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元素(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9讲 元素(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9讲 元素
知识点1 元素
1.什么是元素
(1)元素是 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化学变化中元素是否改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改变。
3.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不讲个数;可组成物质;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也讲个数;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②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④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不发生变化。
4.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5.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居前四位的元素名称依次是氧、硅、铝、铁。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6.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带“钅”,“金”和“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带“石”、“气”、“氵”旁)
知识点2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元素符号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个原子(一个氧原子)。
【提醒】(1)金属、稀有气体、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等的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一种物质 ;
(2)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化学计量数时,就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如3Na只表示表示 3个钠原子。
知识点3 元素周期表简介
1.编排依据: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和 性质 ,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
2.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共有 7 个周期。
(2)族:sir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Ⅷ族),共有16个族。
(3)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 原子核电荷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 核电荷数 在数值上相同。
3.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
示例说明 知识应用
元素名称为铁,元素符号为F,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核外电子数为26。
4.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同一周期的元素通常以 金属 元素开头,靠近尾部的是 非金属 元素,结尾是 稀有气体 元素。
(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
(3)同一族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教材习题P76-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解题方法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教材习题P76-5改正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氦(he) ;铜(CU) ;锌(zN) 。 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教材习题P79-6稀土元素是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元素(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 D.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解题方法元素名称为铈,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Ce,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质子数为58,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核外电子数为58。
考点一 元素的概念
1.锑、铈是两种不同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中性笔的笔尖球珠为碳化钨(WC)材料,钨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不同
3.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员每天都需要补钙。这里说的“钙”指的是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离子 D.金属钙
4.海南天然饮料——椰汁中富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考点二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1.制作嫦娥六号月背展示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玄武岩的组成元素有硅、铝、铁、钙等,其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
A.铝 B.钙 C.铁 D.硅
2.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铁
B.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铝
C.“铁4.75%”指的是地壳中铁的体积分数
D.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考点三 元素符号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 C.H D.He
2.镉(Cd)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长期摄入被镉污染的稻米、蔬菜、水果,饮用含镉量超标的水,都会出现镉慢性中毒的症状。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
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
3.清朝的《化学鉴原》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化学著作,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为矽,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氧 B.铝 C.硅 D.铁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氢H,碳C,氧O,硫S B.碳C,磷P,硫S,硅SI
C.钠Na,铝Al,汞Ag,镁Mg D.氮N,氯Cl,氟f,氧O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信息
1.硒鼓是激光打印机重要的成像部件。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e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4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2.《哪吒之魔童闹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中结界兽的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序数29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铜属于金属元素 D.铜的元素符号为
3.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当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C.氯原子位于第三周期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4.“人造太阳”的主要原料是氘(dāo)和氚(chuān)。如图为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氘和氚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的原子序数为1
B.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C.氢气和氘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氢、氘、氚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1.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g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
C.X和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铟、锗、锑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锗和锡属于同一族 C.图中都为金属元素 D.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g
3.6G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图如图所示,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锗的中子数为32 B.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
C.以上六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导体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
4.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化学上描述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模型。如图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排列,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 不同;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形成的化合物由 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请根据图中规律,画出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 。
知识导图记忆
知识目标复核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3.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
4.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学习重难点】
1.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
2.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从元素周期表获取信息。
一、选择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市场上有一种“低钠盐”,食用低钠盐更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低钠盐低“钠”富“钾”,这里的“钠”、“钾”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3.地壳中含量较多,且单质与合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是
A.Si B.O C.Fe D.Zn
4.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和启蒙者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贡(Hg) B.锌(Zn) C.金(Cu) D.钡(bA)
下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成分表,请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所标注“钙、镁、钾、钠”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6.钾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层数不同
7.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2025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6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B.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化学性质
C.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找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
9.下列关于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都相似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10.依据所学知识和下列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B.元素周期律是阿伏加德罗发现的
C.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只能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D.16号元素的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
B.16号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Si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1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与12:00对应的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5:00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10:00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13.图所示是元素、微观粒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对X、Y、Z的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分子 B.原子、元素、分子
C.元素、分子、原子 D.分子、元素、原子
14.如图是小明建立的思维导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原子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的原子,总称为元素
C.X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D.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只能是金属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空气成分示图
C.原子的构成
D.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二、填空与简答
16.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A表示的是离子,则x= 。
(2)芯片的主要制作材料是高纯硅,硅元素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C在M中的位置是 (填字母代号),②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相同 (填“周期”或“族”)。
(3)⑤的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序数是 。不同元素的本质不同是 。
17.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用序号表示)
(2)B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3)A、B、C、D中有一种表示稀有气体原子,其元素符号为 。
(4)A、B、C、D中与E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用序号表示)
18.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图甲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字母a代表 。
(2)图乙A、B、C、D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B”、“C”或“D”),因为它们的 相同。
(3)图乙中D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根据图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答案和解析
知识点1 元素
1.什么是元素
(1)元素是 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化学变化中元素是否改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改变。
3.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不讲个数;可组成物质;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微观概念,讲种类、讲质量,也讲个数;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②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④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不发生变化。
5.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5.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居前四位的元素名称依次是氧、硅、铝、铁。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6.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带“钅”,“金”和“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带“石”、“气”、“氵”旁)
知识点2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元素符号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个原子(一个氧原子)。
【提醒】(1)金属、稀有气体、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等的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一种物质 ;
(2)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化学计量数时,就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如3Na只表示表示 3个钠原子。
知识点3 元素周期表简介
1.编排依据: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和 性质 ,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
2.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共有 7 个周期。
(2)族:sir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第Ⅷ族),共有16个族。
(3)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 原子核电荷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 核电荷数 在数值上相同。
3.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
示例说明 知识应用
元素名称为铁,元素符号为Fe,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核外电子数为26。
4.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同一周期的元素通常以 金属 元素开头,靠近尾部的是 非金属 元素,结尾是 稀有气体 元素。
(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
(3)同一族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教材习题P76-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解题方法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答案】A
教材习题P76-5改正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氦(he) ;铜(CU) ;锌(zN) 。 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答案】He Cu Zn
教材习题P79-6稀土元素是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元素(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 D.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解题方法元素名称为铈,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Ce,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质子数为58,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核外电子数为58。
【答案】A
考点一 元素的概念
1.锑、铈是两种不同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A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锑、铈是两种不同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核外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中性笔的笔尖球珠为碳化钨(WC)材料,钨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不同
【答案】B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钨元素和碳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与原子的电子数、质量、中子数无关。
故选B。
3.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员每天都需要补钙。这里说的“钙”指的是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离子 D.金属钙
【答案】A
【详解】物质都是由钙元素组成,则这里说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选A。
4.海南天然饮料——椰汁中富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答案】A
【详解】其中的钙、磷、铁、钾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考点二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1.制作嫦娥六号月背展示国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玄武岩的组成元素有硅、铝、铁、钙等,其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
A.铝 B.钙 C.铁 D.硅
【答案】A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几位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铝元素。
故选:A。
2.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铁
B.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铝
C.“铁4.75%”指的是地壳中铁的体积分数
D.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答案】B
【详解】A、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铝,A错误;
B、地壳中含量居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铝,B正确;
C、“铁4.75%”指的是地壳中铁的质量分数而非体积分数,C错误;
D、由示意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D错误;
故选B。
考点三 元素符号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 C.H D.He
【答案】D
【详解】A、N可以表示氮元素,1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H可以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D、He可以表示氦元素,1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气这种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镉(Cd)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长期摄入被镉污染的稻米、蔬菜、水果,饮用含镉量超标的水,都会出现镉慢性中毒的症状。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
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
【答案】D
【详解】“Cd”表示镉元素,还表示一个镉原子,又由于镉由镉原子构成,因此“Cd”还可以表示镉这种物质。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不存在镉分子,所以 “Cd” 不能表示一个镉分子。
故选D。
3.清朝的《化学鉴原》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化学著作,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为矽,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氧 B.铝 C.硅 D.铁
【答案】C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则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故选C。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氢H,碳C,氧O,硫S B.碳C,磷P,硫S,硅SI
C.钠Na,铝Al,汞Ag,镁Mg D.氮N,氯Cl,氟f,氧O
【答案】A
【详解】A、氢、碳、氧、硫的元素符号分别是H、C、O、S,书写完全正确,A选项正确;
B、碳、磷、硫、硅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P、S、Si,书写不完全正确,B选项错误;
C、钠、铝、汞、镁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Al、Hg、Mg,书写不完全正确,C选项错误;
D、氮、氯、氟、氧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Cl、F、O,书写不完全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信息
1.硒鼓是激光打印机重要的成像部件。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e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4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答案】A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故A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4,故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名称是硒,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哪吒之魔童闹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中结界兽的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序数29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铜属于金属元素 D.铜的元素符号为
【答案】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代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因此,铜的原子序数29,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的是“1”,不是“ g”,故符合题意;
C.铜字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代表的信息可知,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因此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当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C.氯原子位于第三周期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质子数为17,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x=8时,核外电子数为2+8+8=18,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该微粒带负电,是阴离子Cl ,而不是阳离子,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氯原子位于第三周期,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人造太阳”的主要原料是氘(dāo)和氚(chuān)。如图为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氘和氚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的原子序数为1
B.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C.氢气和氘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氢、氘、氚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氢的原子序数为1,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氢的原子序数为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氢和氘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1),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故C不符合题意;
D、结合C选项可知,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由氘和氚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氘和氚原子的质子数也为1,而氢中不含有中子,氘中含有1个中子,氚中含有2个中子,则氢、氘、氚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1.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g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
C.X和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答案】A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错误;
B、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则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C、X和氯元素位于同一横行,则它们位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铟、锗、锑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锗和锡属于同一族 C.图中都为金属元素 D.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g
【答案】D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锡在铟(原子序数49)和锑(原子序数51)之间,所以x=50,A正确;
B、锗和锡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行,属于同一族(第ⅣA族),B正确;
C、图中的锗、铟、锡、锑都带有“金字旁”,均为金属元素,C正确;
D、锑S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D错误。
故选D。
3.6G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图如图所示,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锗的中子数为32 B.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
C.以上六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导体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
【答案】D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锗(Ge)的原子序数为32,即质子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约为72.6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72.63 32≈41,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并不是一个硅原子的实际质量, 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做 “周期”,从截图可知,这些元素位于不同横行,即位于不同周期,错误;
D、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等,硅是非金属,锗是金属,所以半导体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正确。
故选D。
4.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化学上描述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模型。如图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排列,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 不同;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形成的化合物由 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请根据图中规律,画出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 。
【答案】(1) 质子数 离子
(2) 失去 Mg2+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不同;
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元素分别是钠元素和氯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知识导图记忆
知识目标复核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3.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
4.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学习重难点】
1.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
2.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从元素周期表获取信息。
一、选择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A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质子数。
故选A。
2.市场上有一种“低钠盐”,食用低钠盐更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低钠盐低“钠”富“钾”,这里的“钠”、“钾”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详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钠”、“钾”指的是元素,不是指具体物质、具体分子,故选D。
3.地壳中含量较多,且单质与合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是
A.Si B.O C.Fe D.Zn
【答案】C
【详解】A、Si是硅元素,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不符合题目要求,不符合题意;
B、O是氧元素,氧是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铁是金属元素,铁的单质(纯铁)以及铁的合金(如生铁、钢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如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等很多都用到铁及其合金,符合题意;
D、Zn是锌元素,虽然锌在生活中也有应用,但在地壳中的含量不如铁多,且其使用广泛程度也不及铁及其合金,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和启蒙者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贡(Hg) B.锌(Zn) C.金(Cu) D.钡(bA)
【答案】B
【详解】A、汞元素符号为Hg,故A错误;
B、锌元素符号为Zn,故B正确;
C、金元素符号为Au,铜元素符号为Cu,故C错误;
D、钡元素符号为Ba,故D错误;
故选:B。
下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成分表,请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所标注“钙、镁、钾、钠”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6.钾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层数不同
【答案】5.C 6.B
【解析】5.物质由元素组成,则图中所标注“钙、镁、钾、钠”指的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钾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7.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C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碳的原子序数为6,铝的原子序数为13,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碳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其他,故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铝的原子序数为13,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5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6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B.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化学性质
C.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找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
【答案】A
【详解】A. 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某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不能查找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此选项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利用元素周期表可预测新元素的化学性质,此选项正确;
C.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找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此选项正确;
D.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同一周期的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此选项正确。
故选A。
9.下列关于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都相似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答案】A
【详解】A、同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增加,A选项正确;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化学性质都相似,例如氦原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氦原子最外层排满电子,属于稳定结构,镁原子最外层没有排满电子,属于不稳定结构,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B选项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位于第三周期,C选项错误;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D选项错误。
故选:A。
10.依据所学知识和下列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B.元素周期律是阿伏加德罗发现的
C.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只能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D.16号元素的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
【答案】D
【详解】A、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形成S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周期律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但它不仅可以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如氧、氢等)形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16号元素的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
B.16号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Si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答案】D
【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选项错误;
B、16号元素为硫,属于非金属固态元素,形成的硫单质,常温下为固体,选项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错误;
D、Si的原子序数为14,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14个电子分三层,由内至外分别为2、8、4,选项正确。
故选D。
1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与12:00对应的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5:00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10:00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答案】D
【详解】A、2:00对应的元素是稀有气体氦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12:00对应的元素是金属镁元素,化学性质活泼,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
B、5:00对应的元素是硼元素,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C、9:00对应的元素为氟,其离子符号为F-,错误;
D、10:00对应的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氖,其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有两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正确。
故选D。
13.图所示是元素、微观粒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对X、Y、Z的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分子 B.原子、元素、分子
C.元素、分子、原子 D.分子、元素、原子
【答案】A
【详解】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原子、离子、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铜、汞、金刚石、稀有气体等均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水、氧气、氢气等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氯化钠等是由原子构成的;故X为元素、Y为原子、Z为分子;
故选A。
14.如图是小明建立的思维导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原子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的原子,总称为元素
C.X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D.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只能是金属
【答案】A
【详解】A、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X代表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总称为元素,而不是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X得电子后,电子数多于质子数,会形成阴离子,而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除了金属,还有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等 )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如金刚石、硅等 )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空气成分示图
C.原子的构成
D.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答案】B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等,该模型正确;
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此图中氧气和氮气的占比标注错误,该模型不正确;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电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该模型正确;
D、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该模型正确。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
16.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A表示的是离子,则x= 。
(2)芯片的主要制作材料是高纯硅,硅元素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C在M中的位置是 (填字母代号),②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相同 (填“周期”或“族”)。
(3)⑤的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序数是 。不同元素的本质不同是 。
【答案】(1)0
(2)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④ 周期
(3) P 15 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详解】(1)A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所以若A表示的是离子,则x=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硅元素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质子数为14,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按原子序数排列,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增加。所以④是14号元素,C在M中的位置是④。②③在同一横行,则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相同周期。
(3)⑤是第15号元素,是磷元素。元素符号是P,原子序数是15。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7.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用序号表示)
(2)B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3)A、B、C、D中有一种表示稀有气体原子,其元素符号为 。
(4)A、B、C、D中与E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用序号表示)
【答案】(1) BC AC
(2) 三/3 ⅦA
(3)Ar
(4)D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A、C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
(2)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表示氯原子,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位于第ⅦA族;
(3)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表示氩原子,表示为Ar;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氯原子;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为18,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表示氧原子;故A、B、C、D中A表示稀有气体氩原子,其元素符号为Ar;
(4)E为硫元素,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D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8.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图甲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字母a代表 。
(2)图乙A、B、C、D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B”、“C”或“D”),因为它们的 相同。
(3)图乙中D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根据图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答案】(1)a
(2) 3 C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Na+
(4)B
【详解】(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a是原子;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示中粒子的中子数有三种,所以表示有三种元素;
粒子A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粒子C的最外层也是6个电子,故二者化学性质相似;
(3)由D结构示意图可知,其为11号元素,为钠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0小于质子数,故该结构示意图表示钠离子,化学符号为:Na+;
(4)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则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故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即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