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压强(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简介

9.1 压强
重点知识:
知识点1:压力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产生条件: 接触挤压、发生形变。
(3)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5)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 压力、②受力面积。
(6)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2:压强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4)国际单位: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知识点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重点难点:
1.对压强公式P=的理解
(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成正比。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2.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
(1)当压力F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S;
(2)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增大压力F;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
3.减小压强的三种方法
(1)当压力F一定时,需增大受力面积S;
(2)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减小压力F;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F。
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坦克用很宽的履带 B.盲道上有凸起
C.蚊子尖尖的口器 D.推土机土铲很锋利
2.我国的99A主战坦克在最近的一场军事演习中纵横驰骋,在高速运动中对假想目标进行了精准炮击,展现了我国99A坦克的卓越性能,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炮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坦克对炮弹继续做功
B.99A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
C.99A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如果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炮弹将保持静止
3.你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你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B.站立不动
C.赶快向岸跑去 D.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密度之比为4:1
B.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C.a、b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边长之比为2∶1,将A叠放在 B上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1:2 B.8:9 C.2:9 D.1:8
二、填空题
6.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与 相等,不是水平放置时,压力与重力不等。
7.质量为,边长为的正方体物块,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放置,若对物块加的压力大小都为,则两支承面所受的压强分别为 和 .
8.在进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从图a和图b可以得出的结论: .从图b和图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9.某次加工螺母的过程中,裁出底面为正八边形的金属柱体,其质量为7.68×10-2kg,底面积为4.8×10-4m2。如图甲所示,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从中心挖出和其等高、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体后,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且∶=20∶17,则r约为 cm。(已知该金属密度为8×103kg/m3,取=1.4、π=3.1、g=10N/kg)
三、实验题
10.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四、计算题
11.某风景区有一种电动观光车的质量是1200kg,空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求:
(1)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10N/kg)
(2)空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12.如图所示,大型卡车空载时会将部分后轮抬起,这样既可以降低油耗,又可以降低车胎磨损;载重行驶时会放下后轮与地接触。现有一辆自重为6×103千克的卡车,共有12个车轮,每个车轮与地接触面积为0.02米2。
(1)求该卡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2)某大桥限重20吨,桥面所能承受最大压强5×105帕。
①请通过计算说明卡车装有6×103千克货物时,是否可以安全通过大桥;
②请说明载重行驶时放下后轮的作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鞋底刻有花纹
B.图钉的钉冒比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大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
2.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0.1帕 B.1帕 C.10帕 D.100帕
3.如图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她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应选择右图中的(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所示,把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若大拇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食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C.F15.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探究“压力产生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海绵、桌子和砝码都处于静止状态。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海绵对桌子的支持力小于桌子对海绵的压力,所以海绵有形变
B.图乙中桌子受到砝码对它的压力和海绵对桌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所以桌子静止
C.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于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所以图乙中海绵的形变大于图丙中海绵的形变
D.图丙中桌子压在海绵上,海绵和桌子都会发生形变,由于材质不同,海绵和桌子形变大小不同
6.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7.一个同学骑着一辆打足气而又缓慢漏气的自行车在柏油马路上行驶,关于这辆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不变,压强逐渐减小 B.压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C.压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D.压力逐渐减小,压强逐渐增大
8.2022年2月4日—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和张家口成功举行。本届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这些项目中包含有很多物理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雪板宽大的底部可以增大运动员对雪面的压强
B.冰壶运动员用冰刷刷冰面,是为了增大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C.滑雪手套掌心处的颗粒是为了增大手套与滑雪杖间的摩擦
D.雪上项目用到的滑雪杖下端比较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9.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现在学生们都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一书包带宽5cm,双肩分别与书包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他们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
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0.2Pa
C.减小压力;4×103Pa D.减小压强;0.4Pa
10.如图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如图所示,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如果取走5本,则书架受到的(  )
A.压力和压强都减小一半
B.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
C.压力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一倍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一倍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12.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50牛的压力作用在0.1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 帕,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3.一个半球形实心金属块,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放置,则金属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对支持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图所示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金属块,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金属块的密度为ρ、底面积为S、高度为h,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 重力,即F=G= (用已知量表示),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用已知量表示)。
15.如图所示,物体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物体重2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现用30N的水平压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的压强是 P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压力F增大时,墙面受到的压强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Pa,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N。
17.如图所示,大象和女驯象师站在水平松软的地面上。大象重为,四只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则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驯象师重为,一只高跟鞋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则驯象师对地面的压强为 。比较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可知 陷入地面较深(选填“大象”或“驯象师”)。
18.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一本60页的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如果在平放的物理书上再叠放一本课本,压强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9.一位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假设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70cm2。(g取10N/kg)他对地面的压力为为 N,当他单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为 Pa;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三、实验题
20.小明用质地均匀、桌面为长方体的小桌,质量相等的重物(若干),海绵和水等器材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的实验。
(1)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甲”“乙”或“丙”)两次实验。
(3)通过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1.小张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之类材料的原因是 ;
(2)实验中小张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3)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4)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
(5)小张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B1、B2两块,如图丁、戊所示,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的实验结论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四、计算题
22.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车旗下纯电动汽车小米SU7发布,如图所示SU7采用流畅曲线车身设计,汽车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及碳化硅高压系统,采用小米智能底盘,内置智能耦合制动系统、XiaomiPilot智能驾驶系统。已知SU7自身质量2×103kg,停放时,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16m2。
(1)求SU7自身的重力;
(2)求SU7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3.疫情防控进行道路消杀时,总质量为8t的消毒车喷出的药液后,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已知消毒液密度为,g取10N/kg。求:
(1)喷出药液的质量;
(2)此时消毒车对地面的压强。
24.有一头大象的质量为4×103千克,每只脚掌接触地面的面积为5×10 2米2,如图,当它四足着地站立时。求:
① 大象对水平的地面的压力F;
② 大象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基础训练题答案:
1.A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A.坦克用很宽的履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盲道上有凸起,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蚊子尖尖的口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推土机土铲很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知识点】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A.坦克射出去的炮弹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坦克没有对炮弹继续做功,故A错误;
B.99A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故B正确;
C.99A坦克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物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如果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炮弹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3.D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A.改成单脚站立,是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了一倍,人更容易落入冰中。故A错误。
B.站着不动,人对冰面的压强没有变化,冰会破裂,人将掉入湖中。故B错误。
C.跑的同时会抬起一只脚,受力面积减小,使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更容易掉入冰中。故C错误。
D.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人对冰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所以冰面不会破裂。故D正确。
故选D。
4.B
【知识点】比较密度的大小、压强大小比较
【详解】AC.a、b的密度之比为
故AC项错误;
BD.甲、乙的质量相等,所以体积之比为
甲、乙的边长之比为
则甲、乙的压强之比为
故B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B。
5.B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物体A的边长为2a,则物体A的体积为VA=8a3,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
GA=mAg=ρVAg=8ρa3g
物体B的边长为a,物体B的体积为VB=a3,物体B的底面积为SB=a2,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
GB=mBg=ρVBg=ρa3g
所以物体A对物体B的压强为
B对桌面的压强为
所以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重力
【详解】只有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与重力才相等,不是水平放置,压力与重力不等。
7.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分析】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的大小就等于重力的大小;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只差;注意压力和重力无关,有时压力等于重力,有时小于重力,有时大于重力.
【详解】甲图: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则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加上力F的大小,即F甲压=G物+F=mg+F.则对支撑面所受的压强p甲=;乙图: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力F减去重力,即F乙压=F=Fmg,则对支撑面所受的压强p乙压=.
8.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总结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实验结论
【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物体的形变上,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图和b图,受力面积是一定的,研究的是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b图和c图,压力的大小是一定的,研究的是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详解】图a和图b的受力面积是一定的,压力的大小不同,b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从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图b和图c中,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受力面积不同,b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从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9. 1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利用p=ρgh的公式计算柱状固体的压强、计算较复杂情况的固体压强
【详解】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
根据可知,其对地面的压强为
正八边形的金属柱体的体积为
金属柱体的高为
根据正八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可得
解得
根据
可知,图乙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和图甲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20∶17
可得,图丙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图丙中接触面积为
则丙对地面的压力为
丙的重力为
则减小的重力为
则减小的质量为
从中心挖出和其等高、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体,则挖去圆柱体的体积为
则挖去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底面半径为r为
10. 凹陷程度 甲、乙 受力面积 错误 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总结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实验结论
【详解】(1)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可以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故需要改变压力的大小,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选择甲、乙两次实验。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看出,乙的受力面积比丙小,海绵的凹陷程度深,乙的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结论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甲、丙两组实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故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11.(1)12000N;(2)120000Pa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解:(1)车的重力
G=mg=1200kg×10N/kg=12000N
(2)空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答:(1)车受到的重力是12000N;
(2)空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120000Pa。
12.(1)6×104牛
(2)①5×105帕=5×105帕;所以卡车可以安全过桥;②见解析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1)卡车空载时所受重力
卡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卡车空载时所受的重力
(2)①卡车装有6×103千克货物时的总质量
(大桥限重20吨)
卡车对水平桥面的压力
桥面受到的压强
由于桥面所能承受最大压强5×105帕,卡车装有6×103千克货物时,可以安全通过大桥;
②当压力一定时,放下车轮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使地面受到的压强不超过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能力提升训练题
1.D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A.鞋底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图钉的钉冒比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大,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钉冒压强比钉尖小,为了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一张报纸的重力大约为20g,长0.5m,宽0.4m,报纸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子的压力为
报纸平放时的面积为,所以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选B。
3.B
【知识点】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详解】左图是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A.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乙与丙这一组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详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个力大小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铅笔给的压力大小相同,即,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D
【知识点】弹性形变、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总结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实验结论
【详解】A.如图,实验中海绵、桌子和砝码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图甲中海绵对桌子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对海绵的压力;海绵有形变是因为海绵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如图,图乙中桌子受到砝码对它的压力和桌子对砝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桌子能静止是因为桌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如图,两图中海绵上面放了同样的小桌和砝码,故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和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图乙中海绵的形变大于图丙中海绵的形变是因为图乙中海绵受力面积较小,故C错误;
D.如图,图丙中桌子压在海绵上,桌子和海绵都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海绵和桌子都会发生形变;因桌子比较硬而海绵比较软,所以海绵和桌子形变大小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6.C
【知识点】压力的概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详解】A.压强大小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故A错误;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而不是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物理上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故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C正确;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而压力是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二者性质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D错误。
故选C。
7.A
【知识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由“该同学骑着自行车在柏油马路上行驶”可知,此时他和自行车的总重力大小等于对地面的压力,在骑车过程中总重力不变,则对路面的压力大小不变,而因为自行车缓慢漏气,车胎会变瘪,这样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变大,即受力面积逐渐增大,由可知,地面受到的压强会变小。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8.C
【知识点】增大摩擦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A.滑雪板宽大的底部可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A错误;
B.运动员用冰刷刷冰面的过程中,因摩擦使得部分冰面熔化产生水,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增大冰壶滑行的距离,故B错误;
C.滑雪手套掌心处的颗粒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手套与滑雪杖间的摩擦,故C正确;
D.滑雪杖下端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9.A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详解】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同学背着书包更舒服;书包带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为
书包对肩的压力为
F=G=mg=7kg×10N/kg=70N
对肩部的压强为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B
【知识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大小比较
【详解】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如果取走5本,则书的重力减少一半,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也减小一半,由压强公式可得,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受力面积
【知识点】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详解】物体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所以可得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2. 压力作用效果 500 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00牛
【知识点】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0牛的压力作用在0.1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
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500牛。
【点睛】
13. 等于 大于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压力的概念
【详解】一个半球形实心金属块,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放置,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金属块所受的支持力与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而金属块所受的支持力与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放置在水平面上金属块,金属块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放置,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不变,故金属块对支持面的压力相同。
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放置,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为,根据可知,金属块对支持面的压力相同,故对支持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14. 等于 ρShg ρhg
【知识点】压力的概念、利用p=ρgh的公式计算柱状固体的压强
【详解】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即
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15. 20 变大 不变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
【详解】用30N的水平压力把物体按在墙上,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墙面受到的压强
物体被压在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
f=G=20N
当压力F增大时,物体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不变,由可知,墙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当压力F增大时,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还是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16.4×103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17. 大象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驯象师对地面的压强为
因为,故大象陷入地面深。
18. 压力作用效果 40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N 变大
【知识点】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由压强的定义可知,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一本60页的物理书的重力约为2N,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F=G=2N
每张纸长约25cm、宽约20cm,则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的受力面积
S=25cm×20cm=500cm2=0.05m2
对桌面的压强
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N。
如果在平放的物理书上再叠放一本课本,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变大,压强将变大。
19. 850 5×104 2.5×104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一位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对地面的压力为
当他单脚着地时,受力面积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他双脚着地时,受力面积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20.(1)海绵的凹陷程度/海绵的形变程度
(2)乙、丙/乙和丙/乙丙
(3)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总结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实验结论、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详解】(1)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应通过比较图乙和丙所示的实验。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结论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1. 海绵发生形变更明显 海绵的凹陷程度 见详解 甲、丙 错误 见详解
【知识点】探究影响压力效果因素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总结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实验结论、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详解】(1)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之类材料,因为海绵变形更容易看出来,木板变形不容易看出来。
(2)实验中用到了转换法,把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海绵的凹陷程度。
(3)甲、乙两个实验,受力面积是一样的,但压力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到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由图中看出甲、丙符合条件。
(5)图丁、戊中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都不相同,所以不能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因为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就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2.(1)2×104N
(2)1.25×105Pa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1)根据G=mg可得,SU7自身的重力为
(2)SU7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根据可得,SU7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3.(1)2×103kg;(2)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解:(1)根据公式可知,喷出药液的质量为
m=ρV=1.0×103kg/m3×2m3=2×103kg
(2)消毒车行驶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消毒液的总重力,即消毒车此时对地面压力为
G=mg=(8000 kg -2000 kg)×10N/kg=6×104N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消毒车此时对地面压强为
答:(1)喷出药液的质量为2×103kg;
(2)此时消毒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24.①3.92×104牛;②1.96×105帕
【知识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详解】解:①如图,当它四足着地站立时,压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大象对水平的地面的压力F
F=G=mg=4103千克9.8牛/千克=3.92×104牛
②由题意可得,当它四足着地站立,则受力面积是
S=4×5×102米2= 0.2米2
大象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答:① 大象对水平的地面的压力F是3.92×104牛;
② 大象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是1.96×105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