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 业学习目标1.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3.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差异上的原因。4.认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习重难点1.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3.说出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二、新课学习(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1.总结导出定义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思考:什么是农业?提示: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2.设疑导学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总结: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3.补充例证,说明联系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吃:种植业能提供食物畜牧业能提供食物渔业能提供食物林业能提供食物穿: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用: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过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4.读图,归纳差异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图4.1《中国农业区域差异》,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归纳:(1)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2)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与我国东部农区与西部牧区的分界线大致重叠。东部农区水热条件优越,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等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牧区畜牧业地位重要,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农区的南北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多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种植水稻;该线以南地区多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海南岛、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可种植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4)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水稻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在华北平原产量最大,玉米主要产自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5)我国超过80%的棉花产自新疆,约90%的油菜籽产自长江流域,超过85%的糖料产自云南、广东、广西。(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1.设疑导学思考:(1)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病虫害防御能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2)我国农业仍面临哪些问题?提示:人均耕地少,耕地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等问题。2.展望未来,谈方向思考:说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提示:我国需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三、学习总结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 业学习目标1.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3.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差异上的原因。4.认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习重难点1.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3.说出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二、新课学习(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1.总结导出定义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思考:什么是农业?提示:农业主要包括 、 、 、 等部门。2.设疑导学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总结: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3.补充例证,说明联系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吃:种植业能提供食物畜牧业能提供食物渔业能提供食物林业能提供食物穿: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用: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过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4.读图,归纳差异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图4.1《中国农业区域差异》,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归纳:(1)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2) 与我国东部农区与西部牧区的分界线大致重叠。东部农区水热条件优越,是 、 和 等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平原地区以 为主;西部牧区畜牧业地位重要,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3) 是我国东部农区的南北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多 ,主要种植 、 、大豆等作物,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种植水稻;该线以南地区多 ,主要种植 等作物,海南岛、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可种植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4)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水稻主要产自 和 ,小麦在华北平原产量最大,玉米主要产自东北平原和 。(5)我国超过80%的棉花产自 ,约90%的油菜籽产自 ,超过85%的糖料产自 、广东、 。(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1.设疑导学思考:(1)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得益于我国 的快速发展,如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病虫害防御能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和 。(2)我国农业仍面临哪些问题?提示:人均耕地少, , ,以及 等问题。2.展望未来,谈方向思考:说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提示:我国需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 、 、 、 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三、学习总结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农 业 学生版.docx 4.1 农 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