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民以食为天食以俭为先2025年2月23日学习目标:一、粮食的来之不易二 、顶云经验三、 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四、粮食杜绝浪费一 . 粮食的来之不易 -----粮食来至于劳动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两则故事同学们,粮食来的容易吗 二、顶云经验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吃饱饭,我们关岭县顶 云公社经历一场跟粮食有关的土地改革,当时他 不但影响着我们的贵州,而且还影响到全国。1、顶云经验的时代背景及产生过程1976年至1978年,顶云同样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与全国各地一样 ,全乡28个生产队以大集体"的方式经营管理土地,生产落后,群众吃粮难的问题较为严重。为了解决老百姓吃粮问题,顶云秧井、八角岩、陶家寨等16 个生产队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的风险, 先后悄悄把土地"定产到组、包产到户",对推动农村 土地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别是陶家 寨生产队,更具代表性。2.陶家寨当时的生活和生产现状生活现状:1976年,顶云公社陶家寨有32户183人,农民 人均纯收入仅为 5 6 元,人均粮食106公斤,许多家庭在过完春 节后就已经断粮,常以野菜混合谷糠充饥,生活十分困难。生产现状:出工人喊人;做工人看人;收工人赶人,生产马 虎 ,“出工不出力”现象严重。粮食产量根本就上不去,人们 为了生存下去,于是有人在“饿则思变”的情况下,"定产到 组、包产到户"就这样在陶家寨悄然进行。3、 陶家寨"包产到户"产 生 过 程 :1978年初春,陈高忠瞒着顶云公社,邀约村民罗明才、李国昌、陶天银、陈忠富、罗定尧、罗国民,在陶家组山林里名叫“灯盏窝”的隐秘地,商量土地分到户的事。 一个下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晚上,7个人在陈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了"合约",摁上手印,悄悄实施"包产到户”。3.陶家寨"包产到组"效果:到了秋天,粮食进仓后,陶家寨粮食 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两倍多,人均吃粮从原 来的106公斤增加到 252公斤,人均收 入从原来的几十元增加到 200多元。实践 说明"定产到组、包产到户",增加了粮食 产量,让全生产队人吃上了饱饭,大胆的 尝试让人信服。这样,一年后的粮食产量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于是,顶云人冲破各种阻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敢为人先、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精 神,被称之为"顶云经验"。"顶云经验"精神的秉承和发展"顶云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 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了传承和弘扬"顶云经验"精神,2008年11 月,在离顶云乡政府1.5公里,距县城4.5公里处 的顶云乡石板井村修建"顶云经验"纪念园。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粮食来的真不容易啊! 请同学们----三 . 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很多工厂食堂, 饭店餐馆,家庭节假日,大型酒店,民间举行婚丧嫁娶,学校食堂等 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同学们有过剩饭 我们该怎么杜绝呢 讨 论具体的节约粮食的行为1.合理安排采购和备餐: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采购和备餐,避免过量采购和剩菜。2.按需取食:在食堂或外就餐时,按需取食,避免取食过多而剩 余。3.聚会点餐:聚会时采用N-1点餐制,减少食物浪费。4.光盘行动:在外就餐时倡导光盘行动,如有剩余可打包带走。 5.健康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6.宣传节约理念:积极宜传节约粮食的理念,影响身边的人。个 人和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节约粮食的 习惯,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节约氛 围。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可耻5、不偏食,不挑食。6、外出用餐时,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倡议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一件 睡衣竟然补了73 次、穿了20 年。经济 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 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 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四、约粮食杜绝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 监督,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 止餐饮浪费行为。"——习近平1.民以食为天,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2.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们应当好好珍 惜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4.粗茶淡饭,细水长流,粮食的珍贵在于其默默奉献。5.莫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珍惜粮食成为我们每个人的 生活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呢 粮食的来之不易 粮食来至于劳动顶云经验 顶云经验与粮食的密切联系工厂食堂 饭店客人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很多 家庭节假日民间举行婚庆喜事学校食堂约粮食杜绝浪费小 结 :节约粮食,珍 惜劳动果实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