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 . 忽视关键题意求错点的坐标【例1】 (2024·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期中月考)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1,则点P的坐标为( ).A.(3,1) B.(-1,3) C.(-1,-3) D.(-3,1) 看清并领会题意,根据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得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情况,再结合点P在第四象限内得出结果,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点P(a,b)中,|a|表示点P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P到x轴的距离是关键.1.已知点P(2m+4,m-1)在坐标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 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求参数【例2】 点P(m,-1)在第三象限内,则点Q(m,0)在( ).A.x轴正半轴上 B.x轴负半轴上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可以判断点在坐标平面内的大概位置;反之,根据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也可以判断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熟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2.如果点P(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a,-b)在第( )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 混淆坐标变换后相应的符号变换【例3】已知点A(a,-2)与点B(-3,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 . 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点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点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2024·光明区期末)若点A(b+2,4)与点B(-3,a-1)关于y轴对称,则2a+3b= .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已知点的坐标 选择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习惯选取向右、向上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系原则:运算简单;所得坐标简单.1.(2024·龙华区新华中学期中)如图, 在一次“寻宝”游戏中, 寻宝人找到了两个标志点A(-2,-1),C(2,-2), 则“宝藏”点B的坐标是 .第1题图2.(2024·福田区侨香学校期末)象棋起源于中国,中国象棋文化历史悠久.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点(1,-1),“炮”位于点(2,1),则“兵”位于点( ).第2题图A.(0,2) B.(-2,3) C.(-3,0) D.(-1,2)3.如图所示的动物馆地图,若大象馆的坐标为(-3,-2),企鹅馆的坐标为(-1,-1),则熊猫馆的坐标为 . 求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及坐标轴上的点牢牢把握点P(a,b)到坐标轴的距离,即|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4.(2024·龙华区新华中学月考)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的坐标为( ).A.(3,-4) B.(-3,4) C.(-4,3) D.(4,-3)5.(2024·宝安区沙井中学开学)如果点P(m+3,m+1)是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那么点P的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6.已知点P(m+2,2m-4)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A.(-8,0) B.(0,-8) C.(4,0) D.(0,4)7.已知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则ab= . 坐标点及图形的对称问题综合 掌握好坐标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8.与点P(3,4)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4) B.(3,-4) C.(-3,-4) D.(4,3)9.(2024·南山区文理学校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分别是A(0,2),B(2,-2),C(4,-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直接写出对称点坐标:B1 ,C1 ;(3)在图中第一象限格点中找出点D,使AD=,且同时CD=,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点坐标的规律问题建立好坐标系,把握好坐标变化规律.10.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 023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 023的位置,则P2 023的横坐标为( ).第10题图A.2 021 B.2 022 C.2 023 D.不能确定11.(2024·佛山南海实验中学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26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第11题图A.(96,0) B.(100,0) C.(103.2,2.4) D.(105.2,2.4)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P9,P12,P15;(2)写出点P3n的坐标(n是正整数);(3)指出动点P从点P210到点P211的移动方向.参考答案【思维导图】①两个 ②号数 ③列数 ④纬度 ⑤距离 ⑥公共原点⑦平面直角坐标系 ⑧右 ⑨x轴或横轴 ⑩原点 第一象限 任何一个象限内 (a,b) 一一对应 |b| |a| x轴上 y轴上 纵坐标 x轴 y轴 原点【易错点剖析】例1 B1.(0,-3)或(6,0) 解析:∵点P(2m+4,m-1)在坐标轴上,∴当2m+4=0时,解得m=-2,m-1=-3,即P(0,-3);当m-1=0时,解得m=1,2m+4=6,即P(6,0).故答案为(0,-3)或(6,0).例2 B2.B 解析:∵点P(a+b,ab)在第二象限,∴a+b<0,ab>0,∴a<0,b<0,∴-b>0,∴点Q(a,-b)在第二象限.故选B.例3 -1 解析:∵点A(a,-2)与点B(-3,b)关于x轴对称,∴a=-3,b=2,∴a+b=-1,故答案为-1.3.13【重难点突破】1.(0,1) 2.D 3.(-4,0) 4.D 5.B 6.B 7.-6 8.D 解析:如图,作点P(3,4)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A,连接AP,OP,OA,则直线y=x垂直平分AP,∴OP=OA.设点A的坐标为(a,b),则解得或(舍去),∴与点P(3,4)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4,3).故选D.9.解:(1)如图1,△A1B1C1即为所求.图1(2)由(1)可得,B1(-2,-2),C1(-4,-1),故答案为(-2,-2),(-4,-1).(3)如图2,点D的坐标为(3,3).图2理由:由勾股定理可得,AD==,CD==,故点D为所要找的点.点D的坐标为(3,3).10.B 解析:根据题意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由题图可知点P的横坐标为-1,点P1的横坐标为1,点P2,P3的横坐标为2,点P4的横坐标为3,由图可发现,正方形转到P4时与P的方位相同,此时正方形刚好转完一周,∴点P的坐标是以4为周期往上加.∵2 023÷4=505……3,∴当旋转505周时对应的横坐标为505×4-1=2 019,则P2 023的横坐标为2 019+3=2 022,故选B.11.C 解析:由题意可得,△OAB旋转三次和原来的相对位置一样,点A(-3,0),B(0,4),∴OA=3,OB=4,∠BOA=90°,∴AB==5,∴旋转到第三次时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12,0).∵26÷3=8……2,∴旋转到第24次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96,0).又旋转第25次直角顶点的坐标与第24次一样,是(96,0),如图,点C是第26次直角顶点,作CD⊥AB于点D,∵CA=3,CB=4,AB=5,∠BCA=90°,∴S△BCA=AB·CD=AC·BC,∴CD=2.4,BD==3.2,∴旋转第26次的直角顶点的坐标是(96+4+3.2,2.4),即(103.2,2.4).故选C.12.解:(1)由动点运动方向与长度可得P3(1,0),P6(2,0),可以发现脚标是3的倍数的点,依次排列在x轴上,且相距1个单位长度,即动点运动三次与横轴相交,故P9(3,0),P12(4,0),P15(5,0).(2)由(1)可归纳总结点P3n的坐标为P3n(n,0)(n是正整数).(3)∵210=3×70,符合(2)中的规律,∴点P210在x轴上,又由图象规律可以发现当动点在x轴上时,偶数点向上运动,奇数点向下运动,而点P210是在x轴上的偶数点,所以动点从点P210到点P211的移动方向是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