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雪橇犬擅长奔跑,为提高体能和新环境适应能力,需常年开展奔跑拉物训练。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瓦尔泰利纳雪橇犬训练基地冬季开展雪地驯犬,夏季开展草地拉物训练。下图示意瓦尔泰利纳雪橇犬训练基地开展驯犬活动的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驯犬活动范围的主要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峰2.该基地驯犬活动范围选址主要考虑( )A.坡度多变,利于模拟复杂路况 B.海拔较高,利于增强犬类体能C.通风良好,驯犬环境更加舒适 D.积雪期长,利于全年雪地驯犬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2023年江苏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为24.5%,苏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龄化率为19.4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2023年苏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是( )A.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出为主B.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入为主C.户籍人口老龄化低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出为主D.户籍人口老龄化低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入为主4.与江苏省平均水平相比,苏州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基础设施差异 B.教育文化差异 C.医疗服务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桂林市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在旅游业开发以前以传统农业为主。自1999年以后,随着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下表为2022年全国和阳朔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城镇化率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城镇化率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全国 7.3% 39.9% 52.8% 65.22%阳朔县 34.1% 17.6% 48.3% 33.55%5.阳朔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后,劳动力结构产生的变化是( )A.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 B.老年劳动力的比重显著上升C.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 D.青壮年劳动力比重显著下降6.推动阳朔县城镇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C.促进产业融合,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D.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传统导医(主要提供就诊咨询服务)基础上,出现了一项新兴职业——医疗陪诊顾问。医疗陪诊顾问不仅要熟悉各医院各科室的位置与职能,更要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健康档案管理等专业技能,具体服务内容为全程跟踪陪诊,包括挂号排队、就医检查、取报告取药、记医嘱药嘱、跨院转诊等,以确保患者就医过程的顺畅与高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医疗陪诊顾问多出现在( )A.社区卫生服务站 B.乡村卫生诊所C.大城市综合医院 D.私立专科医院8.与传统导医相比,医疗陪诊顾问( )A.服务对象更广泛 B.服务时间更固定C.服务周期更短暂 D.服务内容更全面9.促使医疗陪诊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医保制度完善 B.医疗行业专业化发展C.医疗资源短缺 D.陪诊行业准入门槛低2024年9月《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公布,涉及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各类空间活动总体安排。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四川省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明确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承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川南经济区发展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及四川三大省级经济副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在长江经济带中,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定位是( )A.国际国内航运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B.西部创新驱动引擎,带动西南地区产业升级C.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引领区域政策试点D.东北亚经济枢纽,对接日本、韩国商品贸易11.与其他副中心相比,宜宾—泸州组团共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突出区位优势是( )A.长江干流贯穿,河网密布利于水运 B.地处盆地边缘,地势平坦利于建城C.年降水量充沛,保障工业用水需求 D.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强12.四川省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主要承接的长江经济带产业类型是( )A.家用电器制造 B.出口导向型服装加工C.通信设备制造 D.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2012年以来,北京市通过腾退被占用的文物建筑、恢复历史街巷、整治周边环境等措施优化空间结构,推动老城区可持续发展。2024年7月27日,以故宫等15个遗产要素(如下图)构成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北京中轴线城市空间规划与文化之轴的极高认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集中在钟鼓楼附近,而今中轴线上前门大街商业区紧邻正阳门的布局体现了( )A.古代“前朝后市”都城规划思想的延续 B.现代CBD(中央商务区)的集聚效应C.宗教文化与现代商业活动的有机结合 D.近代城市扩展对传统空间结构的突破14.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的腾退、整治等措施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是( )A.压缩居住用地规模,优先发展商业旅游 B.削弱现代城市功能,限制城市更新进程C.保护文化遗产完整,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D.重塑传统中轴格局,恢复传统都城风貌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具有科技、投入、回报、风险“四高”的特点。“蛟龙”号(如下图)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发的载人潜水器,2025年对7000米级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电池、国产直驱型推进器等关键部件进行升级换装,3月首次在南海进行海试,刷新了下潜频次纪录并验证关键部件国产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蛟龙”号深潜作业所面临的“高风险”主要有( )①生物撞击②极端天气③深海高压④海水腐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蛟龙”号完成技术升级后,对实现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有( )①加强深海科学研究,提升深海科研影响力②增强深海资源勘探能力,助力国家资源安全③保护深海生态群落,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④推动深海装备技术输出,主导国际海洋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在密闭空间内,完全依赖人工光源(如LED灯),并结合精准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高效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系统。其单位面积产量是露天生产的50—100倍。目前,我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下图示意某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景观。(1)推测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种植的农产品类型。(2)指出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能够精准调控的主要大气要素,并分析其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析福建、广东、浙江等成为我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分布地的社会经济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是世界重要转口港。2024年人口密度为8207人/平方公里,环境人口容量远超全球多数国家。这里气候湿润,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以多元文化交融而闻名。城市地标“擎天大树”是自然与科技的结合,“树身”长满植物,“树冠”集太阳能发电与雨水收集功能于一体。图1示意新加坡位置,图2示意“擎天大树”景观。(1)简析新加坡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全球多数国家的原因。(2)说明新加坡多元文化交融的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新加坡“擎天大树”的效益。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孟加拉国最大铁路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起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穿过帕德玛大桥,向西南延伸到杰索尔,全长约170公里。其中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连接线于2024年12月全线通车运营,全程通行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3小时,被当地人称为“梦想之路”。该项目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采用无砟轨道、宽轨铺轨机等中国创新技术标准,雇佣超2万孟籍工人并培训若干技术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标志性工程。下图示意孟加拉国位置及该项目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景观。(1)指出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连接线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2)简述该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对孟加拉国发展的有利影响。(3)从技术、经济、文化角度,分别说明该项目建成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作用。1.B 2.A3.B 4.D5.A 6.C7.C 8.D 9.B10.B 11.A 12.C13.A 14.C15.D 16.A17.(1)农产品类型:叶菜类(如生菜、菠菜)、芽苗菜、药用植物等生长周期短、附加值高的作物。(2)调控要素:光照(强度、时长、光谱)、温度、湿度、CO 浓度。有利影响:光照精准调控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温度、湿度稳定可减少病虫害,保证品质;CO 浓度优化可加速植物生长。(3)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达,资金雄厚,能承担高投入;技术先进,可支撑精准环境控制;人口密集,市场对高品质蔬菜需求大;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18.(1)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是国际航运枢纽,经济腹地广;科技发达,资源利用效率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能获取全球资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承载能力强。(2)原因:移民国家,人口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作为转口港,国际贸易频繁,文化交流便利;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促进不同文化融合。(3)效益:生态:增加城市绿化,改善微气候;收集雨水,节约水资源;经济:太阳能发电,降低能源消耗;社会:成为城市地标,提升居民认同感。19.(1)自然障碍:多洪涝灾害(雨季降水集中);地势低洼,地基不稳;河流密布,桥梁建设难度大。(2)有利影响:缩短通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加强区域联系,推动城市化进程。(3)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技术:展示中国铁路技术实力,推动技术标准输出;经济:通过优惠贷款和项目合作,深化经济伙伴关系;文化:雇佣并培训当地工人,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