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一) 勾股定理 (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一) 勾股定理 (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一) 勾股定理
一、考点过关
考点1 勾股定理的应用
1.如图,已知地面上A,B在一条直线上,AB=40米,当无人机从A处竖直上升30米时,无人机到B处的距离为(   ).
A.60米 B.50米 C.45米 D.40米
2.在Rt△ABC中,∠C=90°,AC=3,BC=4,则斜边上的高是(   ).
A.1.2 B.2.4 C.2.5 D.5
3.某小区两面直立的墙壁之间为安全通道,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DE时,梯子底端A到左墙的距离AE为0.7 m,梯子顶端D到地面的距离DE为2.4 m,若梯子底端A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BC上,梯子顶端C到地面的距离CB为2 m,则这两面直立墙壁之间的安全通道的宽BE为(   ).
A.2.2 m B.2 m C.1.5 m D.2.5 m
考点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下列四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8,b=15,c=17 B.a=9,b=12,c=15
C.a=3,b=4,c=5 D.a=4,b=6,c=8
5.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⑤组勾股数:   .
考点3 勾股定理中的分类讨论
6.如图是由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现将其按甲、乙两种方式沿虚线剪开,再各自分别拼接,若需拼接一个面积为5的大正方形,则这两种剪法中(   ).
A.只有甲行 B.只有乙行
C.甲、乙都行 D.甲、乙都不行
7.在△ABC中,AB=10,BC=2,∠A=30°,则△ABC的面积是   .
考点4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8.如图是一个内壁长4 m、宽3 m、高2 m的长方体仓库,在其内壁的A(长的四等分)处有一只壁虎,B(宽的三等分)处有一只蚊子,则壁虎爬到蚊子处的最短路程为(   ).
第8题图
A.3 m B.4 m C.5 m D.6 m
9.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第9题图
A.5 B.25 C.10+5 D.35
考点5 勾股定理的验证
10.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根据《周髀算经》的记载,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是在周朝由商高发现的,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AH=6,那么EF=(   ).
A.8 B.6 C.4 D.2
二、核心突破
12.如图,在Rt△ABC中,∠A=90°,AB=6,AC=8,现将△ABC沿BD进行翻折,使点A刚好落在BC上,则CD=   .
13.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连接三个格点得到△ABC.
(1)求△ABC的周长;
(2)BC边上的高是多少?
14.【问题情境】消防云梯的作用是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等救援任务,它能让消防员快速到达高层救援现场,如图,已知一架云梯AB长25 m,斜靠在一面墙上,这时云梯底端距墙角的距离OB=20 m,∠AOB=90°.
【深入探究】
(1)消防员接到命令,按要求将云梯从顶部A下滑到A'位置上(云梯长度不改变),则底部B沿水平方向向前滑动到B'位置上,若AA'=8 m,求BB'的长度.
【问题解决】
(2)在演练中,墙边距地面24 m的窗口有求救声,消防员需调整云梯去救援被困人员.经验表明,云梯靠墙摆放时,如果云梯底端离墙的距离不小于云梯长度的,则云梯和消防员相对安全,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云梯的顶端能否到达24 m高的窗口去救援被困人员?
三、能力提升
15.赵爽在《周髀算经》中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如图1),并根据该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弦图之美,美在简约而深厚,经典而久远,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图腾”.
(1)“勾股定理”用文字叙述是   ;
(2)类比“赵爽弦图”构造出图2,△ABC为等边三角形,AD,BE,CF围成的△DEF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BE,CF,AD的中点,若△DEF的面积为2,求△ABC的面积;
(3)如图3,在长方形ABCD内部嵌入了3个全等的“赵爽弦图”.其中点M,N,P,Q分别在长方形的边BC,CD,AB,AD上,当AB=34,BC=29时,求小正方形的边PQ的长度.
16.有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高2.5 m,宽1.6 m,要开进如图所示的上边是半圆,下边是长方形的桥洞.已知半圆的直径为2 m,长方形的另一条边长是2.3 m.
(1) 这辆卡车能否通过此桥洞?试说明你的理由;
(2) 为了适应车流量的增加,想把桥洞改为双行道,并且要使宽1.2 m,高2.8 m的卡车能安全通过,那么此桥洞的宽至少应增加到多少米?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11,60,61 6.C
7.10或15
8.C 
解析:如图1,展开前面与上面,
∵A是长的四等分点,B是宽的三等分点,长4 m、宽3 m、高2 m,
∴AC=3 m,BD=2 m,BC=CD+BD=2+2=4(m),
∴AB===5(m);
图1
如图2,展开前面与左边,过点B作BC⊥AD于点C,
∵AC=5 m,BC=2 m,
∴AB===(m);
图2
其余的展开方式要展开三个面,AB更长.
∵5<,
∴最短路程为5 m.故选C.
9.B 10.C 11.D
12.5 
解析:∵在Rt△ABC中,∠A=90°,AB=6,AC=8,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10,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A'B=∠A=90°,A'B=AB=6,DA'=DA,
∴∠CA'D=180°-∠DA'B=180°-90°=90°.
设CD=x,则DA'=DA=AC-CD=8-x,CA'=BC-A'B=10-6=4,
在Rt△CA'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D2=DA'2+CA'2,
即x2=(8-x)2+42,解得x=5,
∴CD=5.故答案为5.
13.解:(1)由勾股定理,得AC==,BC==,AB==2,
∴△ABC的周长为2+2.
(2)设BC边上的高是h.∵S△ABC=3×3-×1×3×2-×2×2=4,
∴BC·h=4,
∴h=.∴BC边上的高是.
14.解:(1)在Rt△OAB中,
OA===15(m),
∵AA'=8 m,
∴OA'=OA-AA'=15-8=7(m).
在Rt△A'OB'中,
OB'===24(m),
∴BB'=OB'-OB=24-20=4(m).
答:BB'的长度为4 m.
解:(2)当云梯的顶端到达24 m高的窗口时,根据勾股定理得云梯的底端距离墙的距离为=7(m),
∵25×=5 m,7 m>5 m ,
∴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云梯的顶端能到达24 m高的窗口去救援被困人员.
15.解:(1)“勾股定理”用文字叙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如图,连接BF,DC,AE.∵点D,E,F分别是BE,CF,AD的中点,
∴S△BDF=S△DEF=S△ABF=S△BDC=S△DEC=S△AEF=S△AEC,
∴S△ABC=7S△DEF.
∵S△DEF=2,
∴S△ABC=14.
(3)设弦图中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较大的直角边长为x,较小的直角边长为y.∵AB=34,BC=29,
∴解得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3.
16.解:(1)能通过.
理由: AB为卡车的宽度,分别作DA⊥AB,CB⊥AB交半圆于点D,C,记半圆的圆心为点O,连接OC,OE的长度为卡车宽的一半,如图1所示. 当桥洞中心线两边各为0.8 m时,设EC=x米;在Rt△OEC中,由勾股定理,得0.82+x2=12,解得x=0.6.因为2.5<2.3+0.6,所以卡车能通过.
(2)如图2所示,改为双行道后,在Rt△OEC中,已知OE=1.2 m,CE=BC-BE=2.8-2.3=0.5(m).由勾股定理,得OC2=OE2+CE2=1.22+0.52=1.32,解得OC=1.3.因为是双行道,所以桥洞的宽至少应增加到1.3×2=2.6(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