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物理综合复习考试练习卷7(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物理综合复习考试练习卷7(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邵阳市中考物理综合复习考试练习卷7(word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因为声波可以传播信息
2.(本题3分)2022年5月14日,即将交付使用的国产商用飞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如图是飞机加速上升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上升时,飞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乘客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它可以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比下表面流速更快,压强更大
3.(本题3分)如图,商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熟练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关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熔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升华
4.(本题3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试电笔是用来测试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的
B.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无用,可以去掉
C.用湿布擦台灯前将其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D.发现有人触电时,可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
5.(本题3分)在物理学史上,最早测得大气压强大小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帕斯卡 C.托里拆利 D.伽利略
6.(本题3分)如图所示,八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  )
A. B. C. D.
7.(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B.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当蜡烛移至刻度线处时,要使光屏上仍能成像则应向右移动光屏
D.若蜡烛移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8.(本题3分)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科学家通过特殊的显微镜,将病毒放大约百万倍,才能便于清晰观察。你认为新冠病毒的直径与下列哪个数据最接近(  )
A.0.1km B.0.1m C.0.1mm D.0.lμm
9.(本题3分)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水果电池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乙图:说明了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
C.丙图: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D.丁图: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判断某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10.(本题3分)二十四节气中涉及许多物态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关于这些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雨水”——汽化——吸热 B.“寒露”——液化——放热
C.“霜降”——凝华——吸热 D.“大雪”——凝固——放热
11.(本题3分)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三名航天员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B.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近地点时动能最小
12.(本题3分)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
A.他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二、填空题(共16分)
13.(本题4分)一位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敲打玻璃瓶时,水越 (选填“多”或“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4.(本题4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机翼做成上弯下平的形状,可以使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机械能将 。
15.(本题4分)导体的电阻除了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外,还与 有关。一定值电阻,两端加6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1A,当在其两端加0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Ω。
16.(本题4分)图是小兰看近处物体时的眼睛成像示意图,其眼睛是 (选填“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小兰为了矫正视力,需佩戴 (选填“凸”“凹”)透镜,与图中的甲透镜对光的作用 (选填“相同”“不同”)。若用小兰选的镜片观察图中的蜻蜓标本,可以看到图中哪些像? (选填序号)
三、作图题(共6分)
17.(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B点所受竖直方向的阻力F2及阻力臂L2。

18.(本题3分)如图所示,用一细绳将氢气球系在地面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氢气球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O点处画出氢气球受到的重力。
四、实验题(共24分)
19.(本题8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中最 端(填“左”或“右”);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小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分析数据后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不成正比,检查两电表均无故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20.(本题8分)小明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在游泳时发现:自己慢慢走进水中时,会感觉身体慢慢变轻。由此猜想: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分析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图乙中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N;
②分析探究过程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小明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小明又取来适量的盐水继续进行实验:将同一个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与图丁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21.(本题8分)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中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甲图中小石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比较F浮和G排的关系,可知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小明分析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水中,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观点是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
五、计算题(共18分)
22.(本题8分)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温度从60℃降低到10℃,求铝块放出的热量Q。[c=0.9×103J/(kg·℃)]
23.(本题10分)快递行业的一些公司积极尝试无人机送货,一架无人机载着货物10秒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5m,该货物质量为3.6kg、体积为2.4×10-3m3。求:
(1)货物的密度;
(2)提升货物所做的功率。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2024-2025年邵阳市中考物理综合复习考试练习卷7(word版)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与声的传播速度无关,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
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飞机加速上升时,飞机受到的升力大于自身重力,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飞机加速上升时对乘客做功,使乘客的上升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乘客的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
C.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它可以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飞机机翼表面呈明显的弧度结构,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机飞行时,相对机翼下表面,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更快,受到的压强更小,故D错误。
故选。
3.A
【详解】在青铜器铸造过程中,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铜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铜液注入模具后,铜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试电笔是用来测试家庭电路电线是火线还是零线,不是测试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接的是地线,是防止人接触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发生触电事故,不可以去掉,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湿布擦台灯前将其插头从插座中拔出,那么不用担心在擦台灯过程,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C符合题意;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断开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再用手去拉触电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牛顿运动定律等,故A不符合题意;
B.帕斯卡发现了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变化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Pa,故C符合题意;
D.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初中生的身高在左右,由图可知,小树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0cm=1.8m左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B错误;
C.当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使光屏上仍能成像则应向左移动光屏,故C错误;
D.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u=50cm-45cm=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病毒的直径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纳米,0.1μm=100nm,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水果电池工作时发生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为并联电路,由所标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导线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形成了电源短路,此时电路中迅速产生大量热量而烧坏电源,可以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它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只有当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时,它才会发光。如果电流方向相反,二极管则不会发光。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判断某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雨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宇航员在飞船内部,飞船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改变,不属于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故宇航员不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太空是真空,没有空气阻力,因此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飞船在升空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并不止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C错误;
D.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B.小朋友在下滑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力、支持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故AB错误;
C.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3.少
【详解】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用相同的力敲打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瓶和水的振动产生的,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4. 小 减小
【详解】[1]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虽然加油机在加油的过程中高度和速度不变,但质量减小,动能与重力势能均在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15. 材料 6
【详解】[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2]定值电阻的阻值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在其两端加0V电压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仍为6Ω不变。
16. 远视眼 凸透镜 不同 ①②
【详解】[1][2][3]图是小兰看近处物体时的眼睛成像示意图,因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其眼睛是远视眼,小兰为了矫正视力,需佩戴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使用),图中的甲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与图中的甲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同。
[4]若用小兰选的镜片为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倒立缩小的实像,观察图中的蜻蜓标本,可以看到图中的像为①②(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7.
【详解】过B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2表示,即为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过支点O做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动力臂L2,如下图所示:

18.
【详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气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19. 左 A 0.24 0.6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详解】(1)[1]标有“2.5V”小灯泡表示其额定电压为2.5V,因此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2)[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于阻值最大处,即图中最左端。
(3)[3]电流表无示数,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出现断路;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相连,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无断路,说明电压表所并联的小灯泡出现断路,故BC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A正确。
(4)[4][5]根据图可知,电流表选用是小量程0~0.6A,电流表示数为0.24A,额定功率
P=UI=2.5V×0.24A=0.6W
(5)[6]当灯泡的电压变大时,电功率变大,灯泡的亮度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不成正比。
20. 0.4 排开水的体积 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详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2]由图乙丙丁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两次实验中物体都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可以得到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1. ④①②③ 1 1 能
【详解】(1)[1]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应测量出小空桶的重力,用测力计测量出石块的重力,再将石块慢慢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小桶内),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小桶和溢出水的重力,故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④①②③。
(2)[2]由图①②,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知:石块所受的浮力
F浮=F1-F2=4N-3N=1N
[3]由图③④可知: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G排=F3-F4=2N-1N=1N
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发现F浮=G排,从而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
(3)[4]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水中,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同时减小,也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点睛】本题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
22.9×104J
【详解】解:铝块放出的热量为
答:铝块放出的热量为9×104J。
23.(1)1.5×103kg/m3;(2)18W
【详解】解:(1)货物的密度为
(2)提升货物所做的功为
W=Gh=mgh=3.6kg×10N/kg×5m=180J
提升货物所做的功率为
答:(1)货物的密度是1.5×103kg/m3;
(2)提升货物所做的功率是18W。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