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与湖泊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与湖泊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与湖泊 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我国河流众多,大部分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注入太平洋的流域面积最大。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完成1~3题。
1.我国外流河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水资源丰富
2.关于我国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流区面积超过外流区
B.外流区河流均注入太平洋
C.内流区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
D.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3. ,关于我国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流区以淡水湖为主
B.外流区以淡水湖为主
C.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D.我国湖泊只分布在内流区
截至2024年1月,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及太湖均成立了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进一步提升了流域防汛抗旱综合应急能力,确保江河安澜和供水。读我国河流分布图,完成4~5题。
4.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七大江河中(  )
A.长江和珠江无结冰期无凌汛
B.淮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C.黄河与海河结冰期时间最长
D.辽河与松花江都属于内流河
5.我国七大江河出现夏汛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结冰期长 B.地势起伏大
C.夏季气温回升 D.夏季风显著
针对我国中华鲟数量不断下降的现象,专家提出多措并举打破中华鲟生存困境,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放流,然后给成年中华鲟打上弹出式卫星标记来追踪监测。2024年3月28日,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回归长江。据此完成6~7题。
6.此次放流活动选择在湖北宜昌进行的原因是(  )
A.河流水质情况较好 B.靠近中华鲟产卵地
C.该段河流流速和缓 D.该段河流无结冰期
7.卫星标记追踪对保护中华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分析是否适应野外环境 ②实时了解生存情况 
③提高居民保护中华鲟的意识 ④改善中华鲟生存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读黄河开封河段“地上河”的示意图,完成8~10题。
8.图中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  )
A.上游的青海省境内
B.中游的山西省境内
C.下游的河南省境内
D.入海口的山东省境内
9.造成开封河段“地上河”的原因包括(  )
①黄河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
②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开阔
③黄河下游人为地加高堤坝
④黄河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截黄河泥沙超过4亿吨,黄河入海泥沙越来越少。下列措施能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毁林开荒
③建设护坡林草带  ④兴修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水经注》卷一里记载:“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该句描述的是每年农历三月,黄河沿岸桃花盛开时,冰坝阻塞河道,水位出现急剧上涨的现象。读黄河水系图,完成11~13题。
11.该记载描述的现象是(  )
A.河水断流 B.河流凌汛
C.河床抬升 D.河道变迁
12.图中易发生此现象的河段序号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此现象会对河流及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包括(  )
①淹没农田 ②低温冻害 ③堵塞航道 ④破坏堤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7月9日,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工程是黄河干流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也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减淤、供水、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古贤大坝设置有底层排沙孔和中部泄洪孔,底孔可进行调水调沙,中底孔可联合防洪。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15.古贤水利大坝设置有底层排沙孔,主要原因是黄河(  )
A.水量大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大 D.含沙量小
16.古贤水利枢纽将有助于治理以下哪项问题(  )
A.“地上河” B.水污染
C.植被破坏 D.水土流失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其上游又称为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水能资源丰富。读红水河水电开发示意图,完成17~20题。
17.据图判断红水河的基本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北向南
18.下列关于红水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汛期出现在冬春季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大 D.流量季节变化大
19.珠江年径流量较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年降水量丰富
C.落差大 D.长度长
20.水电站集中选址红水河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需电量大 B.水量大,落差大
C.科技发达,利用率高 D.工农业发达,用电量大
某地理小组同学查找中华鲟相关资料时发现: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和近海。经专家研究,中华鲟在大海中生活,因其产卵时水温需在20 ℃以下,会在产卵期向河流上游移动,完成繁殖。读长江流域图,完成21~22题。
21.长江(  )
A.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干流大部分河段都有结冰期
C.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下游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22.小组成员发现中华鲟产卵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横断山区河段,原因可能是该地(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河段微生物种类丰富
C.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地处内陆,天敌较少
中华鲟是长江中特有的江海洄游产卵型鱼类,但自1988年12月葛洲坝全部竣工以来,中华鲟数量锐减。加上长江流域生活着众多的人口,造成长江水体污染和栖息地减少,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繁忙的航运也对中华鲟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导致万余尾中华鲟锐减至不足百尾。读图,完成23~25题。
23.葛洲坝位于(  )
A.长江上游 B.长江中游
C.长江下游 D.长江源头
24.最初建造葛洲坝的目的是(  )
①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②改善下游航运条件
③向周边及下游输电 ④提高河流下游水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葛洲坝建成后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是(  )
①大坝阻断洄游 ②水体污染
③船只航运 ④河流灌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面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27.该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降水
28.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量小 B.降水量大
C.气温高 D.蒸发强
二、非选择题
2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过程,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甲),部分水电站分布图(乙),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丁)。
(1)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电站建在河流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温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降水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河流的流量________(大于/小于)该线以南地区河流的流量。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_______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________。
(5)归纳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______、流量、________、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特征与地势、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及城市污水大量排放,河流进行航道整治、挖沙等活动,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实地考察,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刻阐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长江流域自2021年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开始了“人退鱼进”的重要转折。
材料三:长江流域示意图。
(1)如今,每年春夏之交,中华鲟成群结队从长江入海口______海海域开始洄游之路,鱼群逆江而上,经过长江下游与中游的分界点______。
(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其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优势有哪些?
(3)说说长江航运繁忙对中华鲟产生的影响。

(4)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从不同河段出发,结合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江发展新理念,完善下列思维导图,分析解决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5)试分析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会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带来哪些变化。

(6)请你为“保护长江,促鲟洄游”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与黄河相关的主题学习活动。图1为黄河流域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部分水文站2016年输沙量图,图3为银川市气候资料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中游有________、汾河等支流汇入,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润惠泽至今
资料一:宁夏平原是黄河上游重要农业区,宁夏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黄河流经宁夏平原,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据图3分析当地高度依赖黄河水的气候原因。
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沙生态保障
(3)与上游段相比,黄河中游段含沙量明显增加,因其主要流经黄土高原,__________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作用明显,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__________(增多/减少)。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资料二:2024年6月,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成为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公园内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3种共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收入可观。
(4)据材料分析,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树立大流域观念,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资料三:在华夏大地中心的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迁。2023年,黄河干流年总输沙量的一组数据震惊了世人:仅0.95亿吨,相较往年大幅下降。更令人瞩目的是,其下游河床竟然下切了3.1米,正在逐渐告别“地上河”。
(5)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请你为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治理提出建议。
答案
1-5CDBAD 6-10BACDB 11-15BCCBC 16-20AADBB 21-25CABAA 26-28BDB
29、(1)地势西高东低 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2)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小于
湿润 小
流速 含沙量
(1)东 湖口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利于航运;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支流众多,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破坏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压缩中华鲟生存空间。
(4)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 水污染 人类活动 自然保护区
(5)水质变优;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增加。
(6)保护中华鲟,爱惜长江水(保护长江,守护中华鲟)。
31、(1)青藏高原 渭河
(2)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气候干旱。
(3)水土流失 减少
(4)改善生物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增加;海产品数量增加,提高渔民收入。
(5)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利用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加固河坝,提高防洪抗洪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