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数学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培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D.2.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的三点,,,按下列语句画图:画直线;画射线;连接,则画图正确的是( )A. B. C. D.3.如图,某同学用直尺画数轴,数轴上点A,B分别在直尺的1cm,9cm处,若点A对应-2,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4,则线段AB中点对应的数为( )A.4 B.5 C.6 D.04.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是( )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④植树时,只要栽下两棵树,就可以把同一行树栽在同一条直线上.A. B. C. D.5.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D=AB B.AD+CD=CB C. D.AC=3AD6.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5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A.25° B.50° C.65° D.70°7.点C在射线AB上,若AB=1,BC=3AB,M为AC的中点,则BM为( )A.0.5 B.1 C.2 D.38.若与互补,且,则下列表示的余角的式子中:;;; 正确的是( )A. B. C. D.9.如图,O是直线上一点,过O作任意射线,平分,平分,则的度数是( )A. B. C. D.不能确定10.如图,为直线上一点,为直角,平分,平分,平分,下列结论:①;②;③与互为补角;④;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3题)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如图,小明到小颖家有四条路,小明想尽快到小颖家,他选择走第②条路,其中的道理是 .12.若 则 (填“>”“=”或“<”)∠B.13.如图所示,点是线段上一点,点、点分别是、中点,若线段长为,则线段长为 .14.如图,点O与量角器中心重合,与零刻度线叠合,与量角器刻度线叠合,是的角平分线,那么 .15.已知线段,延长AB至点C,使,反向延长AC至点D,使,则CD的长为 .16.长方形纸片上有一数轴,剪下6个单位长度(从到5)的一条线段,并把这条线段沿某点折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某处剪一刀得到三条线段(如图所示).若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则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可能是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每题12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7.计算.(1); (2);(3); (4).18.按照下列要求解题.(1)如图,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出图形(不写作法)①作射线,作直线;②在射线方向上截取点E,使;(2)在(1)②的条件下,若,求的长.19.如图,直线,相交于点,.(1)若,判断与的位置关系;(2)若,求的度数.20.如图,点E是线段的中点,C是线段上一点,.(1)若F为的中点,且,求的长;(2)若,求的长.21.已知∠AOB=α,过点O任作一射线OC,OM平分∠AOC,ON平分∠BOC,(1)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试探寻∠MON与α的关系;(2)当OC在∠AOB外部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关系是否成立?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22.数轴上,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一般地,把称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并记作.如图:数轴上,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1)求.(2)点为数轴上一点,当时,求点所对应的数.(3)直接写出点对应的数为多少时,.23.欧拉(,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 三棱锥 三棱柱 正方体 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 4 棱数 6 面数 4 (2)分析表中的数据,请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小8,且有30条棱,则这多面体的顶点数是 ;(3)某个玻璃饰品的外形是简单多面体,它的外表是由三角形和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且有4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请问该多面体表面三角形与八边形的个数之和是多少?2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满足︱a+3︱+︱ c-5 ︱ =0(1)a= ,b= ,c= .(2)如果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时,x=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 ,BC=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3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数学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培优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将平面绕旋转轴旋转一周可得到故答案为:C.2.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的三点,,,按下列语句画图:画直线;画射线;连接,则画图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 直线PM没有端点,并可以向线段PM的两端无限延伸;射线PN是以点为P端点,并沿着PN的方向无限延伸;线段MN有两个端点,直接连接点M,N即可.故答案为:A.3.如图,某同学用直尺画数轴,数轴上点A,B分别在直尺的1cm,9cm处,若点A对应-2,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4,则线段AB中点对应的数为( )A.4 B.5 C.6 D.0【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线段AB的长度为:设AB的中点为E,则又因为点A对应-2,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4 ,则每增加1cm有理数增加2,因为点A对应-2 ,所以处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C. 4.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是( )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④植树时,只要栽下两棵树,就可以把同一行树栽在同一条直线上.A. B. C. D.【答案】C【解析】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②把笔尖看成一个点,当这个点运动时便得到一条线,可以用基本事实“无数个点组成线”来解释;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④植树时,只要栽下两棵树,就可以把同一行树栽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故答案为:C.5.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D+BD=AB B.AD+CD=CB C. D.AC=3AD【答案】D【解析】A、有数轴可知,AD+BD=AB,正确,不符合题意;B、点C是AB的中点,AC=BC=AD+CD,正确,不符合题意;C、点C是AB的中点, ,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能判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5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A.25° B.50° C.65° D.70°【答案】C【解析】∵∠1=50°,所以∠BOC=180°-∠1=130°,∵OD平分∠BOC,∴∠2=∠BOC=65°,故答案为:C.7.点C在射线AB上,若AB=1,BC=3AB,M为AC的中点,则BM为( )A.0.5 B.1 C.2 D.3【答案】B【解析】∵AB=1,BC=3AB,∴BC=3,∴AC=AB+BC=1+3=4,∵M为AC的中点,∴AM= AB= ×4=2,∴BM=AM-AB=2-1=1.故答案为:B.8.若与互补,且,则下列表示的余角的式子中:;;; 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与互补,∴,∴,,故③错误;∴的余角为,故①正确;,故②正确;,故④正确,综上 ,正确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B.9.如图,O是直线上一点,过O作任意射线,平分,平分,则的度数是( )A. B. C. 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因为OC平分∠AOM,OD平分∠BOM,所以∠MOC=∠AOM,∠MOD=∠BOM,∠COD=∠MOC+∠MOD=∠AOM+1/2∠BOM=(∠AOM+∠BOM)=×180°=90°,故答案为:B.10.如图,为直线上一点,为直角,平分,平分,平分,下列结论:①;②;③与互为补角;④;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析】∵OF平分∠AOD,OG平分∠AOC,∴∠AOG=∠AOC, AOF=∠AOD,∴∠GOF=∠AOG+∠AOF=∠AOC+∠AOD=∠COD=×90°=45°,∴①正确;∵∠DOC=∠GOE=90°,∴∠AOE=135°∠AOD,∴2∠AOE=270°﹣∠AOD,∴2∠AOE﹣∠BOD=90°,∴②正确;∵∠DOC=∠GOE=90°,∴∠EOD+∠COG=180°,∴∠EOD与∠COG互为补角.∴③正确;∵OE平分∠BOC,OF平分∠AOD,∴∠DOF+∠COG=45°,∵OE平分∠BOC,OG平分∠AOC,∴∠BOE+∠COG=90°,∴∠BOE﹣∠DOF=45°;∴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③④.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如图,小明到小颖家有四条路,小明想尽快到小颖家,他选择走第②条路,其中的道理是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他选择走第②条路,其中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2.若 则 (填“>”“=”或“<”)∠B.【答案】<【解析】因为,所以,即故答案为: .13.如图所示,点是线段上一点,点、点分别是、中点,若线段长为,则线段长为 .【答案】5【解析】∵点 D是AC 的中点,∴DC=AC;又∵点E是CB 的中点∴ CE=CB;∵DE=DC+CE=(AC+CB)=AB,∴ DE=×10=5.答案为:5。14.如图,点O与量角器中心重合,与零刻度线叠合,与量角器刻度线叠合,是的角平分线,那么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是的角平分线,故答案为:15.已知线段,延长AB至点C,使,反向延长AC至点D,使,则CD的长为 .【答案】12【解析】如图所示:∵,AB=6,∴BC=2,∴AC=AB+BC=6+2=8,∴,∴CD=AD+AC=4+8=12,故答案为:12.16.长方形纸片上有一数轴,剪下6个单位长度(从到5)的一条线段,并把这条线段沿某点折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某处剪一刀得到三条线段(如图所示).若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则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可能是 .【答案】或2或【解析】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到5的距离是5-(-1)=6,,解得,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①当时,此时A点是-1,B点就是,折痕点表示的数是;②当时,此时A点是-1,B点就是,折痕点表示的数是;③当时,此时A点是-1,B点就是,折痕点表示的数是;综上所述,折痕处对应的点表示的数可能或2或.故答案为:或2或.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每题12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7.计算.(1);(2);(3);(4).【答案】(1)解:(2)解:(3)解:(4)解:18.按照下列要求解题.(1)如图,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出图形(不写作法)①作射线,作直线;②在射线方向上截取点E,使;(2)在(1)②的条件下,若,求的长.【答案】解:(1)①射线,直线如图所示:②在射线方向上截取点E,使,如图所示:(2)∵,,∴.19.如图,直线,相交于点,.(1)若,判断与的位置关系;(2)若,求的度数.【答案】(1)解:.理由如下: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即,所以;(2)解:由(1)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20.如图,点E是线段的中点,C是线段上一点,.(1)若F为的中点,且,求的长;(2)若,求的长.【答案】(1)解:∵,∴∵点E是线段的中点,∴,∵F为的中点,∴∴,∴;(2)∵,∴设,则,∴,∵点E是线段的中点,∴,∴,∴,∴.21.已知∠AOB=α,过点O任作一射线OC,OM平分∠AOC,ON平分∠BOC,(1)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试探寻∠MON与α的关系;(2)当OC在∠AOB外部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关系是否成立?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NOC=,∠COM=∠COA.∵∠CON+∠COM=∠MON,∴∠MON=(∠BOC+∠AOC)=α;(2)解:如图:∵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AOB+∠BOC),∠CON=BOC.∵∠MON+∠CON=∠MOC,∴ ∠MON=∠MOC-∠CON=(AOB+∠BOC)-∠BOC=∠AOB=α.22.数轴上,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一般地,把称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并记作.如图:数轴上,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1)求.(2)点为数轴上一点,当时,求点所对应的数.(3)直接写出点对应的数为多少时,.【答案】(1)解:由题知:,,,(2)解:设点所对应的数为,则:,解得:.对应的数为3或15.(3)解:3或15【解析】(3)设点M所对应的数为n,∵,∴|n-(-3)|=2×|n-6|,解得:n=3或n=15,∴点M表示的数为3或15,故答案为:3或15.23.欧拉(,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 三棱锥 三棱柱 正方体 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 4 棱数 6 面数 4 (2)分析表中的数据,请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小8,且有30条棱,则这多面体的顶点数是 ;(3)某个玻璃饰品的外形是简单多面体,它的外表是由三角形和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且有4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请问该多面体表面三角形与八边形的个数之和是多少?【答案】(1)6;9;5;8;12;6;6;12;8(2);20(3)【解析】(1)解:依题意,三棱柱的顶点数是6,棱数是9,面数是5;正方体的顶点数是8,棱数是12,面数是6;正八面体的顶点数是6,棱数是12,面数是8;故答案为:6,9,5;8,12,6;6,12,8;(2)解: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发现、、之间的关系为:,,,,,,故答案为:,20;(3)解:依题意,设该多面体表面三角形的个数为个,八边形的个数为个,有4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共有(条,,解得..∴该多面体表面三角形与八边形的个数之和是.2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满足︱a+3︱+︱ c-5 ︱ =0(1)a= ,b= ,c= .(2)如果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时,x=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 ,BC=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3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答案】(1)-3;-1;5(2)-2或6(3)3t+2;t+6(4)解:∴3BC-AB的值为定值16.【解析】(1)∵︱a+3︱+︱c-5︱=0,且︱a+3︱≥0,︱c-5︱≥0,∴︱a+3︱=0,︱c-5︱=0,∴a+3=0, c-5=0,∴a=-3, c=5.∵b是最大的负整数,∴b=-1,故答案为:-3;-1;5.(2)若点P在点B的左侧,当P点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 ,∴5-x+(-1-x)=8,解得,x=-2,若点P在点C的右侧,当P点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 ,∴x-5+x-(-1)=8,解得,x=6.综上,x=-2或6.故答案为:-2或6.(3) t秒钟过后,点A表示的数为-t-3,点B表示的数为2t-1,点C表示的数为3t+5,∴AB=(2t-1)-(-t-3)=3t+2,BC=(3t+5)-(2t-1)=t+6.故答案为: 3t+2, t+6.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数学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培优卷.docx 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数学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培优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