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 质量评价(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 质量评价(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 质量评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C)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图,已知点P和直线a,经过点P作直线b,使b∥a,其画法的依据是(C)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图,AB∥CD,AC与BD相交于点E。若∠C=40°,则∠A的度数是(B)
A.39° B.40° C.41° D.42°
4.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D)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5.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列四组关于a,b的值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B)
A.a=3,b=2 B.a=-3,b=2
C.a=3,b=-1 D.a=-1,b=3
6.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的度数为(B)
A.65° B.115° C.125° D.130°
7.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43°,则∠2的度数是(B)
A.48° B.107° C.92° D.73°
8.如图,直线l1∥l2,∠1=45°,∠2=75°,则∠3的度数为(B)
A.55° B.60° C.65° D.70°
9.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BC′D,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A)
A.20° B.30° C.35° D.55°
10.如图,已知∠A+∠D=180°,∠ABE=3∠DCE,∠DCE=28°,则∠E的度数为(B)
A.45° B.56° C.60° D.66°
【解析】由∠ABE=3∠DCE,∠DCE=28°,即可求得∠ABE的度数,又由AB∥CD,即可求得∠DFE的度数,又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即可求得∠E的度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2.如图,直线CF分别与直线AB,CD交于点E,C,若要使AB∥CD,则可添加的条件是∠FEB=∠FCD(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个即可)
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DE∥BC,∠A=44°,∠1=57°,则∠2=101°。
14.为保护视力,某公司推出了护眼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BC⊥AB,ED∥AB。经使用发现,当∠EDC=126°时,台灯光线最佳,则此时∠DCB的度数为144°。
15.如图,AD∥BC,∠B=∠D,延长BA至点E,连接CE,∠EAD和∠ECD的平分线交于点P,下列三个结论:①AB∥CD;②∠AOC=(∠EAD+∠ECD);③若∠E=60°,∠APC=70°,则∠D=80°。其中正确的有①③(选填序号)。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定结论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判定结论②;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EAO+∠E=∠P+∠PCO,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可得∠EAD-∠ECD=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AD=∠D,∠ECD=∠E=60°,由此即可判定结论③。
三、解答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2)同旁内角互补;
(3)等角的余角相等。
解:(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和为0。是真命题。
(2)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它们互补。是假命题。
反例:如图,∠1和∠2是同旁内角,
但两直线不平行,故∠1和∠2不互补。
(3)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它们相等,是真命题。
17.(6分)如图,AB∥DE,∠1=∠2,求证:∠AEB=∠C。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证明:∵AB∥DE(已知),
∴∠1=∠A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2=∠AED(等量代换)。
∴AE∥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E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8.(8分)如图,∠DEG+∠EGF=180°,DE平分∠BDF,∠C=∠A。请判断AB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B∥DF,
理由:∵∠DEG+∠EGF=180°,∴DE∥AC,
∴∠BDE=∠C,∠BED=∠A,
∵∠C=∠A,∴∠BDE=∠BED,
∵DE平分∠BDF,∴∠BDE=∠FDE,
∴∠FDE=∠BED,∴AB∥DF。
19.(8分)如图,∠ABD和∠BD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E交CD于点F,∠1+∠2=90°,试问:直线AB,CD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与∠3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AB∥CD,∠2+∠3=90°。
理由:∵BE,DE分别平分∠ABD,∠CDB,
∴∠ABD=2∠1,∠BDC=2∠2。
∵∠1+∠2= 90°,
∴∠ABD+∠CDB=180°。∴AB∥CD。∴∠3=∠ABF。
∵∠1=∠ABF,∴∠2+∠3= 90°。
20.(8分)如图,AB∥CD,AD∥BC,∠1=50°,∠2=80°。求∠C的度数。
解:∵AB∥CD,∠1=50°,
∴∠CDB=∠1=50°。
∵∠2=80°,
∴∠ADC=∠2+∠CDB=130°。
又∵AD∥BC,∴∠C=180°-∠ADC=50°。
21.(9分)如图,∠2=∠D,AE⊥CG,垂足为F。
(1)若∠1=52°,请求出∠A的度数;
(2)若∠1+∠C=90°,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解:(1)∵∠2=∠D,∴AE∥DG,
∴∠A=∠1=52°。
(2)AB∥CD,理由:∵AE⊥CG,
∴∠CFE=90°,∴∠C+∠2=90°,
∵∠1+∠C=90°,∴∠1=∠2,∵∠2=∠D,
∴∠1=∠D,∴AB∥CD。
22.(10分)如图,直线AB∥CD,连接AC,CE平分∠ACD交AB于点E,过点E作FE⊥AB交CD于点F。
(1)求证:CD⊥EF;
(2)若∠A=130°,求∠CEF的度数。
(1)证明:∵EF⊥AB,∴∠BEF=90°,
∵AB∥CD,∴∠CFE=∠BEF=90°,
∴CD⊥EF。
(2)解:∵AB∥CD,∴∠A+∠ACD=180°,
∵∠A=130°,∴∠ACD=50°,
∵CE平分∠ACD,∴∠ECF=∠ACD=25°,
∵∠CFE=90°,∴∠CEF=90°-25°=65°。
23.(10分)如图,AB∥CD,点P是射线CD上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C重合),∠CAP和∠BAP的平分线AE,AF分别交射线CD于点E,F。
(1)若∠C=50°,求∠EAF的度数;
(2)无论点P运动到射线CD上的任意位置(点P不与点C重合),
∠CPA和∠CFA都保持不变的数量关系,写出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1)∵AB∥CD,∴∠C+∠BAC=180°,
∵∠C=50°,∴∠BAC=130°,
∵AE,AF分别平分∠CAP和∠BAP,
∴∠PAE=∠PAC,∠PAF=∠BAP,
∴∠PAE+∠PAF=(∠PAC+∠PAB),
∴∠EAF=∠BAC=65°。
(2)∠CPA=2∠CFA,
证明:∵AB∥CD,∴∠CFA=∠BAF,∠CPA=∠PAB,
∵FA平分∠PAB,∴∠PAB=2∠FAB,∴∠CPA=2∠CFA。
24.(11分)如图,在△ABC中,点D,E,H分别在边AB,AC,BC上,连接DE,DH,F是DH上一点,已知∠1+∠3=180°。
(1)求证:∠CEF=∠EAD;
(2)若DH平分∠BDE,∠2=α,求∠3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1)证明:∵∠3+∠DFE=180°,
∠1+∠3=180°,∴∠DFE=∠1。
∴AB∥EF。∴∠CEF=∠EAD。
(2)解:∵AB∥EF,∴∠2+∠BDE=180°。
又∵∠2=α,∴∠BDE=180°-α。
∵DH平分∠BDE,
∴∠1=∠BDE=(180°-α)。
∵∠1+∠3=180°,
∴∠3=180°-(180°-α)=90°+α。
25.(12分)
(1)【问题感知】如图①,AB∥CD,E为AB,CD之间的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
小明想到以下的方法,请你帮忙完成推理过程。
证明:如图①,过点E作EF∥AB。
∵AB∥CD,EF∥AB(已知),
∴CD∥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EF=∠B,∠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F+∠FED=∠B+∠D(等式的性质),
∴∠BED=∠B+∠D;
(2)【类比探究】请利用【感知】中的结论证明下面的问题:
如图②,已知MN∥PQ,CD∥AB,点E在PQ上,∠ECN=∠CAB,求证:∠ABP+∠DCE=∠CAB;
(3)【拓展延伸】如图③,MN∥PQ,BF平分∠ABP,CG平分∠ACN,AF∥CG。若∠CAB=68°,则∠AFB的度数为124°。
(2)证明:∵CD∥AB,∴∠CAB+∠ACD=180°。
∵∠ECM+∠ECN=180°,∠ECN=∠CAB,∴∠ECM=∠ACD,
∴∠ECM-∠ACE=∠ACD-∠ACE,即∠MCA=∠DCE。
由(1)知∠MCA+∠ABP=∠CAB,∴∠ABP+∠DCE=∠CAB。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 质量评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图,已知点P和直线a,经过点P作直线b,使b∥a,其画法的依据是( )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图,AB∥CD,AC与BD相交于点E。若∠C=40°,则∠A的度数是( )
A.39° B.40° C.41° D.42°
4.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 )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5.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列四组关于a,b的值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a=3,b=2 B.a=-3,b=2
C.a=3,b=-1 D.a=-1,b=3
6.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的度数为( )
A.65° B.115° C.125° D.130°
7.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43°,则∠2的度数是( )
A.48° B.107° C.92° D.73°
8.如图,直线l1∥l2,∠1=45°,∠2=75°,则∠3的度数为( )
A.55° B.60° C.65° D.70°
9.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BC′D,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55°
10.如图,已知∠A+∠D=180°,∠ABE=3∠DCE,∠DCE=28°,则∠E的度数为( )
A.45° B.56° C.60° D.66°
【解析】由∠ABE=3∠DCE,∠DCE=28°,即可求得∠ABE的度数,又由AB∥CD,即可求得∠DFE的度数,又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即可求得∠E的度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条件是 ,结论是 。
12.如图,直线CF分别与直线AB,CD交于点E,C,若要使AB∥CD,则可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DE∥BC,∠A=44°,∠1=57°,则∠2= 。
14.为保护视力,某公司推出了护眼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BC⊥AB,ED∥AB。经使用发现,当∠EDC=126°时,台灯光线最佳,则此时∠DCB的度数为 。
15.如图,AD∥BC,∠B=∠D,延长BA至点E,连接CE,∠EAD和∠ECD的平分线交于点P,下列三个结论:①AB∥CD;②∠AOC=(∠EAD+∠ECD);③若∠E=60°,∠APC=70°,则∠D=80°。其中正确的有 (选填序号)。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定结论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判定结论②;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EAO+∠E=∠P+∠PCO,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可得∠EAD-∠ECD=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AD=∠D,∠ECD=∠E=60°,由此即可判定结论③。
三、解答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2)同旁内角互补;
(3)等角的余角相等。
17.(6分)如图,AB∥DE,∠1=∠2,求证:∠AEB=∠C。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证明:∵AB∥DE( ),
∴∠1=∠AED( )。
∵∠1=∠2(已知),
∴∠2=∠ ( )。
∴AE∥DC( ),
∴∠AEB=∠C( )。
18.(8分)如图,∠DEG+∠EGF=180°,DE平分∠BDF,∠C=∠A。请判断AB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9.(8分)如图,∠ABD和∠BD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E交CD于点F,∠1+∠2=90°,试问:直线AB,CD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与∠3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AB∥CD,AD∥BC,∠1=50°,∠2=80°。求∠C的度数。
21.(9分)如图,∠2=∠D,AE⊥CG,垂足为F。
(1)若∠1=52°,请求出∠A的度数;
(2)若∠1+∠C=90°,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22.(10分)如图,直线AB∥CD,连接AC,CE平分∠ACD交AB于点E,过点E作FE⊥AB交CD于点F。
(1)求证:CD⊥EF;
(2)若∠A=130°,求∠CEF的度数。
23.(10分)如图,AB∥CD,点P是射线CD上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C重合),∠CAP和∠BAP的平分线AE,AF分别交射线CD于点E,F。
(1)若∠C=50°,求∠EAF的度数;
(2)无论点P运动到射线CD上的任意位置(点P不与点C重合),
∠CPA和∠CFA都保持不变的数量关系,写出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4.(11分)如图,在△ABC中,点D,E,H分别在边AB,AC,BC上,连接DE,DH,F是DH上一点,已知∠1+∠3=180°。
(1)求证:∠CEF=∠EAD;
(2)若DH平分∠BDE,∠2=α,求∠3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5.(12分)
(1)【问题感知】如图①,AB∥CD,E为AB,CD之间的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
小明想到以下的方法,请你帮忙完成推理过程。
证明:如图①,过点E作EF∥AB。
∵AB∥CD,EF∥AB(已知),
∴CD∥ ( ),
∴∠BEF=∠B,∠FED=∠D( ),
∴∠BEF+∠FED=∠B+∠D(等式的性质),
∴∠BED=∠B+∠D;
(2)【类比探究】请利用【感知】中的结论证明下面的问题:
如图②,已知MN∥PQ,CD∥AB,点E在PQ上,∠ECN=∠CAB,求证:∠ABP+∠DCE=∠CAB;
(3)【拓展延伸】如图③,MN∥PQ,BF平分∠ABP,CG平分∠ACN,AF∥CG。若∠CAB=68°,则∠AFB的度数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