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考古新发现多处遗迹情境思考与这件国宝流失海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在经过了160年的流离,圆明园十二生肖之一的马首铜像正式入藏圆明园正觉寺,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马首”不仅有文化象征的意义,更提醒无数国民要铭记历史。学习目标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经过。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理解其危害。4.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探究导学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阅读材料并思考,鸦片战争后,英国人的预想达到了吗?为什么?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未能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洪都拉斯 14 600人 人均934.5便士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摘编自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英国人认为: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修约借口“修约”(修改条约),谋求扩大侵华权益法国发动战争的借口:“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遗址“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绘画法国天主教教士马神甫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亚罗号事件”清朝士兵与英国人交涉(绘画)直接原因(导火线): “马神甫事件”与“亚罗号事件”根本原因: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战争过程开始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以“洋药”进口名义承认鸦片贸易合法第一阶段《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英、法公使借进京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事。被迫与英、法两国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阶段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历时一百五十多年。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000多亩。正大光明殿远瀛观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残垣断壁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侵略者的野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条约 国家 内容《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美 以“洋药”进口的名义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北京条约》 英、法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3.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不是英法,而是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总计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间 条约名称 面积1858年 《瑷珲条约》 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 《北京条约》 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 《北京条约》 44万多平方千米1864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 《改订条约》以及此后5个勘界议定书 7万多平方千米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1)领土主权: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2)社会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合作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扩大侵略权益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主凶,美、俄帮凶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战争危害 条约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主权 领土、司法、关税主权等遭到破坏影响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时间: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课堂小结列强罪行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训练评价1.下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A.清政府严禁鸦片的时代背景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C.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D.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C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D.获得大量战争赔款C3.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③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分别对应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南京条约》A4.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 )A.迫使中国将鸦片贸易合法化B.强迫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C5.鸦片战争后,列强只拥有在中国沿海合法转运洋货的特权;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进一步深入攫取了中国主干河流长江的航行权,该变化反映出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B.逐步丧失了主干河流的航运主权C.长江流域大片的领土沦丧他国D.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6.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B.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C.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D.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卖国条约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圆明园考古新发现多处遗迹.mp4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