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5.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资源保护意识。学习重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3.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思考: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提示: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总结: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二、新课学习(一)总量大,种类全1.阅读教材P58正文第一段,思考: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提示: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土地资源总量丰富。2.读教材P58图3.1 《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思考:中国人均土地资源有何特点?提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3.阅读教材P59图3.2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思考:(1)这些图片说明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 (2)我国土地资源如此丰富、齐全,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呢?提示:(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2)有利。总结: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4.读教材P59中耕地、草地、林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湿地的景观图。思考: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提示: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5.读图3.2中各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所占比例,并阅读教材P59正文。思考: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总结:我国耕地紧缺,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二)分布不均读图3.4~3.6 ,并结合教材P60正文完成下面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总结: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农业类型耕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种植业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草地 半干旱、干旱区 高原、山地 牧业林地 湿润区、半湿润区 山地 林业分析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耕地——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林地——降水较多,山地地区。草地——降水较少。归纳:(1)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2)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种植业和林业。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思考:分布不均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又一特点。那么这是优势还是劣势呢?提示:劣势。过渡: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利用,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提示:生产能力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读图3.7《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思考: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应遵循什么原则?提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等。总结: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三、学习总结我们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有总量大、种类全的优势;又了解了其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尽合理、分布不均的劣势。因此要让大家认识到一定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好土地资源。四、课外活动调查实践:l.在我们学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已烟消云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厂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短文,在全班办一期“保护家乡的土地”的宣传栏。2.调查当地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和状况,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5.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资源保护意识。学习重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3.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思考: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提示: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总结: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二、新课学习(一)总量大,种类全1.阅读教材P58正文第一段,思考: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提示: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土地资源 。2.读教材P58图3.1 《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思考:中国人均土地资源有何特点?提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3.阅读教材P59图3.2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思考:(1)这些图片说明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 (2)我国土地资源如此丰富、齐全,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呢?提示:(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2)有利。总结: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 、 和 等。4.读教材P59中耕地、草地、林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湿地的景观图。思考: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提示: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5.读图3.2中各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所占比例,并阅读教材P59正文。思考: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总结:我国耕地紧缺,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二)分布不均读图3.4~3.6 ,并结合教材P60正文完成下面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总结: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农业类型耕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种植业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草地 半干旱、干旱区 高原、山地 牧业林地 湿润区、半湿润区 山地 林业分析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耕地——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林地——降水较多,山地地区。草地——降水较少。归纳:(1)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 ,区域差异明显。(2)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 ,主要用于 和 。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 ,主要用于牧业。思考:分布不均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又一特点。那么这是优势还是劣势呢?提示:劣势。过渡: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利用,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提示:生产能力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读图3.7《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思考: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应遵循什么原则?提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 ,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 、 、宜草则草、 、宜沙则沙等。总结: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节约用地、 尤为重要。三、学习总结我们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有总量大、种类全的优势;又了解了其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尽合理、分布不均的劣势。因此要让大家认识到一定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好土地资源。四、课外活动调查实践:l.在我们学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已烟消云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厂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短文,在全班办一期“保护家乡的土地”的宣传栏。2.调查当地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和状况,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土地资源 学生版.docx 3.1 土地资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