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湘楚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SSC)可以提供实时的空间环境数据和未来一定时段的空间环境预报,被比作我国的“太空气象站”。下图为该中心2022年9月14日发布的过去24小时空间环境综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每日预报过去24小时空间环境综述 过去24小时,太阳活动低水平。日面上存在6个黑子活动区,产生了多个C级耀斑,太阳风速度下降到300km/s左右,地磁平静,地球同步轨道大于2MeV高能电子日积分通量维持在小高能电子暴水平。 发布时间:2022-09-140:30UTC 预报员:042/0121.下列不属于我国“太空气象站”监测内容的是( )A.太阳黑子数量与位置 B.耀斑的大小与级别C.太阳风的速度与影响 D.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2.太阳活动强烈爆发时,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美国东部时间11日12时40分,“猎户座”飞船安全溅落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以西太平洋水域,标志着美国“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成功。“猎户座”飞船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探索太空计划的组成部分。“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是指一次历时25天半的无人绕月试飞,旨在为未来的宇航员任务铺平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猎户座”飞船溅落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从50千米继续向下降落的过程中,大气温度先增高,后降低B.大气密度逐渐降低C.大气温度逐渐升高D.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4.以下关于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厚度夏季小于冬季 B.天气现象大都发生在这一层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臭氧 D.极光现象出现在这一层屋顶绿化(下图右)指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节效果,设计如下实验(下图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若实验中提高植被覆盖度( )A.导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减慢 B.植被蒸腾消耗的水量变少C.溢流口流出的水量增多 D.导流槽径流达峰时间提前6.绿色屋顶被广泛应用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减少城区的蒸腾量,降低空气湿度 B.吸烟滞尘,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C.减少城市地表径流,根除城市内涝 D.增大气温日较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某校地理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块化石,查找资料后认为该化石为古生代晚期的植物化石,该植物为性喜阴湿的蕨类植物。下图为地理兴趣小组发现的化石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计划进行野外自然地理考察,首先应( )A.确定考察地点 B.规划考察路线 C.准备考察装备 D.搜集相关文献8.该植物生长时期,当地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戈壁 B.沙漠 C.沟谷 D.冰川9.含有该化石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A.被子植物化石 B.鱼类化石 C.哺乳动物化石 D.恐龙化石2023年2月16日,欧洲南天天文台(ESO)宣布,在“伊波赛隆星座”(EpsilonE-ridani)中,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的类地行星。位于易居带,有望提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面小题。10.行星(Kepler-1649c)位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地球提供光能和热能 B.为生物生长提供能量C.形成煤炭和石油的能量来源 D.是目前人类的唯一能源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1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1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植被作为重要的下垫面要素,对地方性环流产生显著影响。如图示意森林地带大气运动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5.森林影响下的图示环流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秋季16.森林茂密的山区,山谷风转换的时间和强弱分别为( )A.时间提前,势力减弱 B.时间滞后,势力减弱C.时间提前,势力增强 D.时间滞后,势力增强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面目。盖此从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1)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是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2)简述广西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阳光房俗称玻璃房,它的建筑立面(包括屋顶)多为玻璃结构,是近几年国内时尚的人士推崇的新建筑。山东某地的王女士喜欢养花,有了阳光房就不担心花卉越。图示意王女士家阳光房景观。(1)王女士发现,秋季夜晚阳光房内部的玻璃上经常有水珠,试分析其成因。(2)解释冬季室外万木凋零,而王女士家阳光房里却春意盎然的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海为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下图为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判断图中A洋流的性质,并说明其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2)分析北海附近海域出现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3)简述波罗的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它的西北部是中国最长、最宽的南北向山系----横断山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类型使这里成为动植物的王国,其中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材料二哈巴雪山脚下,山泉从地下涌出,山泉中富含的石灰质不断析出。最快的时候,一年能沉积1cm厚的白色钙华。水流沿着台地,层层流淌,层层积累。材料三红,是云南大地的底色。土壤中的铁,在经年累月的氧化作用下,呈现出热烈的色彩。对于庄稼来说,红土地并不算肥沃,人们不断寻找合适的作物,为它涂抹新的色彩。(1)分析云南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2)根据材料三分析改良红壤的方法。参考答案1.D 2.D3.D 4.B5.A 6.B7.A 8.C 9.B10.C 11.D12.C 13.B 14.D15.C 16.B17.(1) 喀斯特地貌 流水侵蚀(溶蚀)(2)该地土壤贫瘠,石灰岩广布,易受流水溶蚀作用;广西夏季高温多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该地人多地少,植被破坏严重。(3)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作用显著,土层薄,土壤贫瘠;该地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区耕地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18.(1)夜晚阳光房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会产生水汽,秋季夜晚阳光房外降温快,水汽遇到较冷的玻璃后凝结成水珠。(2)王女士家在我国北方,冬季室外干燥且寒冷,因此万木凋零;而阳光房多玻璃,白天太阳短波辐射能进入,地面长波辐射损失较少,阳光房内气温高;夜晚阳光房会阻止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降温慢;阳光房内气温高,花卉生长良好,因此出现春意盎然现象。19.(1)性质:暖流。影响: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的速度,增加燃料消耗;与寒流交汇的附近海域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2)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3)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与大西洋通道狭窄,高盐度海水进入少。20.(1)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2)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掺入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掺入沙子,改良土壤黏性;因地制宜种植茶树等耐酸性作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