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庆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青春”一词来自《楚辞》,意为“万物葱郁,青绿茂盛之时”。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情绪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符合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有( )①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成人感”强烈 ②情感世界愈加丰富③心理和生理已经成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任何事情 ④体内机能的增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在每届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晚会和道德模范颁奖会上,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有的观众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感受说明( )A.负面的情绪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B.崇高的精神能激发人们的情绪C.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D.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3.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体现自尊心态的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且愿把酒携手醉花间,与君长笑忘流年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4.下面是学校“阳光心理信箱”收到的一封来信(节选)。下周一我将代表班级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我认真训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时间越临近,我越感到紧张和担忧。您能帮帮我吗?对此,下列回复合适的是( )①高度重视,演讲活动关系到班级荣誉 ②及时调节负面情绪,缓解压力③完全不必在意,让其他同学替你参赛 ④勇敢尝试,相信自己一定能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小刚的皮肤黝黑,个子也不高,但他热爱运动,总是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他常对自己说:“我很黑很矮,但我也很棒!”这说明他( )A.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B.内心很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C.和别人盲目攀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D.过于肯定自己,容易产生骄傲心理6.红红家境贫寒,但她平时刻苦努力学习,从不在意别人轻视的眼光,每次考试她都名列班级前三。这说明,红红明白( )A.自尊的人能够无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B.要树立远大梦想,有梦想就能获得成功C.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D.要时刻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7.因公交车急刹车,车上一名小学生手里的豆浆打翻在车厢的地板上,他立刻拿出纸巾,蹲下来一遍遍地擦拭地上的豆浆,直到擦拭干净。这名小学生的行为是( )①“行己有耻”的表现 ②“哗众取宠”的表现③自觉培养美好品德的表现 ④过度自尊的表现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8.下侧漫画中这位女士的言行( )A.说明了在我国人人平等 B.做到了自尊自爱、言行得体C.表明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人格9.自信让青春更美好,自信需要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表现,能使自己增强自信的是( )①小强:遇到困难不惧怕,寻找办法克服它②小健:抄袭作业进步大,师长一起把他夸③小勇:冥思苦想解难题,数学竞赛拿第一④小能:不守规矩做错事,损人利己脸不红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在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全面统筹下,来自全省高校的7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奔走在各个场馆和服务场所,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给所有人带来了温暖与美好。这些志愿者( )①总是被动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②在奉献中传递着生命的正能量③在不断地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④能消除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名言警句所蕴含的道理与传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名言警句 传统美德①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蕴含丰富多样性、承认差异和矛盾、承认个性和特殊性的和谐。这启示我们要( )①求同存异,尊重不同意见 ②和而不同,协调不同意见③盲从苟同,保留不同意见 ④耐心劝导,保证达成一致意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格桑花开》登上央视春晚,穿越千年苗绣盛装闪耀国际T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屡屡出圈走红,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 )A.生命力和创造力还不足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以吸收外来文化为基础 D.继承全部的传统文化14.《朱子家训》是记载我国古代优良家风的代表作,其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体现了( )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熠熠生辉。中华传统美德( )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信仰 ④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6.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17.蒋某某醉酒后从7楼家中向楼下露天停车场抛掷生活用品、花盆等物品,将周某某和张某某的小型汽车砸坏。法院最终判决蒋某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蒋某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18.《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该条例的施行,保障了农民工(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劳动权 D.物质帮助权19.新修订的国旗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坏、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这条法律规定体现了(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绝不允许国家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损害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①被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而要求对方道歉——肖像权不受侵犯②妈妈偷看女儿写的日记——侵犯女儿的隐私权③故意杀人并造成对方死亡——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④超市保安怀疑李某偷取物品并对李某进行搜身——侵犯了李某的政治权利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分析说明题21.【调节情绪健康成长】某校七年级(2)班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分享活动,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分享片段:甲同学:这次数学测试我得了满分,我特别开心,不过我不会骄傲,我会继续努力。乙同学:为什么我的努力总也得不到回报,我总是考不出好成绩?我真的好郁闷啊!丙同学:当我感到委屈的时候会在适当的场合痛哭一场。丁同学:约好周末春游,不巧周末下雨,有人伤感地说:“唉,计划又泡汤了。”但是这时我想到春耕到了,便赞叹道:“这真是一场及时雨!”(1)从甲、乙两位同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情绪具有怎样的作用?(2)请你从丙、丁两位同学的分享中,分析丙、丁两位同学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调节情绪。22.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90后“独臂筑梦师”张超凡颍强拼搏,成为百余家蝶体专访的创客校长;谢启明小时候被车祸夺走一条腿,但却不言放弃,他创办的爱心机构已帮助500多名残友进行日常康复训练;无臂男孩彭超以不服输、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赢得人生的胜利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例。“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3.【践行仁爱,弘扬正气】材料一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材料二 文天祥战败被俘后,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而后从容就义。其绝命词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为后世所传颂。(1)阅读材料一,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2)材料二中文天祥身上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24.【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材料一 2020年到2024年涉及未成年犯罪图表温馨小贴士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主要有:涉案未成年被告人存在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法定监护人不能有效履行监护职责;未成年被告人的失学比例较高;临界预防措施不足,多数未成年人明知法定年龄与处罚措施之间的关系,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存在;等等。材料二 “买手机吗?只要一百块!“一男子对中学生小杜说道。这样低廉的价格,在日常中可能让人觉得有蹊跷,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不予理睬,然而,中学生小杜却从这句话中察觉到了异常。他不仅机智地记下了关键电话号码,待男子走后,小杜迅速回拨电话找到失主并报警,最终顺利地协助警方迅速破获了一起手机盗窃案。(1)材料一中的图表数据反映了什么信息?(2)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应怎样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3)材料二中,小杜的做法启示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参考答案1.A2.B3.A4.C5.A6.C7.B8.D9.C10.B11.B12.A13.B14.D15.B16.C17.A18.C19.B20.B21.(1)①情绪非常神奇,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②快乐、自豪、满足等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体验,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③愤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2)丙同学:合理宣泄法;丁同学:认知调节法。22.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③自强能帮助个人战胜困难与挫折;④自强不息的人能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23.(1)①尊重他人,平等对待每个人。②关心他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③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④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2)崇正义。24.(1)①这一数据反映了2020年至2024年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涨趋势;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面临的挑战不断上升等。(2)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3)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见义勇为/有勇)②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