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集训】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考点集训】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核心考集训]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复习学案
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公民意味着什么
学习目标提示
掌握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一、核心词汇→加深对课本理解
1.在家里, 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 )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2.(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 )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 )和承担(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4.父母双方或一方为( ),本人无论出生在中国还是外国,具有( )。
5.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 )和( ),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 )加入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6.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 )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7.为了证明居住在( )的( )的身份,保障公民的( ),便利公民进行( ),维护( ),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 )——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
8.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为( );第15~17位为( );第18位为( ),如果校验码为( ),则用X代替。
9.根据( )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 )的需要, 依法有权查验居民( ) ,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
11.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 )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 ) ,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
12.随着中国( )、( )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 ),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 ),( )。
13.(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4.中国是世界上( )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保护侨民的( )和(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2014 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 ),可以拨打该热线电话求助。
二、核心素养研讨→心得体会提升
1.无论你是学生顾客、公务员还是老师,我们都拥有共同的身份——( )。
A.青少年 B.学生 C.公民
2.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 )国籍。
A.外国 B.双重 C.日本
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 )。
A.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B.随机变化的 C.多人共用
4.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我们的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
A.警察 B.陌生人 C.推销人员
5.(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户口本 B.身份证 C.护照
6.( )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7.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 )求助。
A.110 B.112 C.12308
8.我们可以从公民身份号码中得知( )信息。
A.出生日期 B.户籍地、性别 C.以上都有
9.下列哪种情形不需要使用身份证? ( )
A.酒店办理住宿 B.手机营业厅办理手机卡 C.超市购物结账
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并为( )所沿用。
A.古希腊 B.中国 C.古印度 D.古罗马
树立正确思想。
1.马克的爸爸是英国人,妈妈是法国人,他一定没有中国国籍。( )
2.外国人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
3.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4.公民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5.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6.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成为公民。( )
7.只有取得选民资格的人,才享有公民权利。( )
8.玛丽的爸爸可以同时具有法国国籍和中国国籍。( )
9.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
10.写有自己个人信息的单据,可以随意乱扔。( )
11.我们的身份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
12.身份证丢失时,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
三、看图回答问题→图文意思要理解
图上是公民的什么证件?它的作用是什么?
四、课本习题解答→重点知识要牢记
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3.结合“公民”一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
4.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5.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但是,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限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6.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7.你知道人民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8.观察右图,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
9.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10.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
11.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激活巧思维
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哪种情形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2.为什么要保护身份证信息?
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提示。
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核心词汇→加深对课本理解
1.(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 )等方面的权利。
2.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 ),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 )。
3.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 ),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 )。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 )。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 )和( )。国家切实保障公民( )的实现。
4.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和(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 )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 )的时候,不能( )。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 ),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
6.(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 ,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也要增强(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 )。
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 )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 )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 ),就要承担相应的( )。
9.(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 ,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 )和( )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 )和( )人权。
10.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 ),( )取得重大突破,( )迈出重大步伐,( )取得重大进展,( )不断改善,( )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 ),( )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 ),开展国际人权( )与( ),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研讨→心得体会提升
1.招工单位享有招工的权利,也有( )的义务。
A.只招工男性或女性
B.不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随意辱骂员工
C.平等对待男女员工
2.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纳税上的一些问题,你可以咨询( )。
A.10086 B.12366 C.119
3.我们需要增强的是( )。
A.权利观念 B.义务观念 C.以上都有
4.下列( )是我们公民必须做的事情。
A.纳税 B.服兵役 C.当明星
5.(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人权
6.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是( )。
A.2008年 B.1982年 C.2004年
7.世界上第一个纲领性国际人权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世界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法》
8.( )是世界人权日。
A.12月10日 B.5月4日 C.12月8日
9.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法享受( )。
A.休息权 B.平等权 C.物质帮助权
10.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没有节假日。这侵犯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平等权 C.休息权
树立正确思想
1.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享受自己的权利。( )
2.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我们可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利。( )
3.我们不仅应该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应该履行对社会、国家、家庭的义务。( )
4.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选择权利或者义务。( )
5.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用去顾及其他人。( )
6.根据《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 )
7.未成年人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
8.我们行使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 )
9.公民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之间没有关系。( )
10.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三、准确连线→一一对应加强掌握
1.查找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儿童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
3.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面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4.请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四、看图回答问题→图文意思要理解
如图是什么内容的宣传画?
五、课本习题解答→重点知识要牢记
1.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2.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照片中的故事。从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4.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涉及的权利 谁享有这种权利 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5.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激活巧思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要求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走进生活
1.放学回家,睡觉前你喜欢看电视吗?你的家长对你看电视是什么态度?你认为大人们限制小孩看电视的理由合理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家长,你会怎样做?我们来议一议、演一演。
2.看电视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好处?看电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不好的影响?怎样避免不利的影响?对于小孩看电视,大人应不应该限制?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知识清单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公民意味着什么
学习目标提示
掌握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一、核心词汇→加深对课本理解
1.在家里, 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无论出生在中国还是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5.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6.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7.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8.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 ,则用X代替。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20)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 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 ,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11.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2.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3.(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4.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2014 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该热线电话求助。
二、核心素养研讨→心得体会提升
1.无论你是学生顾客、公务员还是老师,我们都拥有共同的身份——( C )。
A.青少年 B.学生 C.公民
2.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 B )国籍。
A.外国 B.双重 C.日本
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 A )。
A.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B.随机变化的 C.多人共用
4.日常生活中,( A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我们的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
A.警察 B.陌生人 C.推销人员
5.( C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户口本 B.身份证 C.护照
6.( C )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7.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 C )求助。
A.110 B.112 C.12308
8.我们可以从公民身份号码中得知( C )信息。
A.出生日期 B.户籍地、性别 C.以上都有
9.下列哪种情形不需要使用身份证? ( C )
A.酒店办理住宿 B.手机营业厅办理手机卡 C.超市购物结账
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 ),并为( D )所沿用。
A.古希腊 B.中国 C.古印度 D.古罗马
树立正确思想。
1.马克的爸爸是英国人,妈妈是法国人,他一定没有中国国籍。( × )
2.外国人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 )
3.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4.公民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
5.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
6.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成为公民。( × )
7.只有取得选民资格的人,才享有公民权利。( × )
8.玛丽的爸爸可以同时具有法国国籍和中国国籍。( × )
9.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 )
10.写有自己个人信息的单据,可以随意乱扔。( × )
11.我们的身份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 )
12.身份证丢失时,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 )
三、看图回答问题→图文意思要理解
图上是公民的什么证件?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图上的证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它可以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四、课本习题解答→重点知识要牢记
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答:不同的身份是根据他们的国籍判断的,这种称呼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该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具有中国国籍,享受中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答: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实施分区安检,在兼顾外国人通关需求的同时,可以提高中外人员通关的效率。还可以根据旅客群体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通道设置比例。因此,机场的边检处对“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分区进行查验。
3.结合“公民”一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
答: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它出现于古希腊发达活跃的公共政治生活,其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属于城邦的人”享有广泛的政治生活。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公民的概念被重新提出,各国宪法普遍地使用了公民的概念。
在汉语中,“公”意为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人、公务、公共;“民”泛指人、人类或人民、庶人。因而公民是指从事公共事务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4.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答: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背面则印有公民的姓名、照片、出生年月、住址,性别、民族及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
5.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但是,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限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答: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20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因此,我的身份证有效期限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6.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答:身份证的用处很多,户口登记、入学、就业、办手机卡、办银行卡、买火车票、办营业执照、 办理驾驶证、办理个人信贷、申请出入境、考试等都需要用上身份证。
7.你知道人民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答:身份证是公民证明身份的重要材料,警察通过查验身份证能初步确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不仅能查获大量的犯罪嫌疑人,还有助于防范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8.观察右图,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
答:这种做法不合适,因为火车票上有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重要信息,而且火车票票面右下角那个黑色方块的二维码含有全部的个人信息,不少智能手机软件能轻松读取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个人信息被人盗用,极有可能用于诈骗、办假证以及其他犯罪活动。
9.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答:科技: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天宫、神舟、天舟、嫦娥、长征系列成果举世瞩目。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体育:中国连续数届奥运会蝉联金牌榜第一位。
经济:中国GDP达到13.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了世界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仅有的2个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仅次于美国。
10.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
答:(1)护照类型、国家代码、护照号码。(2)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点。(3)护照的签发日期、签发地点、签发有效期、签发机关。(4)护照磁条里拥有护照持有者全部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国籍、户口所在地,公民身份号码、照片、个人签名、工作单位等信息。
11.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答:清朝末年,有个爱国华侨叫张振勋。有一次他听法国人说,要在瓜分中国后,到山东烟台建葡萄酒厂,因为那里生产的葡萄质量特别好。他就想:中国的土地和物产,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利用呢?后来,他就到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生产出红、白葡萄酒20多种,味道十分醇美,不但风行全国,而且畅销海外。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制作的金奖白兰地、雷司令等名酒获得了金质奖章。
激活巧思维
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哪种情形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答:(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4)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5)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2.为什么要保护身份证信息?
答:居民身份证记载大量个人信息,且号码具有唯一性,若不慎遗失身份证或泄露相关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需要引起重视,慎重保护证件和信息。
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
答:(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提示。
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核心词汇→加深对课本理解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2.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3.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4.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6.(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0.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研讨→心得体会提升
1.招工单位享有招工的权利,也有( C )的义务。
A.只招工男性或女性
B.不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随意辱骂员工
C.平等对待男女员工
2.如果某一天你遇到了纳税上的一些问题,你可以咨询( B )。
A.10086 B.12366 C.119
3.我们需要增强的是( C )。
A.权利观念 B.义务观念 C.以上都有
4.下列( AB )是我们公民必须做的事情。
A.纳税 B.服兵役 C.当明星
5.( C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人权
6.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是( C )。
A.2008年 B.1982年 C.2004年
7.世界上第一个纲领性国际人权文件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世界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法》
8.( A )是世界人权日。
A.12月10日 B.5月4日 C.12月8日
9.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法享受( C )。
A.休息权 B.平等权 C.物质帮助权
10.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没有节假日。这侵犯了公民的( C )。
A.受教育权 B.平等权 C.休息权
树立正确思想
1.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享受自己的权利。( × )
2.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我们可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利。( × )
3.我们不仅应该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应该履行对社会、国家、家庭的义务。( √ )
4.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选择权利或者义务。( × )
5.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用去顾及其他人。( × )
6.根据《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 √ )
7.未成年人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 )
8.我们行使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 √ )
9.公民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之间没有关系。( × )
10.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 )
三、准确连线→一一对应加强掌握
1.查找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儿童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
3.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面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4.请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四、看图回答问题→图文意思要理解
如图是什么内容的宣传画?
答:右图是纳税服务热线的宣传画。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五、课本习题解答→重点知识要牢记
1.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答:第一位同学的看法有些片面,第二、第三位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高叔叔的确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先有礼貌地和高叔叔沟通,希望他能适当调整装修时间。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找物业,由物业人员协商解决,实在无法沟通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裁决。
2.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答:我认为饭店工作人员的做法是错误的,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逃税漏税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当我遇到偷税逃税的行为时,我会先向商家说明情况,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应该如何做。如果他们不听劝阻的话,我会拨打12366纳税热线进行举报。
3.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照片中的故事。从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答:享有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履行的基本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接受义务教育义务(受教育义务)。
4.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涉及的权利 谁享有这种权利 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景1 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
情景2 表达权和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 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
情景3 社会保障权 个人和家庭遭受工伤、职业病、失业、 疾病和老年人 政府和社会
5.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例如王叔叔被工作单位无故解雇,通过国家法律保护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激活巧思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要求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小学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处做起。首先,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其次,要以少年英雄。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第三,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第四,要虚心学习,知错就改。
走进生活
1.放学回家,睡觉前你喜欢看电视吗?你的家长对你看电视是什么态度?你认为大人们限制小孩看电视的理由合理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家长,你会怎样做?我们来议一议、演一演。
答:(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一般情况下家长不让我们看电视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正确分辨哪些是适合我们看的节目,不能合理安排看电视、运动、学习和休息的时间,看电视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等。
2.看电视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好处?看电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不好的影响?怎样避免不利的影响?对于小孩看电视,大人应不应该限制?
答:看电视可以使我们欣赏到精彩的节目,从而增长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看电视时间长了,睡眠不足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学习,尤其彩色电视看久了会对我们的眼睛不利;电视上有些内容不适合我们看,看后会给我们造成负面影响。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选择健康的电视内容,也可以和家长签订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协议,来避免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我们看电视,家长应正确加以引导和帮助,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该看的内容应该限制。
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