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1 5.1.2 弧度制(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5.1 5.1.2 弧度制(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5.1.2 弧度制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学抽象) 2.能对弧度和角度进行正确的转换,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数学运算)
探究1 弧度制的概念
问题1 在初中学过的角度中,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在给定半径的圆中,当弧长一定时,圆心角确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 在扇形OAB中,半径r,弧长l,与圆心角α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 如图,在同心圆O中,α随r1,r2的变化而变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度量角的两种制度
角度制 定义 用__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1度的角 周角的为1度的角,记作1°
弧度制 定义 以____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1弧度的角 长度等于______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1弧度记作1 ___
2.弧度数的计算
探究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
问题4 周角是多少度?多少弧度?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角度化弧度 弧度化角度
360°=__ rad 2π rad=_____
180°=_ rad π rad=_____
1°= rad≈0.017 45 rad 1 rad=≈57.30°
度数×=弧度数 弧度数×=度数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173例4、P174例5】
1.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37°30′;(2)-300°;(3);(4)2.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的关键与方法
(1)关键:抓住互化公式π rad=180°是关键.
(2)方法:度数×=弧度数;弧度数=度数.
(3)角度化弧度时,应先将分、秒化成度,再化成弧度.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5练习T1、T2】
1.(1)(多选)下列转化结果正确的是(  )
A.60°化成弧度是 rad
B.-π rad化成角度是-600°
C.-150°化成弧度是-π rad
D. rad化成角度是15°
(2)将下表中的角度与弧度互化.
角度 0° 45° 60° 90° 135° 150° 180°
弧度 2π
探究3 利用弧度表示角
[典例讲评] 2.(1)把角-570°化为2kπ+α(0≤α<2π,k∈Z)的形式为(  )
A.-3π-π   B.-4π+150°
C.-3kπ-30°   D.-4π+π
(2)用弧度表示终边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两个关注点
(1)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α+2kπ(k∈Z)时,其中2kπ是π的偶数倍,而不是整数倍.
(2)注意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5练习T3、P176习题5.1T3】
2.(1)用弧度制表示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
A.
B.
C.
D.
(2)用弧度制表示终边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内(包括边界)的角θ的集合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 弧度制下的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
问题5 我们初中所学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圆心角为α(0<α<2π),则
(1)弧长公式:l=__.
(2)扇形的面积公式:S=αR2.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174例6】
3.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 cm.
(1)若该扇形的圆心角为2 rad,求该扇形的面积;
(2)求该扇形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指出对应的圆心角.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的求解策略
(1)记公式.面积公式:S=αR2,弧长公式:l=αR(其中l是扇形的弧长,R是扇形的半径,α是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0<α<2π).
(2)找关键.涉及扇形的半径、周长、弧长、圆心角、面积等的计算问题,关键是分析题目中已知哪些量、求哪些量,然后灵活运用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解或列方程(组)求解.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6习题5.1T12】
3.已知弧长为20π cm,扇形的面积是300π cm2,求:
(1)扇形的半径r;
(2)扇形圆心角θ的弧度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315°化为弧度,正确的是(  )
A.-   B.-
C.-   D.-
2.扇子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小明制作了一把如图所示的扇子,其半径为16 cm,圆心角为,则这把扇子的弧长为(  )
A.6π cm   B.12π cm
C.18π cm   D.24π cm
3.(多选)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圆所对的圆心角是π rad
B.圆周角的大小等于2π
C.1 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该圆的半径
D.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是1 弧度
4.在[0,4π]中,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有________.(用弧度表示)
1.知识链:
2.方法链:转化化归.
3.警示牌:弧度与角度混用.
5.1.2 弧度制
[探究建构] 探究1
问题1 提示:1度的角等于周角的.圆心角是确定的.
问题2 提示:设α=n°,则l,
∴n·.
问题3 提示:不变.设α=n°,
因为n·,所以α不随r1,r2的变化而变化.
新知生成 1.度  弧度 半径长 rad
2.正数 负数 0 
探究2
问题4 提示:周角是360°,2π弧度.根据2π rad=360°进行换算.
新知生成 2π 360° π 180° °
典例讲评 1.解:(1)37°30′=37.5°=.
(2)-300°=-300×.
(3)=105°.
(4)2=.
学以致用 1.(1)ABD (2)角度:30° 75° 270° 360° 弧度:0  π [(1)对于A,60°=60× rad;对于B,-×180°=-600°;对于C,-150°=-150×π rad;对于D,×180°=15°.故选ABD.]
探究3
典例讲评 2.(1)D [因为-570°与π的终边相同,所以把角-570°化为2kπ+α(0α<2π,k∈Z)的形式为-4π+π.]
(2)解:①225°角的终边可以看作是-135°角的终边,化为弧度,即-,60°角的终边即的终边,
所以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为.
②与①类似可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为
∪=.
学以致用 2.(1)D (2) [(1)150°=150×,故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2)终边落在射线OA上的角为θ=135°+k·360°,k∈Z,即θ+2kπ,k∈Z.
终边落在射线OB上的角为θ=-30°+k·360°,k∈Z,即θ=-+2kπ,k∈Z,
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包括边界)的角θ的集合为
.]
探究4
问题5 提示: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分别为l,S.
新知生成 (1)αR 
典例讲评 3.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面积为S.
(1)由题意得:2r+l=8,l=2r,
解得r=2,l=4,
所以Slr=4(cm2).
(2)由2r+l=8得l=8-2r,r∈(0,4),
则S(8-2r)r=4r-r2=-(r-2)2+4,
当r=2(cm)时,Smax=4(cm2),此时l=4(cm),圆心角α2 rad.
学以致用 3.解:(1)因为弧长为20π cm,扇形的面积是300π cm2,
所以300π×20πr,
解得r=30(cm).
(2)由题意得扇形圆心角θ.
[应用迁移]
1.C [-315°=-315×.
故选C.]
2.B [因为扇形半径为16 cm,圆心角为,
所以弧长为×16 cm=12π cm.故选B.]
3.ABC [由弧度的定义可知: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是1弧度,则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不是1弧度,D的说法错误;根据弧度的定义及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可知,ABC的说法正确.故选ABC.]
4.π,π [因为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为θ=72°+k·360°(k∈Z).
当k=0时,θ=72°π rad;
当k=1时,θ=432°π rad,
所以在[0,4π]中,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有π,π.]
1 / 1(共71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1.2 弧度制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学抽象) 2.能对弧度和角度进行正确的转换,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数学运算)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1弧度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问题2.如何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问题3.以弧度为单位的扇形弧长、面积公式是什么?
探究建构 关键能力达成
探究1 弧度制的概念
问题1 在初中学过的角度中,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在给定半径的圆中,当弧长一定时,圆心角确定吗?
提示:1度的角等于周角的.圆心角是确定的.
问题2 在扇形OAB中,半径r,弧长l,与圆心角α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设α=n°,则l=,
∴.
问题3 如图,在同心圆O中,α随r1,r2的变化而变化吗?
提示:不变.设α=n°,
因为,所以α不随r1,r2的变化而变化.
[新知生成]
1.度量角的两种制度
角度制 定义 用__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1度的角 周角的____为1度的角,记作1°
弧度制 定义 以____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1弧度的角 长度等于______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1弧度记作1 ___

弧度
半径长
rad
2.弧度数的计算
正数
负数
0
 
【教用·微提醒】 一定大小的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与半径大小无关.

【教用·备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角的弧度数与实数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B.1度的角是周角的,1弧度的角是周角的
C.根据弧度的定义,180°一定等于π弧度
D.无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角,角的大小均与圆的半径的大小有关
ABC [无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角,角的大小均与圆的半径的大小无关,故D项错误.]


探究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
问题4 周角是多少度?多少弧度?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
提示:周角是360°,2π弧度.根据2π rad=360°进行换算.
[新知生成]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角度化弧度 弧度化角度
360°=___ rad 2π rad=______
180°=__ rad π rad=______
1°=_____rad≈0.017 45 rad 1 rad=≈57.30°
弧度数×______=度数

360°
π
180°
【教用·微提醒】 (1)弧度单位rad可以省略.
(2)在同一个题目中,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173例4、P174例5】
1.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37°30′;(2)-300°;(3);(4)2.
[解] (1)37°30′=37.5°=.
(2)-300°=-300×.
(3)=105°.
(4)2=.
【教材原题·P173例4、P174例5】
例4 按照下列要求,把67°30′化成弧度:
(1)精确值;
(2)精确到0.001的近似值.
[解] (1)因为67°30′=°,
所以67°30′= rad=π rad.
(2)利用计算器有
因此,67°30′≈1.178 rad.
例5 将3.14 rad换算成角度(用度数表示,精确到0.001).
[解] 利用计算器有

因此,3.14 rad≈179.909°.
反思领悟 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的关键与方法
(1)关键:抓住互化公式π rad=180°是关键.
(2)方法:度数×=弧度数;弧度数=度数.
(3)角度化弧度时,应先将分、秒化成度,再化成弧度.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5练习T1、T2】
1.(1)(多选)下列转化结果正确的是(  )
A.60°化成弧度是 rad
B.-π rad化成角度是-600°
C.-150°化成弧度是-π rad
D. rad化成角度是15°



(2)将下表中的角度与弧度互化.
角度 0° 45° 60° 90° 135° 150° 180°
弧度 2π
(1)ABD (2)角度:30° 75° 270° 360° 弧度:0  π [(1)对于A,60°=60× rad= rad;对于B,-π rad=-×180°=-600°;对于C,-150°=-150× rad=-π rad;对于D, rad=×180°=15°.故选ABD.]
1.【教材原题·P175练习T1】把下列角度化成弧度:
(1)22°30′;(2)-210°;(3)1 200°.
[解] (1)由题意得,22°30′=×22.5°=.
(2)由题意得,-210°=×(-210°)=-.
(3)由题意得,1 200°=×1 200°=.
2.【教材原题·P175练习T2】把下列弧度化成角度:(1);(2)-;
(3).
[解] (1)=15°.
(2)-=-240°.
(3)=54°.
探究3 利用弧度表示角
[典例讲评] 2.(1)把角-570°化为2kπ+α(0≤α<2π,k∈Z)的形式为(  )
A.-3π-π  B.-4π+150°C.-3kπ-30°  D.-4π+π
(2)用弧度表示终边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

(1)D [因为-570°与π的终边相同,所以把角-570°化为2kπ+α(0≤α<2π,k∈Z)的形式为-4π+π.]
(2)[解] ①225°角的终边可以看作是-135°角的终边,化为弧度,即-,60°角的终边即的终边,
所以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为.
②与①类似可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为
∪=.
反思领悟 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两个关注点
(1)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α+2kπ(k∈Z)时,其中2kπ是π的偶数倍,而不是整数倍.
(2)注意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5练习T3、P176习题5.1T3】
2.(1)用弧度制表示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
A.
B.
C.
D.
(2)用弧度制表示终边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内(包括
边界)的角θ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 [(1)150°=150×,故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2)终边落在射线OA上的角为θ=135°+k·360°,k∈Z,即θ=+2kπ,k∈Z.
终边落在射线OB上的角为θ=-30°+k·360°,k∈Z,即θ=-+2kπ,k∈Z,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包括边界)的角θ的集合为.]
1.【教材原题·P175练习T3】用弧度表示:
(1)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2)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解] (1){α|α=2kπ,k∈Z}∪{α|α=2kπ+π,k∈Z}={α|α=nπ,n∈Z}.
(2).
2.【教材原题·P176习题5.1T3】分别用角度和弧度写出第一、二、三、四象限角的集合.
[解] 用角度制写出象限角的集合是:
第一象限角:{β|k·360°<β<k·360°+90°,k∈Z};
第二象限角:{β|k·360°+90°<β<k·360°+180°,k∈Z};
第三象限角:{β|k·360°+180°<β<k·360°+270°,k∈Z};
第四象限角:{β|k·360°-90°<β<k·360°,k∈Z}.
用弧度制写出象限角的集合是:
第一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
第三象限角:;
第四象限角:.
探究4 弧度制下的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
问题5 我们初中所学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提示: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分别为l=.
[新知生成]
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圆心角为α(0<α<2π),则
(1)弧长公式:l=___.
(2)扇形的面积公式:S=αR2.
【教用·微提醒】 在应用扇形面积公式S=时,要注意α的单位是“弧度”.
αR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174例6】
3.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 cm.
(1)若该扇形的圆心角为2 rad,求该扇形的面积;
(2)求该扇形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指出对应的圆心角.
[解] 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面积为S.
(1)由题意得:2r+l=8,l=2r,
解得r=2,l=4,
所以S=lr=4(cm2).
(2)由2r+l=8得l=8-2r,r∈(0,4),
则S=(8-2r)r=4r-r2
=-(r-2)2+4,
当r=2(cm)时,Smax=4(cm2),此时l=4(cm),圆心角α==2 rad.
【教材原题·P174例6】
例6 利用弧度制证明下列关于扇形的公式:
(1)l=αR;
(2)S=αR2;
(3)S=lR.
其中R是圆的半径,α(0<α<2π)为圆心角,l是扇形的弧长,S是扇形的面积.
[证明] 由公式|α|=可得l=αR.
下面证明(2)(3).
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分别是l=,
将n°转换为弧度,得α=,
于是,S=αR2.
将l=αR代入上式,即得S=lR.
反思领悟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的求解策略
(1)记公式.面积公式:S=αR2,弧长公式:l=αR(其中l是扇形的弧长,R是扇形的半径,α是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0<α<2π).
(2)找关键.涉及扇形的半径、周长、弧长、圆心角、面积等的计算问题,关键是分析题目中已知哪些量、求哪些量,然后灵活运用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解或列方程(组)求解.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176习题5.1T12】
3.已知弧长为20π cm,扇形的面积是300π cm2,求:
(1)扇形的半径r;
(2)扇形圆心角θ的弧度数.
[解] (1)因为弧长为20π cm,扇形的面积是300π cm2,
所以300π=×20πr,
解得r=30(cm).
(2)由题意得扇形圆心角θ=.
【教用·备选题】 已知扇形的面积为4 cm2,则该扇形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cm.
8 [设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r,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弧长为l,面积为S,
则l=αr,S=αr2=4,即αr2=8,
所以扇形的周长C=2r+l=2r+αr≥2=8,当且仅当α=2时取等号,
所以扇形的周长的最小值为8 cm.]
8 
【教材原题·P176习题5.1T12】已知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大轮有48齿,小轮有20齿.
(1)当大轮转动一周时,求小轮转动的角度;
(2)如果大轮的转速为180 r/ min(转/分),小轮的半径为10.5 cm,那么小轮周上一点每1 s转过的弧长是多少?
[解] (1)∵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大轮有48齿,小轮有20齿,
∴当大轮转动一周时,
大轮转动了48个齿,
∴小轮转动周,
即×360°=864°.
(2)当大轮的转速为180 r/min时,
×180=432 r/min.
∴小轮转速为432 r/min,
∴小轮周上一点每1 s转过的弧度数为432×2π÷60=π.
又小轮的半径为10.5 cm,
∴小轮周上一点每1 s转过的弧长为π×=151.2π cm.
应用迁移 随堂评估自测
1.将-315°化为弧度,正确的是(  )
A.-   B.-
C.-   D.-

C [.
故选C.]

2.扇子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小明制作了一把如图所示的扇子,其半径为16 cm,圆心角为,则这把扇子的弧长为(  )
A.6π cm   B.12π cm
C.18π cm   D.24π cm
B [因为扇形半径为16 cm,圆心角为,
所以弧长为×16 cm=12π cm.故选B.]
3.(多选)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圆所对的圆心角是π rad
B.圆周角的大小等于2π
C.1 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该圆的半径
D.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是1 弧度
ABC [由弧度的定义可知: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是1弧度,则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不是1弧度,D的说法错误;根据弧度的定义及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可知,ABC的说法正确.故选ABC.]



4.在[0,4π]中,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有________.(用弧度表示)
π,π [因为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为θ=72°+k·360°(k∈Z).
当k=0时,θ=72°=π rad;
当k=1时,θ=432°=π rad,
所以在[0,4π]中,与72°角终边相同的角有π,π.]
π,π 
1.知识链:
2.方法链:转化化归.
3.警示牌:弧度与角度混用.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角度制与弧度制怎样转化?
[提示] 1°= rad,1 rad=°.
2.角度制和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提示] 
角度制 弧度制
弧长 l=αR
面积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二) 弧度制

一、选择题
1.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
A. B.
C. D.
C [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在半径为10 cm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是5 cm,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正角)的弧度数为(  )
A.   B.
C.   D.2
A [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正角)的弧度数为.故选A.]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若α=6,则角α的终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D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某场考试需要2小时,在该场考试中,钟表的时针转过的弧度数为(  )
A.   B.-
C.   D.-
B [钟表的时针按顺时针旋转,
转过的弧度数为-2π×.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弧长变为原来的倍,那么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
A.  B.2倍 C.  D.3倍
D [设圆原来的半径为r,弧长为l,则圆心角的弧度数为,将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弧长变为原来的倍,则弧度数变为,即弧度数变为原来的3倍.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弧长为7,则该扇形的面积为_____.
7π [设扇形的半径为R,则R=7,所以R=2π,
所以该扇形的面积为R2=7π.]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一条铁路在转弯处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为2 km,一列火车用
30 km/h的速度通过,10 s间转过________rad.
 [10 s间列车转过的弧长为,转过的角α= ra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雅士喜欢在扇面上写字作画.若一幅扇面的尺寸如图所示,则该扇面的面积为_______ cm2.
70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04 [如图,设∠AOB=θ,OA=OB=r,
由题意可得
解得r=.
所以S扇面=S扇面OCD-S扇面OAB
==704(cm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已知角α=2 040°.
(1)将α改写成β+2kπ(k∈Z,0≤β<2π)的形式,并指出α是第几象限的角;
(2)在区间[-5π,0)上找出与α终边相同的角.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α=2 040°=2 040×,
又+5×2π,
所以α=+5×2π,
所以α与的终边相同,
又π<<,
因此α是第三象限的角.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与α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γ=+2kπ,k∈Z,又γ∈[-5π,0),
所以当k=-3时,γ=-π;
当k=-2时,γ=-π;
当k=-1时,γ=-π.
所以在区间[-5π,0)上与α终边相同的角为-π,-π.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半径为1的圆盘固定在平面上,圆盘的圆心与原点重合,圆盘上缠绕着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线,细线的端头M(开始时与圆盘上的点A(1,0)重合)系着一支铅笔,让细线始终保持与圆相切的状态展开,切点为B,细线的粗细忽略不计,当φ=2 rad时,点M与点O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2   D.

D [设圆O的半径为R,由已知得R=1,当φ=2 rad时,BM==φ·R=2,又BO=1,所以MO==.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多选)圆的一条弦的长等于半径,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弧度数为(  )
A.  B. C.  D.


AD [设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为α,
则其圆心角为2α或2π-2α,由于弦长等于半径,
所以可得2α=或2π-2α=,
解得α=或α=.故选A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多选)某日,分针长为6 cm的时钟从20:10走到20:35,分针转动的弧度为α,分针的针尖走过的弧长为l,则(  )
A.α=-   B.α=
C.l=5π cm   D.l=6π cm
AC [因为分针是按照顺时针旋转的,所以转动的弧度为负数,可得α=-×2π=-,由分针长为6 cm可得,弧长l=r|α|=5π cm.故选A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密位制”是一种度量角的方法,我国采用的“密位制”是
6 000密位制,即将一个圆周角分6 000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密位,则350密位的对应角的弧度数为________.
 [一个圆周角分6 000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密位,则350密位的对应角的弧度数为×2π=.]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α,半径为r,弧长为l.
(1)若α=135°,r=10,求扇形的弧长l;
(2)若扇形AOB的周长为22,当扇形的圆心角α为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扇形面积的最大值.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α=135°=,∴扇形的弧长l=αr=.
(2)∵扇形AOB的周长L=2r+l=2r+αr=(α+2)r=22,∴α=-2,
∴扇形AOB的面积S=r2=-r2+11r,
则当r=,Smax=,
即当α=2时,扇形面积最大值Smax=.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如图,已知长为 dm,宽为1 dm的长方形在桌面上作无滑动翻滚,翻滚到第四次时被小木块挡住,此时长方形的底边与桌面所成的角为,求点A走过的路程及走过的弧所在扇形的总面积.
[解] 由题意可得,第一段弧长AA1=×2=π,扇形面积π×4=π;
第二段弧长A1A2=,扇形面积π×1=,
第三段弧长A2A3=×=,扇形面积,
∴点A走过的弧的总长为 dm,走过的弧所对应的扇形的总面积为 dm2.
[点评] 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点A的轨迹图形,然后借助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求解.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二) 弧度制
一、选择题
1.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
A.
B.
C.
D.
2.在半径为10 cm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是5 cm,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正角)的弧度数为(  )
A.   B.
C.   D.2
3.若α=6,则角α的终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某场考试需要2小时,在该场考试中,钟表的时针转过的弧度数为(  )
A.   B.-
C.   D.-
5.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弧长变为原来的倍,那么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
A.   B.2倍
C.   D.3倍
二、填空题
6.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弧长为7,则该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
7.一条铁路在转弯处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为2 km,一列火车用30 km/h的速度通过,10 s间转过________rad.
8.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雅士喜欢在扇面上写字作画.若一幅扇面的尺寸如图所示,则该扇面的面积为________ cm2.
三、解答题
9.已知角α=2 040°.
(1)将α改写成β+2kπ(k∈Z,0≤β<2π)的形式,并指出α是第几象限的角;
(2)在区间[-5π,0)上找出与α终边相同的角.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半径为1的圆盘固定在平面上,圆盘的圆心与原点重合,圆盘上缠绕着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线,细线的端头M(开始时与圆盘上的点A(1,0)重合)系着一支铅笔,让细线始终保持与圆相切的状态展开,切点为B,细线的粗细忽略不计,当φ=2 rad时,点M与点O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2   D.
11.(多选)圆的一条弦的长等于半径,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弧度数为(  )
A.   B.
C.   D.
12.(多选)某日,分针长为6 cm的时钟从20:10走到20:35,分针转动的弧度为α,分针的针尖走过的弧长为l,则(  )
A.α=-   B.α=
C.l=5π cm   D.l=6π cm
13.“密位制”是一种度量角的方法,我国采用的“密位制”是6 000密位制,即将一个圆周角分6 000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密位,则350密位的对应角的弧度数为________.
14.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α,半径为r,弧长为l.
(1)若α=135°,r=10,求扇形的弧长l;
(2)若扇形AOB的周长为22,当扇形的圆心角α为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扇形面积的最大值.
15.如图,已知长为 dm,宽为1 dm的长方形在桌面上作无滑动翻滚,翻滚到第四次时被小木块挡住,此时长方形的底边与桌面所成的角为,求点A走过的路程及走过的弧所在扇形的总面积.
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二)
1.C [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故选C.]
2.A [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正角)的弧度数为.故选A.]
3.D [α-2π=6-2π∈(-,0),故角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故选D.]
4.B [钟表的时针按顺时针旋转,
转过的弧度数为-2π×.故选B.]
5.D [设圆原来的半径为r,弧长为l,则圆心角的弧度数为,将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弧长变为原来的倍,则弧度数变为,即弧度数变为原来的3倍.故选D.]
6.7π [设扇形的半径为R,则R=7,所以R=2π,
所以该扇形的面积为R2=7π.]
7. [10 s间列车转过的弧长为(km),转过的角α= rad.]
8.704 [如图,设∠AOB=θ,OA=OB=r,
由题意可得
解得r=.
所以S扇面=S扇面OCD-S扇面OAB
==704(cm2).]
9.解:(1)α=2 040°=2 040×,
又+5×2π,
所以α=+5×2π,
所以α与的终边相同,
又π<,
因此α是第三象限的角.
(2)与α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γ=+2kπ,k∈Z,
又γ∈[-5π,0),
所以当k=-3时,γ=-π;
当k=-2时,γ=-π;
当k=-1时,γ=-π.
所以在区间[-5π,0)上与α终边相同的角为-π,-π,-π.
10.D [设圆O的半径为R,由已知得R=1,当φ=2 rad时,BM==φ·R=2,又BO=1,所以MO=.故选D.]
11.AD [设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为α,
则其圆心角为2α或2π-2α,由于弦长等于半径,
所以可得2α=,
解得α=.故选AD.]
12.AC [因为分针是按照顺时针旋转的,所以转动的弧度为负数,可得α=-,由分针长为6 cm可得,弧长l=r|α|=5π cm.故选AC.]
13. [一个圆周角分6 000等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密位,则350密位的对应角的弧度数为.]
14.解:(1)∵α=135°=,∴扇形的弧长l=αr=.
(2)∵扇形AOB的周长L=2r+l=2r+αr=(α+2)r=22,
∴α=-2,
∴扇形AOB的面积S=-1)r2=-r2+11r,
则当r=,Smax=,
即当α=2时,扇形面积最大值Smax=.
15.解:由题意可得,第一段弧长AA1=×2=π,扇形面积π×4=π;
第二段弧长A1A2=,扇形面积,
第三段弧长A2A3=,扇形面积,
∴点A走过的弧的总长为 dm,走过的弧所对应的扇形的总面积为 dm2.
[点评] 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点A的轨迹图形,然后借助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求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