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1.4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1.4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1.4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培优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A C A B A D B C 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A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A、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从不同方向观察纸板上的光线,纸板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粗糙的,故A正确;
B、图甲中,∠NOF是反射光线OF与法线NO的夹角,则∠NOF是反射角,故B错误;
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C错误;
D、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D错误。
故选:A。
2.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坐井观天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B错误;
C、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五彩缤纷是利用三棱镜对白光进行折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解:A、当水面降低时,物体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变大了,故A正确。
B、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入射角为90°﹣45°=45°,反射角也是45°;故B错误;
C、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降低时,再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当液面降低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入射点下降,向右移动,因而反射光线在原来反射光的右侧,则光斑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4.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0°,所以入射角为90°﹣20°=7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70°。
故选:C。
5.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当平面镜以ω转动时,反射光线转动的角速度为2ω。
已知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以每秒转120°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张角∠AOB为60°,则平面镜转过30°,
由ω可得平面镜转动的周期T=3s,平面镜转过30°对应AB上的光点转过60°,所需时间为0.25s,光源每秒闪12次,0.25s内将闪3次,屏幕AB上每秒内出现的光斑次数是3次。
故选:A。
6.解:由“一束光射到一面镜子上后使入射角增大20°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45°;
则原来反射角为45°﹣20°=25°。
故选:B。
7.解:
A、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
因为第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下面平面镜,所以第一条入射光线与上面平面镜的夹角为θ,
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
结合几何知识可知:
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
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
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
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 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 90°﹣Nθ=0,
解得:θ,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θ不能等于4°。
故选:D。
9.解: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
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
所以AB∥CD。
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B。
10.解: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展品反射的光线很少,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展品图片,需要用闪光灯;
玻璃罩上表面很平,当从①位置用闪光灯拍摄时,光线因发生镜面反射而沿垂直方向反射回去,照相机发生逆光无法得到清晰的图片,所以只能从②处斜向下拍。
故选:C。
11.解:
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光线被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则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
(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
故选:C。
13.解: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小丽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小明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小明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小丽的眼睛,所以小丽一定能看到小明的眼睛。
故选:A。
14.解:月亮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反射光线看到月亮的像,即水中“明月”,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两次反射的光路如图,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平行。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解:(1)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
(2)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可以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只进行一次实验,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得出普遍结论,使结论符合客观事实,应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进行多次实验。
17.解:(1)图甲中ON是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30°;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在右侧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但此时反射光线仍然存在。
故答案为:30;增大;不能;仍存在。
18.解:(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40°,所以反射角也为40°;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答案为:(1)40°;(2)把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作入射角或反射角了。
19.解:我同意乙的观点;
证明的方法是将反光镜遮挡起来,若看不见镜子发光,则说明乙的观点正确,反之,镜子发光,说明甲的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乙;将反光镜遮挡起来,若看不见镜子发光,则说明乙的观点正确,反之,镜子发光,说明甲的观点正确。
20.解:根据题图,此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角度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
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10°=40°;后来的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后来的反射角等于5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50°=100°。
答案:60;100。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解:(1)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70°,则入射角为90°﹣70°=20°,反射角也为20°;
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墙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
(2)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滑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更明亮。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
(2)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滑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更明亮。
22.解:(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即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故选:D;
(3)由题意得,当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都能同时看见;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入射光和法线所在平面不在纸板上,因而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垂直;(2)D;(3)不能。
23.解:(1)法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激光笔B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以显示法线的位置;
(2)先用加湿器使某透明容器内充满雾气,将实验装置放到这个充满雾气的透明容器内,这样能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
(3)当我们观察到入射红光、入射绿光和反射红光看起来重合时(即只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可根据光的传播路径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法线;(2)先用加湿器使某透明容器内充满雾气,将实验装置放到这个充满雾气的透明容器内;(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1.4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小宁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选用粗糙的纸板
B.图甲中的∠NOF是入射角
C.图乙中的反射光线是不存在的
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2.图中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坐井观天
C.杯弓蛇影 D.五彩缤纷
3.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面降低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
B.反射角大于45°
C.当水面降低时,反射角将变大
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左移动
4.当一束光斜射入平面镜,与平面镜所成的夹角为20°,则反射角为(  )
A.20° B.40° C.70° D.140°
5.如图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的轴0以每秒120°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O点的圆弧形屏幕。张角∠AOB为60°.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屏幕AB上每秒内可能出现的光斑次数是(  )
A.3次 B.6次 C.12次 D.24次
6.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
A.15° B.25° C.30° D.35°
7.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下移动 B.竖直向上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8.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A.1° B.2° C.3° D.4°
9.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
10.小明同学参观温州市博物馆,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11.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12.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背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
B.迎着月亮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C.迎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
D.无论迎着、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都是积水
13.小明和小丽在照同一面镜子,小明在镜子中看到了小丽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丽也一定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的眼睛
B.小丽一定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的眼睛
C.小丽通过镜子可能看到小明的眼睛
D.无法确定小丽能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的眼睛
14.我们看到水中有一轮明月,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我们看到水中“明月”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5.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此时入射角等于     °.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增大/减小/不变)。若将右侧纸板绕法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此时     (不存在/仍存在)反射光线。
18.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课后,小科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读数都是准确的,但得出的结论与光的反射定律不相符。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19.晚上,两位好朋友在路边一辆车的反光镜处看到了向外四射的灯光。朋友甲说这是一个反光镜自带的电灯在发光,朋友乙说这是镜子反光。你的观点是同意     (选填“甲”或“乙”),证明的方法是     。
20.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     度,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光学实验课时,小宇用激光笔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1)他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墙面照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现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墙面上的光斑要明亮,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     。
2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李同学利用平面镜、可绕ON折转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的实验。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与镜面保持     。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纸板E
B.沿ON前后转动纸板F
C.改变光束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
(3)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束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到镜面,此时反射光     呈现在(选填“能”或“不能”)纸板上。
2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科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半圆形滑轨固定在水平底座上,其圆心O处放置一小平面镜,红色激光笔A可以沿滑轨自由滑动,发射的激光始终对准圆心O点:L形支架上激光笔B发出绿色激光,该激光垂直于平面镜射入圆心O点。
(1)实验中激光笔B发出的绿色激光用于模拟     (选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法线”)。
(2)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不到激光的传播路径。请你提供一种能将光路显示出来的措施:    。
(3)光路显示出来后,小科从半圆形滑轨的侧面某一位置观察。发现所有光束刚好重合,经多次改变红色激光的入射角度均能出现这种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