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校有男生 2000 名和女生 1000 名,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
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的样本,已知从男生中抽取 100 名学生,则 为( )
A. 150 B. 200 C. 250 D. 300
2.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16π,侧面积为80π,则过该圆锥顶点的平面截此圆锥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2 B. 48 C. 50 D. 96
3.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 , 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 ∩ = ,则 //
B.若 ∩ = ,且 与平面 、 所成的角相等,则 ⊥
C.若 ⊥ , , ,则 ⊥
D.若 , 为异面直线,且 , // , , // ,则 //
4.抽样调查得到 20 个样本数据,记作 1, 2, , 20,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 9,方差 5.现去掉一个最大值 13
和一个最小值 5,产生一组新数据,关于这组新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一定不变 B.极差一定变小 C.方差一定变小 D.平均数一定不变
5.已知事件 , , 满足: ( ) = 0.3, ( ) = 0.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若 ( ) + ( ) = 1,则 与 相互对立
B.若 ,则 ( ) = 0.5
C.若事件 与 相互独立,则 ( ∪ ) = 0.65
D.若事件 与 相互独立,则 = 0.15
6.若 , ∈ 2,3,4,8,9 ,则log 为整数的概率为( )
A. 3 3 8 225 B. 10 C. 25 D. 5
7.在复平面中, 为坐标原点, 1, 2, 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1, 2, ,且 = 3 1 + 4 2, 1 2 的面
积为 ,则 1 2 的面积为( )
A. 18 B.
1
6 C. 6 D. 8
8.在 中,2026sin2 = sin2 + sin2 tan +tan tan ,则 tan tan =( )
A. 12026 B.
1
2025 C.
1 2
1013 D. 2025
第 1页,共 8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 1,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1若 1 + ∈ ,则 = 1 B.若
2
1 1 = 22,则 1 = 2
1
C.若 1 2 = 0,则 1 = 0 或 2 = 0 D.若 1 = 2,则 1 + 2 ∈
10.如图,在 中, 是 的中点, 是 上一点,且 =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 + = 0
B. +
2
=
C.过点 作一条直线与边 , 分别相交于点 , ,若 = 3 , 5
= (0 ≤ ≤ 1),则 = 34
D. 23若 是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 是边 上的动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12, 4
11.在棱长为 4 的正方体 1 1 1 1中,点 为 1 1的中点,点 在线段 1上运动,点 在线段
上运动,点 在正方形 1 1 1 1内(包含边界)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直线 1 与平面 1 1所成角为定值
B.三棱锥 1
6
1外接球球心到平面 1的距离为 3
C. 2 + 2 的最小值为 8
D. 3 2 5若 //平面 1 ,则异面直线 1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取值范围是 3 , 5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函数 ( ) = cos(2 + )( > 0),将曲线 = (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
称,则 的最小值为 .
第 2页,共 8页
13.《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描述了一种五面体——刍甍( ú é ),其底面为矩形,顶
棱和底面矩形的一组对边平行.现有如图所示——刍甍, // ,侧面 和 为等边三角形,且与
底面所成角相等;若 = = 4, 到底面 的距离为 3,则该刍甍的体积为 .
14.对于没有重复数据的样本 1, 2, , ,记这 个数的第 百分位数为 (1 ≤ ≤ 99, ∈ ).若在区间
60, 80 中的样本数据有且只有 13 个,则 的所有可能值的和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向量 = ( , 1), = (1,2)
(1)若 + ⊥ 3 ,求 + 2 ;
(2)若向量 = (2,1), // ,求 与 2 夹角的余弦值.
16.(本小题 15 分)
2 2 2
已知 的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且(2 )cos = + 2 .
(1)求 ;
(2)若∠ 的平分线交 于 ,且 + 3 = 0,求 的值.
17.(本小题 15 分)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从生产的正品中随机抽取 1000 件,测得产品质量差(质量差=生产的产品质量 标准
质量,单位: )的样本数据统计如下.
(1)求 的值:
(2)公可从生产的正品中按产品质量差进行分拣,若质量差在 , + 范围内的产品为一等品,其余为
二等品.其中 , 分别为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
第 3页,共 8页
( )根据计算可得 ≈ 10,若产品的质量差为 38 ,试判断该产品是否属于一等品,并说明理由;
(ⅱ)若公司包装时要求,4 件一等品和 2 件二等品装在同一个箱子中,质检员每次从箱子中随机摸出 2 件产
品进行检验,求摸出 2 件产品中至少有 1 件一等品的概率.
18.(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 ⊥平面 ,且 = 4, = 8, = 4 5,
⊥ .
(1)求证:平面 ⊥平面 ;
(2)当 = 4 时,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3)当 2 ≤ ≤ 4 时,求二面角 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 17 分)
给定两组数据 = 1, 2, , 与 = 1, 2, , ,称 ( , ) =

=1 为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
量”.在一次比赛中, 位选手的实际排名为 = (1,2, , ).同学们在不知道选手实际排名的前提下,根据自
己的经验预测选手们的排名为 1, 2, , ,其中集合 1, 2, , = 1,2, , .记 = 1, 2, , ,用
与 的差异量 ( , ) = =1 来反映预测的准确程度.
(1)当 = 3 时,写出满足 ( , ) = 4 的 的所有可能情况;
(2)甲、乙两位同学同时预测,甲的预测结果为 ,乙的预测结果为 ,已知 ( , ) = , ( , ) = ,则 ( , )
是否可能大于 + 若可能,请给出一个例子,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3)证明:对于任意 ∈ +, ( , )的值一定为偶数.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π10
13.16 3
14.345
15.解:(1)由于向量 = ( , 1), = (1,2),故 + = ( + 1,1),3 = (3,6),
由 + ⊥ 3 ,得 + 3 = 0,
即 3( + 1) + 6 = 0,解得 = 3,则 + 2 = ( 1,3),
故 + 2 = 10,
(2)由于向量 = ( , 1), = (2,1), // ,则 + 2 = 0, ∴ = 2,
则 2 = ( 4, 5),故| | = 4 + 1 = 5, | 2 | = 16 + 25 = 41,
2

2 = 13 = 13 205故 与 夹角的余弦值为 .
| || 2 | 5× 41 205
2+ 2 216. (1) (2 )cos = (2 )cos = 2 cos 解: 由 2 ,得 2 ,
即(2 )cos = cos ,则 2sin sin cos = sin cos ,
则 2sin cos = sin cos + sin cos ,即 2sin cos = sin( + ) = sin ,
由于 ∈ 0, π , sin ≠ 0 cos = 1,故 2,
∈ 0, π π,故 = 3;
第 5页,共 8页
(2)由∠ 的平分线交 于 ,可得 = + ,
1
即2 sin =
1 × sin∠ + 12 2 × sin∠ ,
即 sin π π3 = × sin 6 + × sin∠
π
6,则 3 = ( + ),
结合 + 3 = 0,得 + = ( + ), ∴ = 1.
17.解:(1)由图可知,(0.01 + 0.02 + + 0.02 + 0.005) × 10 = 1,解得 = 0.045;
(2)( )该产品属于一等品,理由如下:
由图可得, = (11 × 0.01 + 21 × 0.02 + 31 + 41 × 0.02 + 51 × 0.005) × 10 = 30,
所以一等品的质量差为 , + = (30 10,30 + 10) = (20,40),
因为 20 < 38 < 40,所以该产品属于一等品;
(ⅱ)设 4 件一等品为 , , , ,2 件二等品为 1,2,
则质检员从箱子中随机摸出 2 件产品的样本空间为
= ( , ), ( , ), ( , ), ( , 1), ( , 2), ( , ), ( , ), ( , 1), ( , 2), ( , ), ( , 1), ( , 2), ( , 1), ( , 2), (1,2) 共 15 个
样本点,
设 =“摸出的 2 件产品中至少有 1 件一等品”,
则 = ( , ), ( , ), ( , ), ( , 1), ( , 2), ( , ), ( , ), ( , 1), ( , 2), ( , ), ( , 1), ( , 2), ( , 1), ( , 2) 共 14 个样本
点,
所以 ( ) = 1415.
18.解:(1)由 = 4, = 8, = 4 5,可知 2 + 2 = 2,
故 ⊥ ;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故 ⊥平面 , 平面 ,故 ⊥ ,
又 ⊥ , ∩ = , , 平面 ,
故 ⊥平面 , 平面 ,
故平面 ⊥平面 ;
(2)由(1)知 ⊥平面 , 平面 ,
故 ⊥ ,而 ⊥ ,底面 是平行四边形,
= 4, = 8,故 = = 82 42 = 4 3,
第 6页,共 8页
1 1 = 2 = 2 × 4 × 8 = 16;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由 1 = = 2 ,
1
得3 × 16 =
1
2 ×
1 1 1
3 = 2 × 3 × 4 × 4 × 4 3 =
32 3
3 ,
解得 = 2 3,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sin = ,而 =
2 + 2 = 8,
故 sin = 2 3 38 = 4 ;
(3)作 ⊥ 于 ,作 ⊥ 于 ,连接 ,
由于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故 ⊥平面 , 平面 ,
故 ⊥ ,而 ⊥ , ∩ = , , 平面 ,
故 ⊥平面 ,则∠ 即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设 = ,2 ≤ ≤ 4,则 2 ≤ ≤ 4,
= 2 + 2 = 16 + 2,
1 1 4 由于 = 2 × = 2 × ,可得 = ,16+ 2
1 1 × 4×8 8 5又 = 2 × = 2 × ,则 = = 4 5 = 5 ,
2
故在 Rt 中, = 2 2 = 4 64 5 16+ 2 ,
2
设∠ = ,则 tan = 4 1 5 16+ = ×16+ 2 4 64 2
= 5 = 5 ,
64 2 64
2
1
2 ≤ ≤ 4 4 ≤ 64 ≤ 16 3 5 15由于 ,故 2 ,则 3 ≤ ≤ 3 ,64
2 1
即二面角 3 15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为 3 , 3 .
第 7页,共 8页
19.解:(1)当 = 3 时, = (1,2,3);
当 = (1,2,3)时, ( , ) = |1 1| + |2 2| + |3 3| = 0,不合题意;
当 = (1,3,2)时, ( , ) = |1 1| + |3 2| + |2 3| = 2,不合题意;
当 = (2,1,3)时, ( , ) = |2 1| + |2 2| + |3 3| = 1,不合题意;
当 = (2,3,1)时, ( , ) = |2 1| + |3 2| + |1 3| = 4,符合题意;
当 = (3,2,1)时, ( , ) = |3 1| + |2 2| + |1 3| = 4,符合题意;
当 = (3,1,2)时, ( , ) = |3 1| + |1 2| + |2 3| = 4,符合题意;
故满足 ( , ) = 4 的 的所有可能情况为(2,3,1)、(3,2,1)、(3,1,2);
(2)由题意知 ( , ) = =1 = , ( , ) = =1 = ,
( , ) = =1 ,
由于 + = + ≥ ,
故 =1 + =1 ≥ =1 ,即 ( , ) + ( , ) ≥ ( , ),
即 + ≥ ( , ),即 ( , )不可能大于 + ;
(3)由题意知 = 1, 2, , 为 1,2, , 的一个排列,
, 均为正整数,定义 = ,
则 = =1 =1

=1 = 0;(因为

=1 , =1 皆为 1,2,3, , 的和)
考虑 ( , ) = =1 =

=1 的奇偶性,
当 ≥ 时, = ;当 < 时, = ;
故 与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
故 =1 和 =1 除以 2 的余数相同,而

=1 = 0,
故 =1 必为偶数,即对于任意 ∈ +, ( , )的值一定为偶数.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