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1.3 民族 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1.3 民族 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广西的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维吾尔族
C.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D.“黑河—腾冲”一线为少数民族人口分界线,少数民族人数呈东少西多的特点
2.茶马古道是古代川、滇茶叶和西藏马匹、皮毛交易的重要通道。下图为茶马古道局部路线图。在②地,与马帮交易的少数民族最可能是( )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藏族
3.“在这里,我品尝了新鲜的奶茶,参加了那达慕节,亲自体验了这里传统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快乐!”这是小明在暑假旅游归来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内容,小明旅游最有可能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云南过桥米线是一种传统美食。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5.“真的假的”栏目关于中国的解说,假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6.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完成问题。
歌曲反映出( )
A.我国的少数民族一共有56个 B.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兄弟姐妹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 D.台湾高山族不属于少数民族
7.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苗族 D.汉族
8.下列各省级政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小的是( )
A.云南 B.新疆 C.广西 D.江苏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2025年4月13日~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至十九)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德宏芒市、普洱孟连县等多地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25年云南傣族同胞举行泼水节期间,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
A.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 B.正值干季末期,降水极少
C.昼长夜短,气温逐渐升高 D.澜沧江进入汛期,水位暴涨
10.傣族聚居地西双版纳成为泼水节核心举办区,与其地理环境关联性最强的是( )
A.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B.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溶洞众多
C.属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河流密布
D.毗邻缅甸,边境贸易频繁,外来文化影响深
二、填空题
1.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是 万平方千米,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
2.将下列民族传统节日或他们喜爱的艺术活动写在相应的民族后面(写序号)。
①那达慕大会 ②泼水节 ③火把节 ④手鼓舞 ⑤赛龙舟
(1)蒙古族 彝族 傣族 维吾尔族 汉族
3.读下左图,了解我国民族构成:共 个民族,汉族占 %, 个少数民族占8%.
4.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
5.文化区是指有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不同文化区的文化差异主要在建筑、习俗、艺术、饮食等方面。读如上右世界不同文化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东亚文化区的中国,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众多。如端午节,人们插艾草、绑五彩绳,在河流众多的 (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还常有赛龙舟活动。
三、连线题(请将下列民族风情与各少数民族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①在竹楼里跳“孔雀舞”,与游客泼水嬉戏。 A藏族
②舞着长鼓,荡秋千,跳跳板。 B蒙古族
③三月三歌会,男女对唱。 C傣族
④身着藏袍,腰系彩绸,敲锣打鼓,绕地转圈,祈求丰收。 D朝鲜族
⑤“那达慕大会”上,人们摔跤、骑马、射箭。 E维吾尔族
⑥吃羊肉串与手抓饭,跳手鼓舞。 F壮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四、判断题
1.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成为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 )
2.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3.泼水节是傣族的代表节日。( )
4.西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
5.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5个民族。( )
五、解答题
1.阅读如下左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香格里拉天然林中的松茸,浙江毛竹林里的冬笋,湖北嘉鱼县湖泊淤泥中的莲藕、陕西的羊肉泡馍,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们“品”出了各地美食。
(1)把四川省用阴影在图中描绘出来 ,这个省的气候 ,所以居民喜食 味。
(2)资料中提到的省中被回归线穿过的是 ,它简称是 。这个省的少数民族分布最能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
(3)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 带,这个温度带的纬度范围是 。
(4)我国陆上邻居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它在亚洲分区中属于 。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有一个发达国家是 ,它的经济特点是 。
(6)我国最大的岛 在 洋中。
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它是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历程,面临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挑战。
材料二:“红原”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600米,一月平均气温-10.3℃,七月平均气温10.9℃,年均温1.4℃,年均日照2417小时,年均积雪期76天,年均降水量753毫米,草甸广布。
材料三:近年来,红原县积极推进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以麦洼牦牛为中心元素的“牧旅”“文旅”“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材料四:如上右图,“红原县及周边位置图”。
【认识自然环境】
(1)红原县属于独特的 气候,红原县及周边的地形以山地和 为主。红原县城到若尔盖县城的直线距离约90千米,若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应该标注为 。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2)1935年8月,红军长征经过若尔盖草原时,草地中沼泽遍布,泥泞渍水,行路艰难和宿营危险,白天烈日炎炎,夜晚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 大,御寒困难;气压低, ,易出现高原反应;红军战士们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悲壮的红军过草地军事奇迹。
【建设新时代美丽红原】
(3)红原县是少数民族 聚居地,主要农业部门是 。请你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良好建议 ,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广西启动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旨在整合区内自然与人文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山水、生态田园、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某学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广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题活动。
材料二:广西境内多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材料三:“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布局图。
(1)描述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
(2)广西区内喀斯特地貌景观丰富,地表常见 和峰丛景观,可以开发利用为自然旅游资源,“风景道”沿线也可开发 (少数民族)的对山歌、抛绣球等文化体验项目。
(3)在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请你提出两项具体化措施。
(4)广西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对沿线地区的意义有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练习》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B D D C C
二、1.960/九百六十 56/五十六 2.① ③ ② ④ ⑤
3. 56 92 55
4.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5.南方地区
三、 C D F A B E
四、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五、1.(1) 绘图如下:
潮湿 辣
(2) 云南省 云/滇 大杂居,小聚居
(3) 北温 23.5°N--66.5°N
(4) 俄罗斯 北亚
(5) 日本 对外依赖性大
(6)台湾岛
(7)太平
2.(1) 高寒(高原山地) 高原 1:3000000
(2) 昼夜温差 空气稀薄(缺氧)
(3) 藏族 畜牧业 积极发展牦牛养殖 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