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冲刺物理试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题3分)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本题3分)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规律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变干是发生了蒸发现象3.(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学校大门口安装的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使用时只需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者面部信息与学校备案系统相匹配并测量体温,十分便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种透镜B.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D.测温系统是通过接收人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紫外线来测温的4.(本题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真空也能传声5.(本题3分)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以液氢作为燃料,燃料燃烧获得的能量使其加速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液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氢热值大B.液氢燃烧得越充分,热值就越大C.火箭加速升空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火箭加速升空时机械能守恒6.(本题3分)小郡应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为家人制作美味的小锅米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烫的小锅米线含有的热量多B.刚出锅的小锅米线“热”得烫嘴,“热”表示的是内能C.汤汁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锅中的汤汁内能也不变D.出锅后随着小锅米线的温度降低,其内能变小7.(本题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8.(本题3分)有一位园艺老奶奶被美誉为“懂得创造生活乐趣的93岁的仙女”,马克·吐温、爱因斯坦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她就是女王终身成就奖得主塔莎·杜朵,她曾在深山中造了一座花园和农庄。孩子们常问她:“你一定很辛苦吧?”她说:“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呢,花园为身体和心灵提供了食物,凡是有价值的好事物,都是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的,我愿意将时间倾注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下列关于园艺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园艺小铲做成尖头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加压强,方便深入土壤B.水桶的把手做得粗大,是通过改变粗糙程度来增加压强,防止勒手C.洒水壶稍稍倾斜就能够洒出水来,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电动喷壶中的马达转动,利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来给植物打药杀虫9.(本题3分)如下图所示,刻度均匀的杠杆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挂在e点并竖直向上拉,测力计示数为4牛。杠杆上还挂有一个重为2牛的钩码,则该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 )A.b点 B.e点 C.j点 D.n点10.(本题3分)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熔点/℃ -39 1064 1083 1535 3410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11.(本题3分)如图甲是北京冬奥会中运动员翻跃大跳台的情景。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C.在c点时,运动员的动能为零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12.(本题3分)如图所示为“北耕兼种”的农具简图,《天工开物》中描述为:“其服牛起土者,未不用耜,并列两铁于横木之上,其具方语曰精。精中间盛一小斗,储麦种于内,其斗底空梅花眼,牛行摇动,种子即从眼中撒下。”关于图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使用铁尖是为了增大压强,便于“起土”B.牛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牛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耦的拉力大于耦对绳的力时,耦才会被牛拉动D.“牛行摇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3.(本题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20Ω 1A”的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1)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2)此时的电阻是 Ω;(3)现用电阻替换电阻,同时将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3V接线柱损坏)接入电路bc之间,电流表不改变测量范围,要求: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均能达到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求替换电阻的阻值范围是 Ω。14.(本题4分)如图所示为汽车发动机的压缩冲程,若飞轮的转速为,在内,汽油机做功 次;若汽车所受牵引力为,匀速直线行驶,完全燃烧汽油,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是 。()15.(本题4分)三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B球带正电荷,则A球带 电荷,C球带 电荷。16.(本题4分)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990芯片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利用该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 导电性。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作图每问2分,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7.(1)(本题2分)投实心球是我市初中体育测试项目之一。请画出图中实心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2).(本题2分)如图,将重力为5N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画出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18.(本题6分)小宁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2)在连接电路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图乙的位置,是因为没有 。纠正后继续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指针又偏到图乙的位置,是因为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样得出的结论的不妥之处是 ,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的方法是 ;19.(本题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1)方案一: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让滑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2)方案二:如图2所示,用3N水平力拉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而滑块静止不动,此时,与滑块连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3)你认为方案 更佳,请阐述其中的优势是 。20.(本题10分)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时,要把小车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运动状态会平衡;(2)当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 时(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装置之间的摩擦)(3)当小车平衡后,小宇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选填“静止”、“旋转”或“翻转”),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4)实验时发现F1稍大于F2时,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原因是 。改进的实验方案是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21.(本题8分)一火车长400米,以5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大山的隧道共花了20秒,求隧道长度。22.(本题10分)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简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取g=10Nkg)。问:(1)小简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3)该同学通过实验在小桶侧壁上标出了刻度,问刻度是否是均匀的? (选填“是”或“否”)。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知识点】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详解】小乐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乐闻到了; 奶奶给小乐戴香囊,闻到了药的香味,说明药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知识点】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漫反射、光的折射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详解】A.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B.发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3.C【知识点】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的物距与像距、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照相机【详解】A.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而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A错误;B.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故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故C正确;D.测温系统是通过接受人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D错误。故选C。4.C【知识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怎么传播的、熟悉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人耳听声的原理【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B.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或振动频率太低,人都不会听到,故B错误;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5.A【知识点】热值的概念、单位和物理意义、能量的转化【详解】A.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热值较大,故A正确;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故B错误;CD.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增大,故CD错误。故选A。6.D【知识点】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与联系【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才用热量这个概念,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A错误;B.刚出锅的小锅米线“热”得烫嘴,“热”表示的是温度,故B错误;C.汤汁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其内能增大,故C错误;D.随着小锅米线的温度降低,放出了热量,其内能减少,故D正确。故选D。7.C【知识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熟悉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较不同介质中的声速大小【详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声音传播速度受温度和介质性质影响,故A错误;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B错误;C.隔墙有耳,是指声音通过墙壁从一个房间传播到了另一个房间,说明墙(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C正确;D.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或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人就不会听到,故D错误。故选C。8.C【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大气压的应用【详解】A.园艺小铲做成尖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强,方便深入土壤,故A错误;B.水桶的把手做得粗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防止勒手,故B错误;C.洒水壶两端开口,中间相连通,是连通器,洒水壶稍稍倾斜就能够洒出水来,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D.电动喷壶中的马达转动,利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来给植物打药杀虫,而不是利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故选C。9.A【知识点】运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计算【详解】根据题意,想要杠杆水平静止,钩码需要挂在支点的左侧,另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4N×3L=2N×nL解得n=6故钩码需要挂在b点,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0.D【知识点】温度计的选择、熔点和凝固点【详解】A.铜的熔点是1083℃,铁的熔点是1535℃,所以铁水的最低温度也要在1535℃,高于铜的熔点,铜球掉入铁水中,温度达到了铜的熔点,又能从铁水中吸热,故铜球能熔化,故A错误;B.金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在1064℃时,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C.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因为在零下39℃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故C错误;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在灯泡发光时,不易被熔断,故D正确。故选D。11.B【知识点】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种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常见的机械能守恒及其辨析【详解】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雪面的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质量不变,速度减小,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故B正确;C.在c点时,运动员仍具有向前的速度,运动员的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只受到重力作用,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B。12.A【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详解】A.耩使用铁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便于“起土”,故A正确;B.绳对耦的拉力和耩对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绳对耦的拉力与耦对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D.“牛行摇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13.(1)8(2)25(3)5~24【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及应用、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串联电路的电阻与电压的比值关系及计算【详解】(1)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图(b)中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由欧姆定律可得,的电压(2)此时两端的电压所以此时的电阻(3)用电阻替换电阻同时将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0~3伏量程损坏)接入电路b、c两点之间,则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与并联,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均能达到满刻度,因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为1A<3A,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电路中电流为由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满刻度15V时,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的两端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有则定值电阻的最大值综上可知,替换电阻的阻值范围14. 20 30%【知识点】功的计算和估算、汽油机的构造与工作过程、热值的公式及相关计算、热机效率的计算【详解】内燃机一个工作流程等于飞轮转两转等于四个冲程,一个工作流程有一次做功。飞轮的转速为,1s内转动40转,做20次功;根据求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是15. 正 负【知识点】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详解】若B球带正电荷,A、B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A、B带同种电荷,A带正电荷;BC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带负电荷。16. 半导体 单向【知识点】半导体的特点【详解】目前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锗等,它们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属于半导体材料。二极管工作时,电流从二极管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二极管才会发光,反之电流不能通过二极管,因此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17.(1)【知识点】重力的示意图【详解】实心球被扔出后,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2).【知识点】压力的概念【详解】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垂直于桌面向下,大小为5N,作用在桌面上,作图如下:18.(1)断开(2) 调零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3)0.24(4)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详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2)在连接电路前,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的指针在图乙的位置,是因为电流表没有调零。闭合开关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指针又偏到图乙的位置,即指针反偏,是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接小量程,故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4)只进行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19. 匀速直线 2 水平向左 二 ①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②便于读数【知识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结论【详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时,当物体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故方案一中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让滑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滑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故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即为2N,方向相反,水平向左。(3)方案二不需要控制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滑块始终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拉着滑块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故方案二更佳。20. 光滑 相同 旋转 小车受较大阻力 把小车换成一张质量小的卡片【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详解】(1)为尽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2)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说明两边对小车的拉力相等,受力平衡,小车保持静止。(3)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此时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小车会旋转。(4)实验时发现F1稍大于F2时,小车仍保持静止,是由阻力较大造成的,为了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小车换成一张质量小的卡片。21.600m【知识点】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详解】解:火车行驶的距离为隧道的长度为22.(1)8N(2)1.2kg(3)是【知识点】重力的计算与估算、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详解】(1)小筒底面积为10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为(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是物体完全浸没时,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故此时所能称的最大物体的重力为此时物体的质量为(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体质量因液体密度ρ液、小筒底面积S、小筒质量m筒都是定值,故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