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讲义[人教版 (2024)]

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重点知识:
知识点1: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如表: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 物体运动状态
F>G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FF=G ρ液=ρ物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处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表:
物体所处状态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漂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悬浮 F浮=G物 ρ液=ρ物
下沉 F浮3.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紧密接触,沉底:F浮=0N
知识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1)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解读
上 浮 下 沉 悬 浮 漂 浮 沉 底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例题精讲
知识点1: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题1】7.如图,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5 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答案】B。
【解析】绳子未断时,A物体受3个力:重力GA,拉力F,浮力F浮.3个力关系为:GA+F=F浮,求得F浮=5N+3N=8N。绳子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仍等于8N.合力F合=F浮—G=8N—5N=3N;合力方向:与浮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上。故答案是B。
知识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例题2】1.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
【答案】D
【解析】(1)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2)由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AB、由于密度计两次静止时都处于漂浮,则F浮=G,
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所以,F甲=F乙,故AB错误;
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
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故C错误,D正确。
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山东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离航母甲板时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的总重力不变
B.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变大
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飞机飞离航母甲板时,航母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2.小滨同学看到烧杯中的鸡蛋沉在水底,于是,他不断向烧杯中均匀地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逐渐浮出水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3.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他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将密度计分别放入密度为,的两种液体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与液面相平处标上A、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密度计在液体A、B及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密度计在液体A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液体B中受到的浮力
4.“我劳动,我快乐!”晓马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坚持每天在家洗碗,既为父母减轻了家务负担又锻炼了自己。在洗碗过程中,他发现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结合浮力的有关知识,比较两种情况下碗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入水底时碗受到的浮力较大 B.漂浮在水面时碗受到的浮力较大
C.两种情况碗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浮力的大小
5.“我劳动,我快乐。”小明放学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盆底。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B.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D.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二、填空题
6.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如图),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 (选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水中深度为,所受浮力为。浸入盐水中的深度为,所受浮力为则 , (选填“”、“”或“”)。

7.在制作简易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并将这一端封闭起来,使其 漂浮在液体中。分别用它来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液面处在吸管A、B两处,则液面在A处时测量的是 的密度。(ρ水<ρ盐水)
8.某次军事演习中,执行深海作业的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如图所示)要使潜水艇下潜,应对水舱 (选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潜过程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潜水艇受到的液体压强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密度计是物体位于漂浮条件下的一个应用;如图所示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液体中静止时,液面分别在密度计上的A、B两刻度位置,由此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密度计在两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均选填“>”“<”或“=”)
10.从力的角度认识物体的浮沉
受力示意图
F浮与G的大小关系 F浮>G F浮=G F浮浮沉情况及最终状态 上浮,最终 可 在液体内任何位置 下沉,最终
三、计算题
11.重为8牛的物体,其体积为1×10 3米3,用手把它浸没在水中。求:
①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
②放手瞬间,该物体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及方向。
12.由于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洲冰川开始大面积熔化,海面上出现大量浮冰,现有一块的浮冰漂浮在海面上,假设附近海域的海水密度近似为水的密度。求:
(1)水下5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浮冰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能力提升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杯中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杯中,待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杯中液体密度较大
D.向乙杯中缓慢倒入同种液体,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2.重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若把该物体浸没在酒精中,该物体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定浮沉情况
3.小明煮咸鸭蛋时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个咸鸭蛋的密度(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4.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中的图像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5.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物体对杯底有压力。用、、分别表示三个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分别表示三个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分别表示三个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如图),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 (选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水中深度为,所受浮力为。浸入盐水中的深度为,所受浮力为则 , (选填“”、“”或“”)。

7.潜水艇
原理:通过改变自身 ,实现上浮和下潜。
8.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重要的军用舰艇。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或下沉的。
9.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水的重8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g=10N/kg ρ水=1.0×103kg/m3)
10.一实心铁球质量为15.8g,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 ;为使铁球能悬浮于水中,我们将实心铁球制成空心铁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 (,)。
11.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华同学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于水面,露出水面的体积V1为30cm ,现将露出部分完全截去后再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部分体积V2为18cm ,原木块的体积V等于 cm3,木块的密度是 kg/m3。
三、实验题
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 G排(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 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浮 G排(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或“=”)
13.小华同学在实验室里做系列实验。
(1)他想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1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甲(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由图(a)可知: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时,物体处于 状态;由图(b)可知浮力 重力时物体将上浮(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随后他又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把a图中的小瓶放入一装有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重为 (填序号);
A.一定等于1N B.能为0.9N
C.一定小于1N D.可能为1.2N
(3)他又制作如图乙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进排气管 (选填“吸气”或“吹气”),使模型下潜直到悬浮,容器中的水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不考虑进排气管的体积的影响)。
四、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盛水容器,内有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B,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是6N,(,g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是多大;
(3)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15.如图1所示,将盛有液体的容器甲、乙两容器竖直放在水平面上。甲中液体未知,乙中液体为水,容器的质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计。
(1)若甲容器中液体质量为1.2kg,受力面积为1.2×10-3m2,求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甲;
(2)若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5kg,求乙中水的体积V水;
(3)如图2所示,若在乙容器中再加入一定水,则此时水的深度为0.2米,将容器乙放进容器甲中,容器甲的液面比容器乙的水面高0.05m。求此时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基础训练题:
1.C
【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质量变小,根据知其总重力变小,故A错误;
B.飞机在起飞过程中,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B错误;
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
D.飞机飞离航母甲板时,航母仍漂浮,且总重力变小,根据可知航母所受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2.B
【知识点】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比较浮力和密度的大小
【详解】因为鸡蛋沉入水底时所受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随着盐水密度增大,根据公式
F浮=ρgV排
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鸡蛋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后来不变;由分析可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C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详解】A.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均漂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由可知,越大越小,由图可知,A在上方,此时对应的更大,所以,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由可得,,故B错误;
C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均漂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B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根据沉浮条件可知,当碗处于漂浮状态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碗的重力,当碗处于沉底状态时,碗受到的浮力小于碗的重力,碗的重力不变,所以漂浮在水面时碗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选B。
5.D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密度大小
【详解】A.茄子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茄子漂浮在水面上,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西红柿沉在水底,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由于不知道茄子和西红柿的质量关系,无法比较二者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
C.西红柿沉在盆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即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
D.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西红柿下沉,说明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茄子漂浮,说明茄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6. 增加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详解】[1]密度计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制成的,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小,密度计不能直立,可增加吸管中铁丝的质量。
[2][3]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小,所以,密度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较小。
7. 竖直 水
【知识点】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详解】[1]选择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并将这一端封闭起来,是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
[2]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保持不变,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则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则液面在A处时测量的是盐水。
8. 注水 不变 变大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潜水艇的原理
【详解】[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达到沉浮目的,潜水艇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要使潜水艇下沉必须满足G>F浮,由此应对水舱注水。
[2]潜水艇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海水gV排可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
[3]潜水艇下潜过程中,深度增大,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p=ρ海水gh可知,潜水艇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9. < =
【知识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详解】[1][2]在两种液体内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与重力相等,故两种液体内所受浮力相同,即。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位置A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由得,甲液体的密度小,所以。
10. 漂浮 悬浮 沉底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1]上浮的物体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上升到液体表面会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导致浮力变小,小到和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时,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2]据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此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会悬浮在液体内任何位置。
[3]下沉的物体因为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会下沉到容器底部,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力,最终沉底。
11.①9.8N;②1.8牛,竖直向上
【知识点】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详解】解:①由题意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
根据阿基米得原理可得
②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放手后会向上运动,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合力大小为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①物体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为9.8N;
②放手瞬间,该物体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为1.8N及方向向上。
12.(1);(2)
【知识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解:(1)水下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
(2)浮冰的重力
由于浮冰漂浮在水面,则浮冰受到的浮力为
答:(1)水下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
(2)浮冰受到的浮力是。
能力提升训练题答案
1.A
【知识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密度大小
【详解】AC.小球在甲中下沉
ρ甲<ρ物
在乙中漂浮
ρ乙>ρ物

ρ乙>ρ甲
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
p=ρgh
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小球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小球受到浮力较小,故B不符合题意;
D.向乙杯中缓慢倒入同种液体,乙中仍漂浮,浮力仍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重8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那么该物体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即该物体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若把该物体浸入酒精中,物体将会下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知识点】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密度大小
【详解】由题图知甲漂浮,乙沉在水底,沉在水底的咸鸭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浮在水面上的咸鸭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知识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详解】当鸡蛋在浓盐水中漂浮时,此时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当给浓盐水中缓慢加入水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当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大于鸡蛋的密度,虽然鸡蛋开始缓慢下沉,不过鸡蛋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鸡蛋的密度时,此时鸡蛋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当浓盐水中的水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鸡蛋密度小的时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鸡蛋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由此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是先不变,然后减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AD.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由图知
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
故AD都错误;
B.A物体处于漂浮状态,B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和浮力都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沉在容器底
又由上述推论
故可得
故B正确;
C.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
故C错误。
故选B。
6. 增加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详解】[1]密度计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制成的,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小,密度计不能直立,可增加吸管中铁丝的质量。
[2][3]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小,所以,密度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较小。
7.重力
【知识点】潜水艇的原理
【详解】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当需要下潜时, 向压载水舱中注水, 使潜艇的重力大于浮力, 潜艇开始下潜; 当需要上浮时, 则通过高压空气将压载水舱中的水挤出, 使潜艇的重力减轻, 当潜艇的重力小于浮力时, 潜艇便开始上浮。
8.自身重力
【知识点】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可知,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水排出,潜水艇自重减小,当时,潜水艇上浮;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增大,当时,潜水艇下沉;当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9. 上浮 5×10﹣4m3
【知识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详解】[1]物体的重力为5N,全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重力为8N,则受到的浮力为8N,浮力大于重力,所以物体上浮。
[2]当浮力与重力相等时,物体将漂浮在水中,根据F浮=ρ液gV排得
10. 2 13.8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空心物质的密度计算、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密度大小
【解析】略
11. 75 0.60×103
【知识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1][2]假设木块的体积为V,露出水面的体积V1为30cm ,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V- V1= V-3×10-5m
因木块漂浮,由漂浮的特点有
F浮=G=mg=ρ木Vg
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有
ρ水V排g=ρ木Vg

ρ水(V-3×10-5m3)g=ρ木Vg ①
现将露出部分完全截去后再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部分体积V2为18cm ,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V-3×10-5m3-1.8×10-5m3
因木块漂浮,故有
F浮′=G′=m′g=ρ木V′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ρ水V排′g=ρ木V′g

ρ水( V-3×10-5m3-1.8×10-5m3)g=ρ木(V-3×10-5m3)g 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V=7.5×10-5m3=75cm3,ρ木=0.6×103kg/m3
12. 丙、甲、丁、乙 2.8×103 = 一直不变 丁 >
【知识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数据处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详解】(1)[1]为避免石块沾水导致测量石块质量偏大,应先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质量,再将石块浸入水中;在测石块重力后为避免取下石块测空小桶的重力,在测石块重力之前先测出小桶的重力。则实验顺序为:先测空小桶的重力,再测小石块的重力,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放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即最科学的实验顺序是丙、甲、丁、乙。
(2)[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质量
则石块的密度为
(3)[3]由实验步骤甲丁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2.8N-1.8N=1N
由实验步骤乙丙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G排=2N-1N=1N
所以可得出F浮=G排,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4)[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容器中的液面始终与溢水口齐平,液面的高度不变,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直不变。
(5)[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物体放入液体中后,物体静止时漂浮,物体所受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0,因此图丁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6]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则会导致溢出的水偏少,即G排偏小,而用测重法测得的浮力与液体是否装满无关,因此会出现F浮>G排。
13. 等于 悬浮 大于 B 吸气 不变
【知识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详解】(1)[1][2]由图(a)可知: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受到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
[3]由图(b)和(c)可知:物体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是因为受到的力为非平衡力,在图(b)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图(c)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2)[4]总重为1N的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把a图中的小瓶放入一装有水的溢水杯中,小瓶处于悬浮状态,则
若溢水杯是盛满水,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小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即排出的水重为
若溢水杯中水没有满,则溢出的水的重小于排开水的重,即小于1N,综上,小瓶处于悬浮状态可能为0.9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5]必须从进排气管处吸气,塑料瓶内的压强减小,水进入塑料瓶,总重力增大,大于浮力变会下沉。
[6]容器内水的总体积不变,无论模型本身在水中漂浮还是悬浮,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根据阿米德原理,模型自自身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通过进排气管吸气,使模型下潜直到悬浮,容器中的水面将不变。
14.(1)10N;(2);(3)4N
【知识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重力的计算与估算、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详解】解:(1)物块的体积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
(2)因物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
则物块的重力
由可得,物块的质量
物块的密度
(3)由题意知,因物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

所以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则物块受到的浮力
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2)物块的密度是;
(3)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4N。
15.(1)1×104Pa;(2)1.5×10-3m3;(3)800kg/m3
【知识点】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详解】解:(1)容器的质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计,则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2)乙中水的体积
(3)以容器整体为受力分析对象,因为容器的质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计,故G乙=G水,乙容器在甲中漂浮,故
G乙=F浮=G排


答:(1)若甲容器中液体质量为1.2kg,受力面积为1.2×10-3m2,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1×104Pa;
(2)若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5kg,乙中水的体积为1.5×10-3m3;
(3)此时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800kg/m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