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学情分析】本节课作为初中地理第一课,需注意小学与初中知识衔接和学习方法过渡。中学生好奇心旺盛,对浩瀚宇宙满怀憧憬,但受限于小学阶段天文学知识的匮乏,他们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接触宇宙,因此知识储备相对有限,空间想象能力亟需培养。教学应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区域认知】: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知道探索历程及成就。【综合思维】通过深入理解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关系,进而全面描绘地球的宇宙环境,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地理实践力】通过天文观测等活动,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宇宙变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教学难点】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新课导入】通过视频,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播放视频《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设计意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语言难以描述,通过视频更加生动地展现地球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新课讲解】【教师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也了解了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请看下表。 【教师小结】地球之所以适宜人类生存,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1)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外部因素: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行星各行其道;二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正处壮年。(2)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内部因素:一是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使地表具有适宜温度;二是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三是地球上有液态水。 (承转)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了理论基础。 【板书】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人类的太空探索 【方法指导】请同学们阅读图1.2-1.4和课本P8-10,思考问题。 问题引领1:国际上取得的太空探索成就。 【教师】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国际上(主要是苏联和美国)在太空探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学生】太空探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和空间站建设等方面 【教师】回答很好。大家注意按照年代(或时间)顺序看图1.3,比较苏联和美国哪个国家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些?这体现了什么优势? 【学生】美国,科技进步优势。 问题引领2: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教师】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太空探索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P9和图1.4,说一说我国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填写下表。 时间阶段性成就1970年2003年2007年2016年2021年2022年【教师小结】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问题引领3: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教师】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人类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太空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同时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家园。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分析思考 用比较法开展小组探究学习 用比较法开展小组探究学习 研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填表 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培养读图观察能力 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法,按照时间顺序了解苏联和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成就,理解科技进步优势的重要意义。 运用表格进行比较,可以直观地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七年级上册地理开篇内容,通过研读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优点:多样宇宙景观图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兴趣,趣味活动增强课堂互动,内容过渡自然,鼓励学生搜集航天成就资料,提升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不足:教学时间安排需优化,部分学生参与度待提高,期待更多反馈以改进教学方法。【布置作业】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挑战探究:深入了解我国的航天成就,包括但不限于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等里程碑事件(可以通过搜集影视资料、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整理成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鼓励学生课前多搜集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提炼并展示资料核心,通过展示活动增强团队意识。适当地点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观的培养。确保当堂内容学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