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 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 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1.结合劳动、创业、经营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解自主船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对劳动、创业、经营中的不同价值观做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选择;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
2.结合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的生产和消费情境,能够正确辨别与品系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行为;能够提出符合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要求的可行性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3.结合与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有关的问题,能够科学评析扶贫脱贫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扶贫脱贫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针对性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致富观,培养奋斗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探究一
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1974年,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的一名码头工人。他勤奋好学,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成为著名的“桥吊专家”。他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持续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填补国际技术空白,为国家节约巨额成本。在他的励下,广大青年职工掀起了立足岗位、学习技能的热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许振超“改革先锋”称号。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认识。
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1)劳动精神:优秀劳动者,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他们用劳动填补了技术空白,用劳动创造了行业及其,用劳动为国家节约成本,用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2)劳模精神是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所坚持坚守坚定的基本信念、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及其展现出的整体精神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明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3)工匠精神: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好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风貌。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动模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到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4)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2.为什么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3.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①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
②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③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④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结合材料,谈谈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鼓励创新创业?
持续的创新能力
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
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
诚实守信、遵法守德、承担社会责任……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①国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②创业者:从事生产经营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③企业: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如何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探究二
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有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讲述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
 发展成就
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能源设备、节水设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前景
我国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渤海湾生态环境治理、长途运输货车大气污染治理、农村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深度转型,将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开启新的征程。
结合材料,谈谈怎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1.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消费者: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 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生产。
探究三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1)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