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测评卷(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一、默写王昌龄的《从军行》,注意书写格式。(3分)从 军 行[唐]王昌龄二、看拼音,写字词。(9分)1.春光烂漫的四月,校园里的 yīng huā( )开了,引来了五颜六色的 hú dié( ),同学们有的 chǎn( )草,有的 bá( )草,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真是一件 róng xìng( )的事。2.今天是个 tè shū( )的日子, cí xiáng( )的外祖父迎来了八十岁生日,我们早早就开始bù zhì( )寿宴,为外祖父送上zhōng xīn ( )的祝福。三、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耕耘(yún) 篝火(gōu) 手绢(juàn) 踉跄(niàng)B.妒忌(jí) 抽屉(tī) 擒拿(qín) 闲逛(guàng)C. 晦气(huì) 奔赴(fù) 馅饼(xiàn)雇佣(gù)D. 撕咬(sī) 泛滥(làn)祸患(huò)顷刻(qī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接触 相貌 渺小 养遵处优B.端庄 远眺 遮掩 跃跃欲试C.放肆 海鸥 吓唬 风平浪净D.操纵 保姆 码头 出谋画策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指官府张贴的通告)B.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睁开眼睛)C.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走)D.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敬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B.通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们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C.主持人大赛备受关注,是因为参赛选手个个表现超凡造成的。D.春天的坂湖公园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5.下列对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神态描写)B.“糟糕!”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准要坏事!(心理描写)C.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动作描写)D.“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语言描写)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踏春时节,美丽的江西处处鲜花盛开。井冈山杜鹃十里飘香,婺源油菜花遍地金黄,黄马樱花惹来游人如织,永修人面桃花相映……徜徉花海,春风拂面,香醉人心;以花为媒,“花海经济”,竞相绽放。全省各地,桃花节、樱花节、油菜花节、杜鹃花节接踵而至,花海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也催生了光彩夺目的“花海经济”。A.江西各地鲜花节接踵而至。B.踏春时节,美丽的江西处处鲜花盛开。C.江西处处鲜花盛开,香醉人心。D.江西处处鲜花盛开,催生“花海经济”。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1.读下面的例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2分)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今天店里可真忙啊! , , 。五、古诗词默写。(10分)1.古诗中的童年真美,有“ , ”的种瓜儿童;有“ , ”的弄冰儿童;有“ , ”的吹笛儿童。2.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名句。“谁言寸草心, ”告诉我要孝敬父母;“ ,夜静春山空”让我体会到春日山涧的宁静;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 ”让我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孤帆远影碧空尽, ”让我体会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六、语文与生活。(4分)我们向往绿色环保的生活,可眼前却是雾霾天气。请看漫画《十面“霾”伏》。1.漫画题目仿照词语“十面埋伏”,把“埋”字改成“霾”字,这个名称的含义是 ( )A.到处都布置了重重伏兵。B.雾霾重重,四面看不清,属于重度空气污染。2.十面“霾”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请结合你的了解谈一谈,人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雾霾天气 七、阅读理解。(28分)(一)(11分)表卒①,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②。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注释】①表卒:刘表死了之后。表,指刘表。②拒后:断后。1.结合影视剧内容,我们知道短文讲的是张飞( )的故事。(2分)A.长坂坡单骑救主 B.温酒斩华雄C.千里走单骑 D.大闹长坂桥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先主奔江南(逃亡,出走)B.先主闻曹公卒至(死亡)C.弃妻子走(跑) D.飞据水断桥(占据)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B.使/飞将/二十骑/拒后C.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D.使飞将/二十骑/拒后4.“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的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 (正面/侧面)描写,展现了张飞 的特点。(3分)(二)荠菜 花(17分)①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②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③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麻菜、灰灰菜等一些近似野菜。④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⑤田埂上的伏地生长,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 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⑥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⑦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大概是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⑧“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待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⑨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1.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令人发指:(2)如获至宝:2.文章一共写了两件事,请你简要概括。(2分)(1)童年时在家乡, 。(2) ,“我们”吃冬瓜荠菜圆子汤。3.关于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荠菜,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田埂上的荠菜伏地生长,颜色略深,味道浓郁。B.麦田里的荠菜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C.作者小时候只吃过麦田里的荠菜,现在经常吃的是田埂上的荠菜。D.田埂上的荠菜适合做馅儿,麦田里的荠菜更宜羹汤。4.关注文中抒情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第⑦段画横线句子呢 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3分)A.充满温情 B.满怀豪迈 C.饱含悲伤我选 (填序号),因为 。5.本文用词幽默风趣,请你谈谈对第⑤段加点词“要挟”的理解。(3分)6.结合作者表达的情感,请联系全文写出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3分)八、习作。(30分)感动是心灵深处的震撼,它源于生活中的爱,对理想执着的追求,对责任虔诚的坚守 你一定看到、听到过一些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情,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题目自拟,4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1.樱花 蝴蝶 铲 拔 荣幸2.特殊 慈祥 布置 衷心三、1. C 解析:A 项,踉跄(liàng);B 项,妒忌(jì),抽屉(ti);D项,顷刻(qǐng)。2. B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识记。A项,养尊处优;C项,风平浪静;D项,出谋划策。3. B解析:“瞑目”是指闭着眼睛。4. D解 析:A项 ,“感受”和“笑脸”搭配不当,将“和”改为“看到”;B项,“通过……使……”句式导致主语残缺,可删去“使”;C项,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5. D解析:D项为心理描写。6. 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过阅读可知,这段话先围绕“踏春时节,美丽的江西处处鲜花盛开”,描述了“井冈山杜鹃十里飘香,婺源油菜花遍地金黄,黄马樱花惹来游人如织,永修人面桃花相映……”,再过渡到“‘花海经济’,竞相绽放”,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江西处处鲜花盛开,催生‘花海经济’”。故选 D。四、1.示例:焦急万分:火车已经到站二十分钟了,他站在出站口外不断张望,脸紧紧绷着,眉头紧皱,甚至汗都急出来了。2.示例:忙得晕头转向 忙得顾不上喝水忙得都没有喘息的时间五、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2.报得三春晖 人闲桂花落 五千仞岳上摩天唯见长江天际流六、1. 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漫画。漫画题目仿照词语“十面埋伏”,把“埋”字改成“霾”字,结合漫画内容可知,这个名称的含义是指雾霾重重,四面看不清,属于重度空气污染。故选 B。2.示例:多植树、种花,加强绿化,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七、(一)1. D2.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理解。B.有误,卒:军队。3. A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命令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故可断句为:使飞/将二十骑/拒后。故选 A。4.敌军都不敢靠近,因此(刘备等人)得以脱险 侧面 英勇无畏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句子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敌军都不敢靠近,因此(刘备等人)得以脱险。这句话运用侧面描写,展现了张飞英勇无畏的特点。(二)1.(1)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2.(1)兄妹挖荠菜,爸妈做荠菜,全家吃荠菜(2)十年前在他乡3. C解析:C选项错误,前半句根据文中第⑤自然段中“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可知,文中没有交代作者小时候是否只吃过麦田的荠菜;后半句通读全文可知,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4. A因为这句话写的是“我们”一起吃荠菜时的温馨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根据“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回到了故乡”蕴含了对童年和家乡的回味、眷恋等美好感情,表现了“最后寄居他乡”时一家人吃荠菜的温馨场面,应该用“充满温情”的语气来朗读。故选 A。5.“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个词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6.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急于回家的心情中隐含着作者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生活的向往。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尾段“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写出了急切地想回老家的愿望;结合“是啊,不能呆在北京这地方……也没有堵车”,可知,“我”之所以“就今天,就走”,一刻也不想耽搁,不仅因为老家有美好的童年生活,更有蓝天、野花,而且没有沙尘、堵车等,因此,表达了“我”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生活的向往,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联系上文对荠菜花的描写,末尾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八、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