可知:
两个质数的和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例如:2+3=5,5是奇数
3+5=8,8是偶数。
故答案为:C
【点睛】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质数中最小的质数2为偶数。
29.C
【分析】A.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据此分析判断;
B.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据此分析判断;
C.相邻两个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再根据奇偶的运算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A.2是最小的质数,2是偶数,所以所有的质数不一定奇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B.一般情况下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如果在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其它4个面一定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原题干说法错误。
C.如相邻两个数:1和2;1×2=2,2是偶数;3和4;3×4=12;12是偶数;所以相邻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偶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是相邻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偶数。
故答案为:C
30.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两个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的面积,先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棱长×棱长×6,代入数据,先求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求出增加部分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0×10×6+10×10×2
=100×6+100×2
=600+200
=800(cm2)
把一个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800cm2。
故答案为:C
31.C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7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
(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C
32.B
【分析】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0,当<1时,假设=0.2,将=0.2代入,求值即可;当>1时,一定大于1,据此分析。
【详解】当<1时,假设=0.2。
>1;
当>1时,一定大于1。
如果>0,那么大于1。
故答案为:B
33.C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乘2、3、4…可以得到无数个大于这个分数小于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
小于大于的分数有:,,,,,……
所以>()>,满足条件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34.B
【分析】把这堆石子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全部的,那么第二次运走全部的(1-),比较两个分率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第二次运走全部的:1-=
<,这两次运走的石子相比,第二次多。
故答案为:B
35.A
【分析】(1)先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9,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
(2)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3)先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x,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4;
(4)先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2,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3。
【详解】
A.2x+9=15
解:2x+9-9=15-9
2x=6
2x÷2=6÷2
x=3
B.3x=4.5
解:3x÷3=4.5÷3
x=1.5
C.18.8÷x=4
解:18.8÷x×x=4x
4x=18.8
4x÷4=18.8÷4
x=4.7
D.3x÷2=18
解:3x÷2×2=18×2
3x=36
3x÷3=36÷3
x=12
所以,2x+9=15的解是x=3。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等式的性质准确求出选项中各方程的解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6.B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某商场要表示某年每月的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熟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选择。
37.C
【分析】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据此分析。
【详解】分子是10的假分数有、、、、、、、、、,共10个。
故答案为:C
38.B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解答,先用糖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解答。
【详解】100÷(100+1000)
=100÷1100

所以糖是糖水的。
故答案为:B
39.A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其中的5份,去掉一份,就是5个减去1个,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了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分数减法的问题。
40.B
【分析】先把各选项的两个分数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看是不是相等即可。
【详解】A.==,==,所以≠,不符合题意;
B.==,所以=;符合题意;
C.==,==,所以≠。
故答案为:B
41.B
【分析】占地面积指的是底面积,长×宽=底面积;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容积,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0×8=160(m2)
20×8×2.5=400(m3)
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160m2,容积是400m3。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熟悉长方体特征,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
42.A
【分析】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后,将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质因数中只含有2和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2和5以外还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详解】A.是最简分数,分母12的质因数有2和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B.是最简分数,分母32的质因数只有2,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C.化成最简分数是,分母5的质因数只有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后,准确将分母分解质因数是关键。
43.D
【分析】用糖的总重量除以平均分的包数,就是每包的重量。
【详解】5÷8=(千克)
5千克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糖重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注意每包的重量与每包的重量是总重的几分之几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用除法的意义求解;后者是一个分率,根据分数的意义求解。
44.A
【分析】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根据题意相加求和即可解答。
【详解】2+4+0
=6+0
=6
最小的质数加上最小的合数,再加上最小的自然数的和是6。
故答案为:A
45.B
【分析】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素,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偶数:能被2整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2是偶数,2是质数,所以所有的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原题说法错误;
B.4是合数,4的倍数都是合数,所以4的倍数一定是合数,原题说法正确;
C.7-5=2;17-13=4,2和4都是偶数,所以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偶数,原题说法错误。
正确的是:4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B
46.A
【分析】根据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前面、上(或下)面、一个侧面;据此解答。
【详解】有题意可知,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可以实际操作观察一下。
47.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间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个人一次能喝多少水用毫升作单位;计量小明跑100米用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知:
A、C都符合实际情况,一个人一次能喝500毫升的水,所以B项与实际不符。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8.C
【分析】首先,要看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若不是,先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据此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详解】A.不是最简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是,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能化成有限小数;
B.是最简分数,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能化成有限小数;
C.不是最简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是,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根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9.D
【分析】假设正方体的棱长是1,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此时的棱长是1×2=2;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扩大前和扩大后的体积,再相除即可求解。
【详解】假设正方体的棱长是1,扩大后的棱长:1×2=2
2×2×2=8
1×1×1=1
8÷1=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故答案为:D
50.A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剪去了,就还剩下(1-);比较这两个分率即可。
【详解】剪去了,还剩下1-=;
>,剪去的部分多。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根据剩下的分率=1-用去的分率,求出剩下总长度的几分之几,然后比较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