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5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的决定,自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A.三、代表法 B.四、代表法 C.三、选举法 D.四、选举法2.2025年4月8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____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统筹____两件大事,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携手各国共创美好未来。(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国内国际B.中央周边工作会议 国内国际C.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发展安全D.中央周边工作会议 发展安全3.2025年4月24日,搭载____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____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5次发射任务。( )A.神舟二十号 5B.神舟二十号 4C.神舟十九号 4D.神舟十九号 54.青春的遐想绚丽多彩,充满了无限的可能;青春的困惑是一道难题,用心去解答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青春的美秀外慧中,蕴含着乐观、善良与热情。这启示我们( )①青春是充满遐想的,要积极主动探索青春②青春的困惑只会带来烦恼,要坦然地接受③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展现青春的内在美④青春期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要消除自我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常言道:“冲动是魔鬼。”人在冲动状态下,常常会丧失权衡利弊和考量后果的能力,贸然作出决定。这提醒我们要( )①学会管理情绪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③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④压抑杜绝消极情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从事导弹火箭研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战线。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和志愿。”中学生小智了解了王永志的事迹以后,报国之情油然而生,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说明情感( )①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②能让每个人成为国家栋梁③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④使我们的情怀更宽广、博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地铁上,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该乘客。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轻声安抚邻座乘客。女乘客的言行( )①是有自尊的表现②做到了尊重他人人格③没有接纳他人的个性④能够赢得他人尊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在学校艺术节唱歌比赛中,小雯在上台前担心因紧张而忘词,想退出比赛。这时,班主任将一张纸条塞到她的手中并对她说:“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如果忘词了,就打开看看它。”结果,小雯没有打开那张纸条,表演却很成功。下台后,她打开那张纸条,发现只是一张白纸。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信能解决一切困难B.自信让人坚定乐观C.自信让人充满希望和力量D.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9.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下列诗词:诗词一 诗词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诗词蕴含的道理是( )①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人②我们应该树立远大志向为之奋斗③我们要不断磨练意志、锤炼品格④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放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图漫画《十篓空想,不如一个脚印》告诉我们( )①梦想毫无意义,无法实现②要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要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④成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育和谐》中说:“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下列没有体现出“和合”的是( )A.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B.我国秉持“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传统精神C.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嘲笑身边成绩差的同学D.小凯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彼此借鉴12.“铁人”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人民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献身山区教育扶助乡村女生……这些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 )①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②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③激励着我们不懈奋斗④具有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巩固改革成果,提振发展信心;检察公益诉讼以法治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025年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为鲜明的关键词,承载着人民群众满满的法治期盼,让法治中国前行的步履更加坚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③我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非常完善,没有修改的必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中学生张某和李某在街边王某的家门前燃放烟花,不久后,王某临街的主卧内冒出大量浓烟。经调查鉴定,王某家中起火系张某和李某燃放的烟花从窗户飞入,落到沙发上所致,王某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价值为175695元。同学们围绕该案例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小康:中学生张某和李某侵害了王某的财产权②小欢:中学生张某和李某的家长应该承担赔偿责任③小丽:中学生张某和李某是未成年人,无需承担相应责任④小乐:当财产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只能自认倒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2025年2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某英执行了死刑。这一判决,是对她长达十年拐卖儿童罪恶行径的终极审判。下列对这一判决理解正确的是( )①余某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余某英的行为触犯了刑法③余某英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④余某英依法承担了刑事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分析说明题16.探索青春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活动一 补充回复下列是一对好朋友的聊天对话:小敏:小丽,有件事情让我很烦恼,你帮我出出主意吧。小丽:什么事儿啊,你说说。 小敏:学校男生小强说对我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觉,约我周末一起去看电影,我该怎么办? 小丽:……(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小丽的回复。活动二 辨析观点所谓挫折感,指的是人在遇到困难或失败时,产生的失望、沮丧、自责或无力感。人一旦深陷挫折感中,就很容易被挫折击垮,从此一蹶不振,灰心丧气。对此,小秦说:“我很讨厌挫折感等类似的消极情感,它只会阻碍我们的发展。”(2)你赞同小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活动三 材料探究材料一 清晨,妈妈叫醒小明,小明边穿衣服边喊“妈妈,快给我收拾书包,挤牙膏,再拿一袋奶,怎么不早点叫醒我,都来不及了”。早自习时,老师检查作业,他的家庭作业没有完成,于是他抄同桌的作业应付老师。 ①小明的表现是自尊的表现吗?为什么?材料二 某校举办“青春逐光”演讲比赛。小华是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他总担心自己的演讲不够精彩,害怕出错被大家嘲笑。内心的不安让他无法集中精力。比赛结果出来小华没有获奖,他认为自己的不自信是这次比赛失利的最大原因。 ②请你为小华树立自信心提供两点建议。(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上问题。17.传承文化【完善表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面是校园文化墙上展示的一些古语:古语 蕴含的思想理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①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所缺内容。【策划班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仁爱”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内容。为使同学们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七年级(1)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需策划班会活动流程。班会流程 班会内容一、班会主题 做仁爱的人二、班会目的 略三、班会内容 分享一句关于仁爱的名言:①____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仁爱:②____四、班会总结 略(2)请完成上述内容中的①②部分。【故事感悟】2025年5月10日,学生姜昭鹏在乘网约车去考点路上,同行同学突发休克,姜昭鹏利用所学急救知识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网约车司机王涛联系交警说明紧急情况,并极速赶往医院。姜昭鹏将同学送医急救后,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沟通报备。少年的机智、司机的果敢、交警的调度、医护的专业,众人的合力让发病同学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护,最终转危为安。因救助同学迟到,姜昭鹏当天上午语文考试未能参加,但他表示不后悔,“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3)读完这则新闻你产生了哪些积极情感?我们如何向姜昭鹏学习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诵读经典】“文以载道”强调的是文化作为传递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载体作用。“文以化人”则突出了文化在塑造人格、影响行为和培养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为此,某班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组织同学们诵读中华经典著作,感受中华经典著作中做人做事的道理。(4)请你向同学们分享两部中华经典著作,并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18.遵守法律【认识法律】小秦在了解我国法律时搜集了下列新闻: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妥善化解了一起高龄老人起诉赡养费的纠纷案。该法院还针对赡养义务人发出了首份《家庭赡养指导令》,以司法之力牢牢守护了老人合法权益。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粮食安全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法律保障。(1)请你根据上述新闻,谈谈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生活的?【明确后果】2025年5月,中国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布公告称,3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其中涉及多款AI助手。法律从业者提醒:在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不仅涉及个人信息还涉及内容安全、伦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2)移动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会产生什么后果?【分析案例】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列案例: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13岁的王某成为一名留守孩子。初一时,王某慢慢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而有限的零用钱远远不能满足王某购买游戏装备的需求。于是,他就打起了同学的主意,从小偷小摸发展到后来的敲诈勒索,甚至公然抢劫。16岁那年,王某因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3)王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该案例对我们预防违法犯罪有何警示?参考答案1.A2.D3.A4.B5.A6.C7.B8.A9.B10.C11.C12.C13.A14.A15.D16.(1)你应该理智地拒绝他。①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未来的向往而感到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当作爱情。②真正的爱情,不仅意味着热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赏和尊重,而且需要责任、能力和担当。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不赞同,小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消极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②但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成长。(3)不是。①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②小明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没有做到行己有耻。①要关注自己的优点,在参加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和曾经取得的成绩,有利于增强自信。②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当碰到困难时,要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坚持对自己说:“我很棒!”“我能行!”等等。17.(1)例答: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2)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等。②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3)积极情感:责任感、敬佩感;等等。做法: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4)《与妻书》我们要将家庭幸福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陋室铭》我们不应与世俗同流合污,要保持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18.(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等等。(2)隐私权。后果:侵犯他人隐私权会给公众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违反法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他人的私生活受到干扰,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等。(3)例答:王某本人自律意识不强,沾染了不良行为,法治观念淡薄;王某的父母疏于管教,未能履行家庭保护的责任;等等。(4)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