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新课导入同学们,读过了朱自清、老舍、刘湛秋先生笔下的四时之景,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去欣赏古诗中的风景,体会诗人写作时的心情。第1课时古代诗歌四首素养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4.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预学一课前预学自由朗读四首古诗,根据的提示,写下你的发现。【提示】四首古诗的朗读节奏有什么不同 押韵的规则有什么不同 ①任务与评价标准制订各个小组按要求完成四首诗的朗读任务卡。【朗读设计】 画出重音、停顿,并设计朗读的体态、手势、表情等【朗读说明】 结合诗歌内容说明朗读设计的理由【朗读配乐】 根据诗歌的内容、情感或意境,选择恰当的朗诵配乐【朗读评价】 请其他小组为你们点亮☆ ☆☆☆☆☆朗读任务卡1.布置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讨论诗歌朗读的评价标准。2.共同制订评价标准。(自主完成)①任务与评价标准制订提示:可以结合古代诗歌的常识、欣赏古诗的方法等思考。自由朗读,感知韵律和节奏。②感知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诗歌 诗体《观沧海》 (1)《次北固山下》(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天净沙·秋思》(4)四言诗七言绝句散曲五言律诗《观沧海》是古体诗,不讲求押韵。律诗,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这首诗押“ian”韵。七绝,一般一、二、四句押韵,这首诗押“i”韵。每句押韵,押“ia”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我们朗读古代诗歌时,要读出节奏。四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五言诗的停顿一般是“二三”。②感知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对仗句,上下句的词语音节应该是一致的。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六字句一般停顿是“二二二”。最后一句例外。预学二课前预学想象构建画面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再次朗读课文中的四首古诗,试着想象四首诗所构建的画面,写下这四幅画面的主色调分别是什么颜色并说明理由和想象的画面,在课前与同学分享。《 》 作者: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观沧海》曹操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深蓝色(或墨蓝色、靛蓝色) 1.诗歌描绘的是浩瀚壮阔的大海景象:“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深蓝色最能体现大海的深邃、辽阔、雄浑和力量感,也符合“沧海”的称谓。 3.这种色调传达出一种包容宇宙的博大胸襟和昂扬进取的豪迈气概。无垠的深蓝海面,波涛起伏,天空或许也映衬着海水的深蓝,整体气势磅礴。《观沧海》曹操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次北固山下》王湾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青蓝色(或淡青色、水绿色) 1.诗歌描绘的是冬末春初,行舟于宽阔平静的江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绿水”、“平潮”给人以清澈、平静、开阔之感。 3.青蓝色(或淡青色)最能体现江南水乡早春时节的宁静、明净和生机初现。它比深蓝更明亮、更柔和,带有春天的气息。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也暗示着光明(日光)即将驱散黑暗(残夜),新生的绿色(春意)悄然进入旧年,青蓝色调很好地融合了水色与春意。开阔的江面泛着青蓝色的波光,青山映衬,一帆高悬,宁静中蕴含着希望。《次北固山下》王湾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灰白色(或银灰色、月白色) 1.诗歌核心意象是“杨花落尽”和“明月”。杨花飘零是白色的、萧瑟的;“我寄愁心与明月”,明月是清冷的、皎洁的。 2. 背景是“子规啼”(杜鹃悲鸣)的暮春时节,氛围是哀伤、愁思和牵挂。 3. 灰白色最能融合杨花的飘零感、月光的清冷感以及弥漫的愁绪。它不是纯白,而是带着朦胧、忧郁和距离感的色调。 4.这种色调传达出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深切同情、担忧和绵绵不绝的思念。暮春的夜空,一轮清冷的灰白色月亮高悬,杨花如雪般飘落(白色融入灰色调),子规的啼声更添寂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土褐色(或暗黄色) 1.诗歌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萧瑟秋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2.这些意象共同的特点是衰败、苍凉、孤寂。“枯藤”、“老树”、“古道”是陈旧的褐色;“昏鸦”是暗色;“瘦马”是暗淡的毛色;“夕阳”是昏黄的。 3.土褐色(或暗黄色)最能概括这种深秋黄昏的荒凉、古旧、疲惫和漂泊无依的沉重感,是大地在暮色中的颜色,也是游子心中愁绪的颜色。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笼罩着土褐色的古道、缠绕着枯藤的灰褐色老树、一只暗色的乌鸦,一匹瘦骨嶙峋的暗色马,整个画面沉浸在一种黯淡、凝重的土黄褐色调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画面主色调 理由 想象画面了解作者古诗名 作者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观沧海》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 写于北征乌桓胜利后,登山望海,抒发统一中原的壮志豪情。《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诗人,生平记载较少,此诗为其代表作。 诗人途经江苏镇江的北固山,在舟中见江南早春之景,表达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李白写诗寄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慰藉。《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漂泊途中所作,以秋景写游子之悲,抒发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古诗名 作者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观 沧 海诗文翻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向东,往东大海,这里指渤海到达,登上连词,来多么耸立水波荡漾的样子译 文向东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看苍茫的大海。海面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茂盛;茂密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巨大的波涛译 文(山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类长势很旺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运行银河如同,像达到极点心意,志向译 文璀璨的日月星汉不停地运行,好像是从大海里升起的。(真是)幸运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吧。当堂检测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曹操《观沧海》中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次北固山下诗文翻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向前北固山开阔风顺(而和)挂,吊挂译 文旅途在青山之外,(游子)行舟于绿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而行,船帆高高悬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进入升起家书到,送到译 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当堂检测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正宜扬帆向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文翻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柳絮布谷鸟,又称杜鹃指王昌龄译文在柳絮落尽、子规啼叫的季节,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路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给予地名,怀化境内译文当堂检测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关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天净沙·秋思诗文翻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集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坐落着几户人家,古道上一匹骨瘦如柴的马迎着(萧瑟的)秋风向前行走。干枯的枝蔓秋风译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从西方落下,伤心断肠的人(还远)在天边。形容悲伤到极点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译文当堂检测根据要求默写诗句。《天净沙·秋思》中抒发作者羁旅异乡的悲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净沙·秋思.mp3 次北固山下.mp3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1课时 课件.pptx 观沧海.mp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