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2024·广东东莞期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2024·江苏盐城期中)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能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D.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3.(2024·河南南阳期中)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包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个人,难以超越历史局限,迈向科学社会主义。但就如恩格斯所说,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向先驱们致敬!从恩格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 )①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4.恩格斯在晚年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大发现,这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 )①剩余价值学说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③唯物史观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A.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B.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从空想到制度的伟大跨越D.由一国到多国的伟大实践6.(2024·甘肃白银开学考)《共产党宣言》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人民的主体作用,自此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找到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说明( )①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④科学社会主义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8.(2024·河北保定期中)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第一次成功突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旧世界,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大国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下列关于十月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下图反映的是世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①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①十月革命 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B.①十月革命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C.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D.①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但我国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②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24·湖南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是: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原因。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B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B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不符合题意。2.B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否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和正确道路,B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A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但因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力量和革命道路,最终无法实现,C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并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D不符合题意。3.D 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①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④符合题意。4.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①③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④不符合题意。5.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D不符合题意。6.C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①表述错误。《共产党宣言》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找到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③不符合题意。7.D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①不符合题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④符合题意。8.A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②符合题意。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指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③不符合题意。1871年,巴黎人民通过革命建立起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④不符合题意。9.C ①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设问指向①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影响,A、B、D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C符合题意。10.C 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性中前进,②说法错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但我国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示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①③④符合题意。1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科学社会主义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进行伟大实践,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解析:根据知识限定并结合材料,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等角度对原因进行说明。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思想来源(1)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2)形成: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 。(3)积极作用: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4)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 ,反对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微提醒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非在于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一些空想社会主者也进行了实践,只不过实践失败了。2.历史前提(1)三大工人运动及其意义: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必要性: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 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2.理论基石: 和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 到 的伟大飞跃。微提醒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3.诞生标志:1848年2月, 发表。4.《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 必然灭亡和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的必要性。(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 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 ,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 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 。(3)十月革命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 、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微提醒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实践和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出现严重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 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判一判(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2)《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的严重曲折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想一想(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吗?提示: (2)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吗?提示: 连一连 选一选(2024·山东聊城期末)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 )微提醒科学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 飞跃 从空想 到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 飞跃 从理论 到实践 以十月革命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标志,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第三次 飞跃 从一国 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四次 飞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教材P12“探究与分享”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提示: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无论对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出发。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同情”的对象,而不了解其真正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不到他们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力量,因而把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通过宣传示范、向统治者呼吁等和平途径实现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④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存在根本缺陷,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2.教材P14“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其次,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不再只为改善生活条件而斗争,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为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最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议题一 如何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情境】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究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从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作出评析。正确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1)三大空想家的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矛盾和罪恶现象;第二,设想了未来“理想”的人类社会,并且天才地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他们的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但是,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了解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幻想用和平的方法改造社会。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反映了所处历史条件的局限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充分发展,内在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阶级斗争的展开与激化,这种超越、反阶级斗争的幻想,越来越失去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起源于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虽然并未在现实中得到完全的实践,但它所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观点,却为我们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主张用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 ②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④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欧文进行的“新和谐公社”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因为缺乏管理经验,消费超过生产,最终失败了。欧文的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缺乏共产主义实践经验B.人们难以接受他超前的思想C.资产阶级对实验的残酷扼杀D.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在19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代表人物有圣西门、欧文等。他们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始终是空想的。因为他们( )①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③没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主张阶级调和 ④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议题二 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性【情境】 ◆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将斗争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探究1 上述反映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哪些条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探究2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诞生必要性 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理论基石 剩余价值学说 ①创立: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全面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历史前提。第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三,人类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尤其是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2)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固有缺陷,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哲学基础。第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经济学依据。(3)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实践验证。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第二,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分析,经受了实践的检验。1.(2023·新课标卷12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产生、付诸实践到不断发展,已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漫漫征程。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概括正确的是( )A.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准落实】新学知识巧梳理一、1.(2)空想社会主义 (3)思想来源 (4)阶级调和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2.(1)工人阶级 二、1.科学理论 2.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空想 科学 3.《共产党宣言》 4.(1)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2)无产阶级政党 (3)共产主义社会 三、1.(1)十月革命 (2)共同占有 按劳分配 (3)实践2.(2)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判一判 (1)× (2)× (3)× (4)× (5)× (6)√想一想 (1)提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提示: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组成。连一连 选一选 A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②正确。《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错误。【学科素养·稳提升】议题一情境探究探究 提示:(1)历史条件: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跟踪训练1.D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①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为我们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②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③不符合题意。2.D 人们缺乏共产主义实践经验、人们难以接受他超前的思想和资产阶级对实验的残酷扼杀不是欧文的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A、B、C错误。欧文的思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他未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变革资本主义的依靠力量,其实验注定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D正确。3.A 空想社会主义始终是空想的,是因为其主张阶级调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②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④不符合题意。议题二情境探究探究1 提示:(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探究2 提示: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跟踪训练1.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其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正确道路(阶级斗争),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②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原因。2.A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②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排除。3.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B正确,A、C、D排除。7 / 7(共79张PPT)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目录基础知识·准落实1学科素养·稳提升2教学效果·勤检测301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 思想来源(1)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2)形成: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 。空想社会主义 (4)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 ,反对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3)积极作用: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思想来源 阶级调和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微提醒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非在于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一些空想社会主者也进行了实践,只不过实践失败了。2. 历史前提(1)三大工人运动及其意义: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工人阶级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必要性: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 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2. 理论基石: 和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 到 的伟大飞跃。科学理论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空想 科学 微提醒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3. 诞生标志:1848年2月, 发表。《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 必然灭亡和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的必要性。(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 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 ,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 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 。(3)十月革命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 、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 共同占有 按劳分配 实践 微提醒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 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实践和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出现严重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 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微提醒科学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 从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 从理论 到实践 以十月革命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标志,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 从一国 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四次飞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判一判(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 × )(2)《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 ×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 )(4)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 × )××××(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的严重曲折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 √ )×√想一想(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吗?提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吗?提示: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组成。连一连选一选(2024·山东聊城期末)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 )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 ①② B. ①③C. ②③ D. ③④解析: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①②正确。《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错误。1. 教材P12“探究与分享”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提示: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无论对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出发。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同情”的对象,而不了解其真正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不到他们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力量,因而把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通过宣传示范、向统治者呼吁等和平途径实现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④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存在根本缺陷,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2. 教材P14“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其次,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不再只为改善生活条件而斗争,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为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最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02学科素养·稳提升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议题一 如何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情境】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究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从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作出评析。提示:(1)历史条件: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正确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1)三大空想家的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矛盾和罪恶现象;第二,设想了未来“理想”的人类社会,并且天才地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他们的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但是,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了解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幻想用和平的方法改造社会。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反映了所处历史条件的局限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充分发展,内在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阶级斗争的展开与激化,这种超越、反阶级斗争的幻想,越来越失去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 起源于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虽然并未在现实中得到完全的实践,但它所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观点,却为我们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主张用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 ②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④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①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为我们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②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③不符合题意。2. 欧文进行的“新和谐公社”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因为缺乏管理经验,消费超过生产,最终失败了。欧文的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们缺乏共产主义实践经验B. 人们难以接受他超前的思想C. 资产阶级对实验的残酷扼杀D. 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解析: 人们缺乏共产主义实践经验、人们难以接受他超前的思想和资产阶级对实验的残酷扼杀不是欧文的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A、B、C错误。欧文的思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他未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变革资本主义的依靠力量,其实验注定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D正确。3. 空想社会主义在19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代表人物有圣西门、欧文等。他们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始终是空想的。因为他们( )①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③没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主张阶级调和 ④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始终是空想的,是因为其主张阶级调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②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④不符合题意。议题二 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性【情境】 ◆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将斗争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探究1 上述反映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哪些条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提示:(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探究2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提示: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诞生必要性 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②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理论基石 剩余价值学说 ①创立: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 全面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历史前提。第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三,人类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尤其是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2)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固有缺陷,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哲学基础。第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经济学依据。(3)科学社会主义具备使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实践验证。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第二,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分析,经受了实践的检验。1. (2023·新课标卷12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其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正确道路(阶级斗争),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②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原因。2.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②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排除。3.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产生、付诸实践到不断发展,已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漫漫征程。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概括正确的是( )A.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B.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D.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B正确,A、C、D排除。03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 (2024·广东东莞期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A.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234567891011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B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2. (2024·江苏盐城期中)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 能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 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D. 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1234567891011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否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和正确道路,B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A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但因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力量和革命道路,最终无法实现,C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并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3. (2024·河南南阳期中)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包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个人,难以超越历史局限,迈向科学社会主义。但就如恩格斯所说,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向先驱们致敬!从恩格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 )1234567891011①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①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4. 恩格斯在晚年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大发现,这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 )①剩余价值学说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③唯物史观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③1234567891011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①③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5.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A.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B. 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 从空想到制度的伟大跨越D. 由一国到多国的伟大实践1234567891011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6. (2024·甘肃白银开学考)《共产党宣言》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人民的主体作用,自此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找到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说明( )①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④科学社会主义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①表述错误。《共产党宣言》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找到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③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7. 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它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①不符合题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8. (2024·河北保定期中)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第一次成功突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旧世界,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大国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下列关于十月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②符合题意。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指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③不符合题意。1871年,巴黎人民通过革命建立起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9. 如图反映的是世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①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①十月革命 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B. ①十月革命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C.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D. ①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234567891011解析: ①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设问指向①②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影响,A、B、D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C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0.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但我国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②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性中前进,②说法错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但我国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示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①③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1. (2024·湖南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是: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1234567891011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原因。答案: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1234567891011③科学社会主义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进行伟大实践,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解析:根据知识限定并结合材料,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等角度对原因进行说明。1234567891011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docx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pptx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