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工具中,最适合观察微小物体细节的是( )。
A. 放大镜
B. 平面镜
C. 近视眼镜
D. 老花镜
2. 放大镜的镜片是( )。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D. 凹面镜
3.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
A. 镜片的厚度
B. 镜片的凸度
C. 镜片的颜色
D. 镜片的大小
4.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让物体图像最清晰,应调整( )。
A. 物体的颜色
B. 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
C. 物体的大小
D. 放大镜的颜色
5. 下列物体中,用放大镜观察不到明显细节的是( )。
A. 蚂蚁的身体
B. 树叶的叶脉
C. 远处的山峰
D. 报纸上的小字
6.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 )。
A. 范围越大,细节越模糊
B. 范围越小,细节越清晰
C. 范围越大,细节越清晰
D. 范围越小,细节越模糊
7.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将放大镜靠近眼睛,移动物体寻找清晰图像
B. 可以将物体固定,移动放大镜寻找清晰图像
C. 放大镜只能放大微小物体,不能观察较大物体的局部
D. 观察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放大镜,防止灼伤眼睛
8.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能看到( )。
A. 指纹的清晰纹路
B. 指纹的化学成分
C. 指纹的细胞结构
D. 指纹的DNA
9. 下列现象中,利用放大镜工作原理的是( )。
A. 近视眼镜矫正视力
B. 汽车后视镜扩大视野
C. 老花镜帮助看清小字
D. 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10.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上有很多细小的“毛”,这些“毛”的作用可能是( )。
A. 帮助昆虫飞行
B. 帮助昆虫感知气味或环境
C. 保护昆虫的身体
D. 帮助昆虫消化食物
11. 下列关于微小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小物体只能用放大镜观察
B. 微小物体的细节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C. 所有微小物体都对人类有害
D. 微小物体没有实际研究价值
12. 用放大镜观察白糖,能看到( )。
A. 白糖是由微小晶体组成的
B. 白糖的分子结构
C. 白糖的化学成分
D. 白糖的味道
13. 下列工具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凸度小的放大镜
B. 凸度大的放大镜
C. 平面镜
D. 凹透镜
14. 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最可能发现( )。
A. 正面和背面的叶脉分布不同
B. 正面和背面的颜色完全相同
C. 背面没有细胞
D. 正面没有气孔
15. 下列关于观察微小物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时要保持物体和放大镜的稳定
B. 可以借助光源照亮物体,使细节更清晰
C. 观察结束后要整理好工具
D. 放大镜可以放大任意微小的物体
二、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
1. 放大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
2. 放大镜的镜片越厚,放大倍数一定越大。( )
3.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镜片越远,放大倍数越大。( )
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范围越小。( )
5. 所有透明的镜片都能当作放大镜使用。( )
6.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可以看到蚂蚁的触角上有很多细小的感觉毛。( )
7.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
8. 观察微小物体时,光线越暗,观察效果越好。( )
9. 同一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细节清晰程度与物体和镜片的距离有关。( )
10. 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改变物体的实际大小。( )
11. 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上的文字,能看到文字是由许多小点组成的。( )
12.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
13. 观察微小物体时,只能用放大镜,不能用其他工具。( )
14. 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粉,能看到花粉的形状和纹理。( )
15. 使用放大镜时,不能对着太阳照射,以免灼伤眼睛。( )
三、填空题
1. 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镜片是( ),具有( )作用。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调整( )与( )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最清晰的图像。
4. 借助放大镜,我们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 ),如昆虫的( )、树叶的( )等。
5. 观察微小物体时,适当( )光线可以使物体的细节更清晰,常用的方法是用( )照亮物体。
四、简答题
1. 简述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正确方法。
2. 举例说明用放大镜观察身边微小物体时,发现了哪些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节(至少举3个例子)。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A 解析:放大镜能放大微小物体,适合观察细节;平面镜不放大,近视眼镜和老花镜主要用于矫正视力,放大效果有限,所以选A。
2. B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放大物体,所以选B。
3. B 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镜片的凸度(中间凸起的程度),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与厚度、颜色、大小无关,所以选B。
4. B 解析:观察时需调整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以获得清晰图像;物体的颜色、大小和放大镜的颜色不影响清晰度,所以选B。
5. C 解析:远处的山峰较大,且距离远,放大镜无法观察其细节;A、B、D是微小物体或局部,可用放大镜观察细节,所以选C。
6. B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细节越清晰,但范围越小(只能看到物体的一小部分),所以选B。
7. C 解析:放大镜也可观察较大物体的局部(如树叶的一角),C说法错误;A、B是正确的使用方法,D是安全注意事项,所以选C。
8. A 解析:放大镜可观察到指纹的清晰纹路;B、C、D需用更高倍的显微镜才能观察,所以选A。
9. C 解析: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与放大镜原理相同,可放大物体;A是凹透镜,B、D是平面镜反射原理,所以选C。
10. B 解析:昆虫触角上的“毛”主要用于感知气味和环境;A是翅膀的作用,C、D与触角无关,所以选B。
11. B 解析:微小物体的细节用肉眼看不清,需借助放大镜等工具;A错误(还可用显微镜),C错误(很多微小物体对人类有益,如益生菌),D错误(有重要研究价值),所以选B。
12. A 解析:放大镜可观察到白糖是由微小晶体组成的;B、C需用显微镜,D是味觉感知,放大镜无法观察,所以选A。
13. B 解析:凸度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凹透镜不能放大,平面镜不放大,所以选B。
14. A 解析:树叶正面和背面的叶脉分布不同(正面更密集);B错误(颜色通常不同),C、D错误(背面有气孔,正面也有细胞),所以选A。
15. D 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无法放大极微小的物体(如细胞),需用显微镜;A、B、C是正确的观察方法,所以选D。
二、判断题
1. T 解析: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细节,该说法正确。
2. F 解析:放大倍数取决于凸度而非厚度,过厚的镜片可能因折射异常影响效果,该说法错误。
3. F 解析:物体离镜片过远会导致图像模糊,并非放大倍数越大,该说法错误。
4. T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只能聚焦物体的局部细节,该说法正确。
5. F 解析:只有凸透镜能当放大镜,凹透镜不能放大物体,该说法错误。
6. T 解析:放大镜可观察到蚂蚁触角上的细小感觉毛,该说法正确。
7. F 解析:放大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而非反射,该说法错误。
8. F 解析:光线充足时,物体细节更清晰,光线暗会影响观察,该说法错误。
9. T 解析:物体与镜片的距离会影响清晰度,需调整到合适距离,该说法正确。
10. F 解析:放大镜只能放大图像,不能改变物体的实际大小,该说法错误。
11. T 解析:报纸上的文字由印刷网点组成,放大镜可观察到这一细节,该说法正确。
12. T 解析: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这是放大镜的基本特性,该说法正确。
13. F 解析:观察微小物体还可用显微镜、望远镜(观察远处微小物体)等工具,该说法错误。
14. T 解析:放大镜可观察到花粉的形状和纹理,该说法正确。
15. T 解析:放大镜对着太阳会聚焦光线,可能灼伤眼睛,该说法正确。
三、填空题
1. 凸透镜;放大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类型及其核心作用,凸透镜能使物体图像放大。
2. 凸度;凸度 解析: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的关系,凸度是决定放大倍数的关键因素。
3. 放大镜;物体 解析:观察时需调整两者距离以获得清晰图像,这是正确使用放大镜的关键。
4. 细节;触角纹路;叶脉分布 解析:放大镜能帮助我们发现的微小细节,列举具体例子说明。
5. 增加;手电筒(或台灯) 解析:光线对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补光工具。
四、简答题
1. 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正确方法:(1)将放大镜靠近眼睛,缓慢移动物体,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或固定物体,缓慢移动放大镜,找到清晰位置。(2)观察时保持放大镜和物体稳定,避免晃动。(3)适当用光源(如手电筒)照亮物体,使细节更清晰。(4)观察结束后,将放大镜收好,避免阳光直射。
解析:从操作步骤、稳定要求、光线调整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说明,确保观察效果和安全。
2.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微小细节:(1)观察蚂蚁:能看到蚂蚁的腿上有细小的毛刺,触角上有更细的感觉毛。(2)观察树叶:能看到叶片上的气孔(尤其是背面)和叶脉的分支细节。(3)观察白糖:能发现白糖是由许多透明的小晶体组成的,晶体有规则的形状。(4)观察报纸上的文字:能看到文字是由许多黑色的小点(印刷网点)组成的。
解析:列举3个以上例子,描述具体细节,体现放大镜在观察微小物体中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