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3.2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3.2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3.2 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四个工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如果要求两人合作6天完成这项工作,合适的人选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2.要使等式(16×☆-☆÷)×3=51成立,则☆所代表的数是( )。
A.17 B. C.
3.一根绳子剪去12米,正好剪去,这根绳子长( )米。
A.4 B.8 C.36 D.72
4.加工同一种零件,甲小时加工80个,乙加工20个要用15分钟,甲、乙加工零件的速度相比,( )。
A.甲快 B.乙快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5.“城市书房有童话书300本,______。体育书有多少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设体育书有x本,后列方程“”。那么,题中所缺条件是( )。
A.童话书比体育书少 B.童话书比体育书多
C.体育书比童话书少 D.体育书比童话书多
6.去年冬季的冻雨对林木造成了很大伤害,今年江夏区启动2024年义务植树活动。某植树点计划要种300棵树。甲团队单独种要8天完成,乙团队单独要10天种完。如果列式为,要解决的问题是( )。
A.两队合种300棵树需要几天? B.甲乙两团队合种1天完成这些树的几分之几?
C.甲乙两团队合种1天能种多少棵? D.甲乙两团队合种1天后还剩这些树的几分几?
7.下图中甲、乙两根彩带被长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它们的长度相比,( )。
A.甲彩带长 B.乙彩带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8.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很多。林林想到借助统一“分数单位”计算。下面是4名同学计算“”的过程,运用了如图林林想法的是( )。
轩轩:
乐乐:
笑笑:
文文:
A.轩轩 B.乐乐 C.笑笑 D.文文
二、填空题
9.( )m的是m;比143千克多是( )千克,26比( )多。
10.计算时,我们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11.资料卡: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纯燃油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三足鼎立的状态,并且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扩大。油电混动汽车是一种节油、环保的新技术汽车。它将行驶过程中部分原本被浪费的能量回收储存于内置的蓄电池中,汽车在低速行驶时,使用蓄电池带动电动机驱动汽车,节约燃油。某品牌油电混动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的相关成本数据估算如下:
请根据以上资料卡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求“燃油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可以列式为( );求“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可以列式为( )。
(2)求“燃油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可以列式为( );求“混合动力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可以列式为( )。
12.乐乐看一本故事书,小时看了全书的,平均每小时看全书的( ),看完这本书要( )小时。
13.的是( );是3的( );一个数的2倍是,这个数是( )。
14.探究算理。
小岚骑自行车郊游,信息如图。
(1)要解决题中的问题,列式为: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2)小明经过分析,选择了如下解答,请你结合主题图的情景,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a.( );b.( )。
(3)小军是探究方法是:,小军的算法用到了( )的规律,它的具体内容是: 。
(4)小红运用数据分析的意识,从组内的6个同学(不同的生活情境)的探究方法中归纳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法是: 。
15.若,a、b、c都不等于0,那么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6.某学校九月份用电量比八月份节约,是把( )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列出数量关系式是( )。若九月份用电120度,设八月份用电度,则列出的方程是( )。
17.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第二天看了剩下,第三天看了60页,刚好把书看完这本书共有 页。
三、判断题
1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就是说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19.把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 )
20.如果,那么a,b,c(a,b,c均不为0)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b。( )
21.十一月份用电150千瓦时,比十月份多用,就是比十月份多用电30千瓦时。( )
22.一个非零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3倍。( )
23.打完一份稿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两人合打要几小时。正确的列式是1÷(1÷+1÷)。( )
四、计算题
24.看图列式计算。
25.计算下面各题。

五、改错题
26.改错。(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1)
( )
(2)
( )
六、作图题
27.在下图里作出÷4的计算过程。
七、解答题
2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了全程的时,乙走了全程的,这时两人相距600米,全程是多少米?
29.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客车行了全程的。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0.妈妈给儿子买了一套衣服共36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元?
31.学校阅览室里有65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如果科技书借出,故事书借出100本,剩下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2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原来各有多少本?
32.餐厅老板带一笔钱去购买桌椅。这笔钱单买桌子可以买6张,单买椅子可以买12把。一张桌子需要配4把椅子,这笔钱共可以买几套桌椅?
思考:不知道这笔钱的总数,要求共可以买几套桌椅,可以用( )法来解决问题。
解答:
3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50km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2km,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3.2 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A B A B B
1.D
【分析】把这项工作量看作单位“1”,先依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两人的工作效率,两人合作后,把两人工作效率相加,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详解】A.1÷(1÷20+1÷12)
=1÷(+)
=1÷(+)
=1÷
=1×
=7.5(天)
B.1÷(1÷20+1÷18)
=1÷(+)
=1÷(+)
=1÷
=1×

≈9.47(天)
C.1÷(1÷12+1÷18)
=1÷(+)
=1÷(+)
=1÷
=1×
=7.2(天)
D.1÷(1÷12+1÷10)
=1÷(+)
=1÷(+)
=1÷
=1×

≈5.45(天)
综上,只有D选项中的两人合作能在6天完成这项工作。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B
【分析】先把括号里的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括号里的算式,最后根据因数、因数、积的关系,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计算即可。
【详解】16×☆-☆÷
=16×☆-☆×7
=(16-7)×☆
=9☆
9☆×3=27☆
27☆=51
☆=51÷27
=51×

所以☆所代表的数是。
3.C
【分析】根据题意,这根绳子的是12米。将这根绳子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利用除法求出这根绳子长多少米即可。
【详解】12÷=36(米)
所以,这根绳子长36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式。
4.A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甲、乙平均1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5分钟=小时
甲:80÷=80×=100(个)
乙:20÷=20×4=80(个)
100>80,因此甲、乙加工零件的速度相比,甲快。
故答案为:A
5.B
【分析】,设体育书有x本,根据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可知体育书本数×童话书对应分率=童话书本数,因此将体育书本数看作单位“1”,童话书本数是体育书的,据此得出关于童话书对应分率描述的选项即可。
【详解】根据题中列出的方程分析可知,童话书比体育书多,所以将体育书看成单位“1”,可得出童话书比体育书多。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把计划要种的树总数量看作单位“1”,算式中表示甲团队每天的工作效率,表示乙团队每天的工作效率,+表示甲乙两个团队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1÷(+)表示甲乙两个团队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详解】+表示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然后用1÷(+)即是两队合种300棵树需要几天。
故答案为:A
7.B
【分析】分别把两条彩带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假设出相等部分的彩带长度,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相等部分彩带的长度为1。
甲:1÷
=1×

乙:1÷
=1×

因为<,所以乙比甲长。
故答案为:B
【点睛】用分数除法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并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B
【分析】根据题意,先根据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方法,把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同时乘3,再利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方法计算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轩轩是运用倒数的知识,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不符题意;
B.乐乐先将分母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再计算,符合题意;
C.笑笑是先除以分子5,再除以分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不符合题意;
D.文文是将分子统一,再计算,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9. /0.4 165 20
【详解】把未知量看作单位“1”,已知单位“1”的是m,求单位“1”,用÷即可解答;
把143千克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量相当于143千克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1+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据此用26÷(1+)可求出单位“1”的量。
【分析】÷
=×2
=(m)
m的是m。
143×(1+)
=143×
=165(千克)
比143千克多是165千克。
26÷(1+)
=26÷
=26×
=20
26比20多。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找准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10. 除 乘 加 /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详解】
计算时,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结果是。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1.(1) ÷40 ÷48
(2) 40÷ 48÷
【分析】(1)已知燃油汽车行驶40千米耗油升,求燃油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用行驶40千米的耗油量升÷行驶的路程40千米解答;
已知混合动力汽车行驶48千米耗油,求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用行驶48千米的含油量升÷行驶的路程48千米解答。
(2)求燃油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用燃油汽车行驶的路程40千米÷行驶40千米耗油量升解答;
求混合动力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用混合动力汽车行驶的路程48千米÷行驶48千米耗油量升解答。
【详解】(1)÷40
=×
=(升)
÷48
=×
=(升)
求“燃油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可以列式为÷40;
求“混合动力汽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耗油多少升?”可以列式为÷48。
(2)40÷
=40×
=(千米)
48÷
=48×
=40(千米)
求“燃油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可以列式为40÷;
求“混合动力汽车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可以列式为48÷。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谁是单一量,再用另一个量进行平均分。
12.
【分析】平均每小时看全书的几分之几=看的全书的几分之几÷时间;将这本书看成单位“1”,看完这本书的时间=1÷平均每小时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
(小时)
则平均每小时看全书的,看完这本书要小时。
13.
【分析】第一个空,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第二个空,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据此列式计算;
第三个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3=×=
÷2=×=
的是;是3的;一个数的2倍是,这个数是。
14.(1) 8÷ 速度=路程÷时间
(2) 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7个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3) 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4)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分析】(1)由图可知,行驶路程为8千米,行驶时间为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小岚1小时行驶的路程;
(2)小时行驶8千米,先求出小时行驶的路程,即8千米的一半,8×,再求出7个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1小时行驶的路程;
(3)是一个分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7,商不变,把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
(4)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时,除以这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最后再举例说明,据此解答。
【详解】(1)分析可知,要解决题中的问题,列式为:8÷。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2)分析可知,表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表示7个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3)分析可知,计算过程用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它的具体内容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4)“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法是: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如:8÷=8×=28。
【点睛】本题主要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 b c
【分析】先令,分别计算出a、b、c的值,进而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即;
所以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b,最小的数是c。
16. 八月份用电量 八月份用电量-八月份用电量九月份用电量
【分析】从题意可知:以八月份的用电量为单位“1”,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用电数量占八月份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八月份用电量×即少用的电量。再根据八月份用电量-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用电数量=九月份用电量,设八月份用电度,列方程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某学校九月份用电量比八月份节约,是把八月份的用电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列出数量关系式是八月份用电量-八月份用电量九月份用电量。
解:设八月份用电度。
所以若九月份用电120度,设八月份用电度,则列出的方程是。
17.270
【分析】将这本书看成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剩下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也就是的,即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剩下了全书的,也就是看了60页,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详解】
60÷=60×=270(页)
则这本书共有270页。
18.×
【分析】根据题意,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求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用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差值除以男生人数即可。
【详解】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1)÷
=÷
=×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就是说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19.√
【分析】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的人数=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计算即可。
【详解】÷6=×=
把一个蛋糕的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
【分析】假设,然后分别算出a,b,c三个数的值,再找出最大的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
根据相同的数相除商为1,求出a=;b=,c=1,
因为,所以a>c>b;所以最大的一个数是a,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以及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关键能借用假设法找出三个字母的大小情况再比较。
21.×
【分析】将十月份的用电量看作单位“1”,则十一月份所占的分率为(1+),已知十一月份用电的具体数值,又知道其所占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单位“1”用除法,即用十一月份用电的具体数值除以其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十月份的用电量,再用十一月份的用电量减去十月份的用电量,和30千瓦时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50÷(1+)
=150÷
=150×
=125(千瓦时)
150-125=25(千瓦时)
十一月份用电150千瓦时,比十月份多用,就是比十月份多用电25千瓦时。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用非零数除以就等于这个数乘3。
【详解】非零数除以等于这个数乘3,这个数乘3的结果就是这个数的3倍,也可以说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
23.√
【分析】把这份稿件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已知甲、乙单独完成分别要小时、小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各自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两人的合作工效;
求两人合打的时间,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工效”列式即可。
【详解】1÷(1÷+1÷)
=1÷(1×4+1×6)
=1÷(4+6)
=1÷10
=(小时)
两人合打要几小时。
正确的列式是1÷(1÷+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77只
【分析】由图可知:已知猴子的数量比狮子多,猴子的数量是99只,求狮子一共有多少只的问题;把狮子的数量看作单位“1”,猴子的数量是狮子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猴子的数量除以(),所得结果即为狮子的数量。
【详解】
(只)
狮子有77只。
25.;;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原式转化成(×)×,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将除以15,转化成乘,根据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运算即可;
将除以转化成乘,除以转化成乘,根据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
=×

=××
=×

=××
=×

26.(1)×;;(2)×;
【分析】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只含有同级运算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只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含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详解】(1)×÷
=××
=(×)
改正如下:
×÷

=×

(2)16×(÷)
=16×÷
=(×)
改正如下:
16×(÷)
=16×(×)
=16×

27.见详解
【分析】÷4表示将平均分成4份,将整个长方形形平均分成5份,取3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再将这3份又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的结果。
【详解】
28.1440米
【分析】把A,B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甲乙两人相向而行,那么相遇时两个人刚好走完全程“1”,而题目中全程的与全程的之和大于1,说明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行,所以600米对应的是全程的与全程的之和再减去全程1的差,据此解答。
【详解】
(米)
答:全程是1440米。
29.384千米
【分析】先求出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用多少小时,÷=4(小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相同时间里客车行了多少千米,已知客车已行全程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60×(÷)÷
=60×4÷
=240÷
=240×
=384(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384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以及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30.上衣:200元;裤子:160元
【分析】设上衣的价钱是x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则裤子的价钱是x元,一套衣服共360元,列方程:x+x=36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上衣的价钱是x元,则裤子的价钱是x元。
x+x=360
x=360
x=360÷
x=360×
x=200
裤子:200×=160(元)
答:上衣是200元,裤子是160元。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上衣与裤子价钱之间的关系,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31.250本;400本
【分析】设原来科技书有本,因为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650本,则故事书有本。科技书借出,则剩下的科技书则是本,故事书借出100本,则剩下的故事书为本,因为剩下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2倍,由此可列方程:,解出方程,即可求出科技书和故事书原来各有的本数。
【详解】解:设原来科技书有本,故事书有本。
650-250=400(本)
答:科技书原来250本,故事书原来400本。
32.假设;
解答见详解
【分析】不知道这笔钱的总数,要求共可以买几套桌椅,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把购买这些桌椅的总钱数看作单位“1”,则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单价是,根据数量=总价÷单价之和,即可计算出这笔钱共可以买几套桌椅。
【详解】不知道这笔钱的总数,要求共可以买几套桌椅,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1÷(+×4)
=1÷(+)
=1÷(+)
=1÷
=1×2
=2(套)
答:这笔钱共可以买2套桌椅。
33.48千米
【分析】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为: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可以求出甲、乙两车1小时共走的路程;用两车1小时共走的路程,减去甲车每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乙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详解】

=(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般相遇问题,要数量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利用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