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促进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
A. 动力 B. 交通 C. 技术 D. 原料
2. 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在城市低空领域的应用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 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B. 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C. 增大城市能源消耗 D. 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3. 为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②限制跨区域协作
③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 ④抑制传统航空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长期以来,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溉用水损失大,利用效率低。某团队通过实验模拟了四种不同的节水改造模式,研究其对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水效率的影响(如下表)。其中,压减流量是指减少自尼罗河干流引进灌区的水量,混凝土衬砌是利用混凝土渠化河道,光伏电板覆盖是在灌区河道上安装浮式太阳能电板,管道封闭是让水流在混凝土圆形(或方形)管道中流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模式 灌水效率/% 模式 灌水效率/%
压减流量 29.3 光伏电板覆盖 75.3
混凝土衬砌 67.1 管道封闭 91.8
4. 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溉用水损失主要来自( )
A. 下渗 B. 蒸发 C. 地表径流流失 D. 地下径流流失
5. 尼罗河河口灌区节水改造会使含水层补给效率降低,可能导致( )
A. 地下水位下降 B. 水土流失加剧
C. 水源化学污染 D. 入海径流减少
6. 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尼罗河河口灌区最适合采取的模式是( )
A. 压减流量 B. 混凝土衬砌
C. 光伏电板覆盖 D. 管道封闭
成渝贵环线高铁为我国首条跨省区的环线高铁,是由成渝高铁、渝贵铁路和成贵高铁组成的便捷交通环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成渝贵环线高铁对沿线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
A. 降低出行成本 B. 减少人口流动 C. 促进互联互通 D. 加剧资源短缺
8. 成渝贵环线高铁的独特价值体现在( )
①形成跨省区环状布局 ②增加单线路货运量
③覆盖多核心城市圈 ④缩短区域空间距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美国亚利桑那州某河谷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研究表明,该河谷的Ⅳ分区有较肥沃的土壤,被表层沉积物覆盖,铲除表层沉积物能改善Ⅳ分区植被生长条件。下图示意该河谷周边地貌分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植被生长条件恶化明显的地貌分区是( )
A. Ⅰ分区 B. Ⅱ分区 C. Ⅲ分区 D. Ⅳ分区
10. 铲除表层沉积物能改善Ⅳ分区植被生长条件,可能是由于Ⅳ分区部分表层沉积物来自( )
①河流沉积②冲沟沉积③风力沉积④重力崩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草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下图示意7—10月新疆天山某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日变化情况,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为正值,表示碳由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以碳源为主,反之则以碳汇为主。10月该草原进入生长季末期,此时气温下降,光合有效辐射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中代表10月的是(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曲线④
12. 该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峰值出现在夜间,主要是因为夜间该草原( )
①光合作用弱②光合作用强③以碳汇为主④以碳源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长期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该草原( )
A. 碳汇功能减弱 B. 碳排放峰值升高
C. 土壤碳储量增多 D. 碳交换日变化增大
为满足山地自行车运动者的需求,江南丘陵某地区建有一山地自行车车道,供骑行爱好者骑行。如图为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一高中生于暑期某日日出时开始从①地向④地骑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00m B. 400m C. 500m D. 600m
15. 该高中生在从①地向④地的骑行过程中,最费力的一段位于( )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16 该高中生当日开始骑行时,太阳位于其( )
A 左后方 B. 右后方 C. 左前方 D. 右前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格鲁吉亚积极响应,两国合作成果显著。格鲁吉亚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欧盟与亚洲的经贸联系。为此,该国积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大量重建铁路系统,并对主要机场都进行现代化更新,载客量与载货量均得到较大提升。中国某企业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开发建设阿纳克利亚深海港口。该港口为综合性港口,可处理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货物,能停靠超大型货船。如图示意格鲁吉亚交通网络。
(1)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格鲁吉亚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原因。
(2)分析阿纳克利亚港口建设对格鲁吉亚交通网络的优化作用。
(3)简述中企投资建设阿纳克利亚港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抚河是注入鄱阳湖的第二大支流。7-8月抚河月平均径流量下降较快,对鄱阳湖的补给减少。仅考虑抚河来水减少这一因素,鄱阳湖在汛期的含沙量反而可能增大。图1示意抚河流域水系,图2示意抚河月平均径流量变化。
(1)分析抚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特征对河流补给的影响。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抚河径流量减少对鄱阳湖周边土壤的影响。
(3)分析7-8月抚河来水减少导致鄱阳湖汛期含沙量增大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致密的深层热储岩石,其热能通过人工注水的方式提取后可用于发电。2023年底,我国在青海省共和盆地成功开展干热岩单井采热发电试验,单井瞬时最大采热率超2MW,实现了当前世界最大功率地热热伏发电,验证了干热岩单井采热发电技术的可行性。如图为该地干热岩单孔取热及热伏发电试验现场图。
(1)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说明干热岩发电技术的突出优势。
(2)分析青海共和盆地开发干热岩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简述我国推广干热岩发电技术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
高二地理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B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A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C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C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位于欧盟与亚洲的经贸联系通道上,地理位置重要;运输需求增大,市场需求增多;格鲁吉亚国家政策鼓励,两国合作程度加深。
(2)港口与现有铁路、主干道连接,形成海铁联运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效率;作为综合性深水港,可分流传统港口的集装箱、干散货运输,缓解现有港口压力;可停靠超大型货船,增强格鲁吉亚对亚欧长距离货运的承接能力,拓展国际运输通道;配套建设在建铁路,连接港口与内陆城市,促进国内路网开放。
(3)开辟了中国与欧洲连接的新通道;新港区缩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货运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提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18题答案】
【答案】(1)春季至夏初,受东南季风和锋面雨带影响,该区域降水丰富且持续增加,降水成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河流径流量显著上升;7-8月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减少,雨水补给比例下降,河流径流量快速减少;秋冬季节降水较少,地下水成为河流重要补给来源,河流径流量极小。
(2)湖泊水位降低,导致周边土壤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枯水期湖床裸露,蒸发旺盛,使盐分在地表累积,可能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湖滨湿地萎缩,使地表植被减少,暴雨时地表径流冲刷力增强,加剧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3)抚河径流量减少,导致其挟带入湖的泥沙减少,但鄱阳湖总含沙量仍在增大,表明有其他来源的泥沙在增加;鄱阳湖水位因抚河补给减少而降低,汛期长江水倒灌量增加,长江中上游的泥沙随之被挟带入湖。
【19题答案】
【答案】(1)干热岩发电过程无燃烧现象,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污染物,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干热岩属于可再生地热资源,能量来源稳定,避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问题;干热岩发电无须大规模开挖地表,减少对植被、土壤的破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2)优化青海能源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能源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带动相关产业人才集聚,推动就业增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偏远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减少对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进口压力,增强能源供应韧性;干热岩储层可作为“天然能源储备库”,保障能源应急供应;促进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提升我国清洁能源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