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R·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 耳和听觉21位聋哑演员演绎的舞蹈《千手观音》,优雅的舞姿与音乐完美融合,这让人们很难相信她们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群体,而她们发自心灵深处关于爱的表达,将伴随着舞蹈《千手观音》,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情境导入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分别是怎样的?听觉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科学用耳?探索新知人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的。点击画面播放音频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的基本结构耳郭外耳道外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半规管前庭耳蜗听神经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中耳内耳点击图片播放视频耳外耳中耳内耳耳郭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耳蜗前庭半规管——收集声波——声波的通道,传导声波——接受声波产生振动——振动,把声音放大——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耳的基本结构——咽鼓管——听神经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耳是如何形成听觉的呢?听觉的形成这些细胞就将声波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声波外耳道鼓膜耳郭收集声波声波的通道振动传声听小骨声音放大耳蜗听神经听觉神经冲动大脑的 特定区域听觉的形成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听觉的形成把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对比一下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一试不相同。说话时,声音一方面通过空气传播到外耳→中耳→内耳,称为气传导;另一方面,声带振动也会通过头骨直接传给内耳,这称为骨传导。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同时经过“气传导”和“骨传导”后的声音,而录下来的声音只经过了“气传导”。耳的卫生与保健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称为噪声。杂乱刺耳的噪声则让人心烦意乱优美动听的乐音让人心情舒畅噪声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力也会受到影响。耳的卫生与保健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环境中,鼓膜就会破裂,从而导致听力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开始实施,要求各部门为减少环境中的噪声而努力。公路隔音墙射击运动员戴耳罩耳的卫生与保健保护耳和听力,对于个人来说,除了要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还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用尖锐的东西掏耳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擤鼻涕时,压住单个鼻孔擤,且不要太用力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鼻咽部有炎症时,及时治疗人的其他感觉器官嗅觉: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血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嗅细胞,它们能接受空气中有味道的物质的刺激。味觉: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味细胞,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刺激。触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等刺激的功能。随堂演练1. 从外界声波传入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 → ________ → 听小骨 → __________内的感觉细胞 → ________ → ________的一定区域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2. 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的是( )A. 听小骨B. 半规管C. 鼓膜D. 耳蜗B3. 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到或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 鼓膜的振动B. 听小骨的振动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D. 神经冲动的传导A4. 右图所示的打手语有什么用处?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进行沟通的视觉语言,是听力或语言能力受损者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对于听力受损者,由于听不见自己说话的声音,也就无法辨别自己发音的内容,语言能力往往会退化,只能通过手语进行交流。课堂小结耳和听觉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产生听觉)其他感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咽鼓管听神经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6.1.2 耳和听觉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千手观音 2005春晚版.mp4 听觉的产生.mp4 小提琴协奏曲.mp3 耳的结构.mp4 装修噪音.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