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届高考数学压轴题系列:数列问题1.(2025·天津)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2), ,有,①求证:, 均有;②求中所有元素之和.2.(2025·湖南模拟)若存在常数,使得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数列”.(1)判断数列:1,3,5,10,152是否为“数列”,并说明理由;(2)若数列是首项为2的“数列”,数列是等比数列,且与满足,求的值和数列的通项公式;(3)若数列是“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证明:.3.(2025·湖南模拟)在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且(且).(1)求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其前项和为,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4.(2025·浙江模拟)定义:若对,,都有(j为常数,且),则称数列为“绝对等差数列”,常数j为数列的“绝对公差”.已知“绝对公差”数列所有项的和为E.(1)若,,,请写出有序实数对的所有取值;(2)若数列共有259项,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若j为奇数,数列共有2k(,)项,且,.证明:k为偶数,并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列.5.(2025·天河模拟)对于数集,其中,,定义“伴随向量集”.若对任意,存在,使得,则称A为“好集”.(1)已知数集,请写出数集的“伴随向量集”,并判断是否为“好集”(不需要证明);(2)若有限集为“好集”,求证:,且当时,;(3)若有限集为“好集”,且,求.6.(2025·威海模拟)设集合且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构成数列,并将数列的各项依次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第行共有项的原则,写成如下的数表.(1)写出该数表第4行各项的数;(2)求;(3)设位于数表的第行,若,且该数列前项的和能被整除,求的最小值.7.(2025·长沙模拟)对于有穷数列:,,…,,若存在,使得,则将数列进行操作变换T:将减1,加1,其余项不变,得到数列,记为.从开始进行次操作变换,依次得到数列,,…,,即,.(1)已知数列:,,,,是否可以通过次操作变换得到如下数列?①,,,;②,,,,若可以,请写出一种满足题意的,,…,;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已知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从开始进行次操作变换后得到数列:,,,,,求的所有可能值.(3)已知数列:,,,,将数列进行次操作变换,直到这种操作不能再进行时为止,求的最大值.8.(2025·眉山模拟)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若对任意,恒成立,则称为上的非负函数.(1)判断是否为上的非负函数,并说明理由.(2)已知为正整数,为上的非负函数,记的最大值为,证明:为等差数列.(3)已知且,函数,若为上的非负函数,证明:.9.(2025·义乌模拟)给定正整数,考虑集合的所有排列,对每个,定义:,并规定.记为所有排列中的最大值.(1)对于排列,计算,再直接写出和的值,并分别给出一个满足的排列和一个满足的排列;(2)对任意整数,证明:;(3)证明:.10.(2025·上虞模拟)已知数列满足:①,②,则称数列有性质Ω,数列称为“Ω数列”,记.(1)若,写出的所有可能值(直接给出答案即可);(2)当,时,设;数列为等差数列.请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3)若Ω数列符合且,记集合.在中任取两个不同元素x,y,求:x且的概率最大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可得,解得,则,;(2)① 证明:由(1)可得或,,当时,设①,②,①-②可得,即,为中的最大元素,,恒成立,则, 均有;② 解:由(i)可得,为中的最大元素,由题意可得:,其中,则的所有元素的和中各项出现的次数均为:次,所以中所有元素的和为.2.【答案】(1)解:若数列:1,3,5,10,152为“数列”,则,即,因为成立,成立,不成立,所以1,3,5,10,152不是“数列”;(2)解:由数列是首项为2的“数列”,则,,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①,可得②,①-②可得,即,由数列是“数列”,则,对于,恒成立,所以,即对于,恒成立,则解得,,由,,则,即,故所求的,数列的通项公式;(3)证明:要证, 即证,因数列是“数列”,则,则要证,即证,又,对于,恒成立,因为,,则,再结合,,,反复利用,可得对于任意的,,,则要证:,即证,设函数,则,令,解得,当时,,则在区间单调递减,因对于任意的,,,则,即,,…,,相加可得,即,故命题得证.3.【答案】(1)解: 在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且 ,,代入,整理得,即,以上个式子相乘可得:,当时,,符合上式,则;(2)解:由(1)可得:,①,②,①②得,,则,由,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4.【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所以或,当时,因为,所以,所以;当时,因为,所以或,所以或,所以有序实数对的取值情况为,,.(2)解:由题可得,,,所以,累加得,即,因为,所以上述不等式中的等号同时成立,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3)证明:令,,所以,因为,所以,又,所以因为,且j为奇数,所以为偶数,所以为偶数,因为,所以为偶数,又因为为奇数,所以k为偶数.当为偶数时,.5.【答案】(1)解:由“伴随向量集”的定义可得:;,,,,,,则对任意,存在,使得,故集合为好集;(2)证明:取,因为集合是“好集”,所以存在,使得,即,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存在,或,,所以,假设,取,因为集合是“好集”,所以存在,使得,因为,所以异号,若,则,而,,所以不可能成立;若,则,而,,所以不可能成立,故假设错误,即,又因为,且,所以;(3)解:有限集为“好集”,且,,所以.取,由 “好集”定义,存在,使得,所以异号,若,则,因为,,所以;若,则,因为,,所以该式不成立,类似的:考虑向量,,…,可得序列,,,…,都在集合中,由.6.【答案】(1)解:由题意知,第4行各项为,所以第4行各项的数为17,18,20,24.(2)解:由题意知,第行各项为中对应的值,设在第行,则前行总项数,解得,则数表前9行共有项,所以在第10行从左往右的第5项, 所以.(3)解:数表第行所有项的和为:,设数表前行所有项的和为,则,令,则,两式相减得可得,所以,设为数表的第行的第项,所以数列前项的和为:,由题意知,前行总项数,解得,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则,又因为该数列前项的和能被整除,所以,则,所以,可得,所以,可得的最小值为32,所以的最小值为.7.【答案】(1)解:由变换的定义可得,变换前的数列和变换后的数列的各项和相等,所以①不可以,理由:注意到每一次操作变换T不改变的值,而,故①不可以;②可以,操作如下::,,,,:,,,,:,,,;(2)解:由于每一次操作变换不改变的值,也没有改变数列的项数,故,,,,,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故数列为:,,,,,当时,,即每次操作后,新数列各项的平方和至少减少,且每次减少的数为偶数,而,故每次操作后新数列各项的平方和至多减少,记数列的所有项平方之和为,则,,于是,故,当时,存在操作变换::,,,,;:,,,,;:,,,,;当时,存在操作变换T::,,,,;:,,,,;:,,,,;:,,,,;当时,存在操作变换T::,,,,;:,,,,;:,,,,;:,,,,;:,,,,;变换满足条件,由于每次变换只能改变两个数,故的第三项必须为,所以可能为,,,,,或,,,,,或,,,,,或,,,,,此时都不可能为,,,,.所以不可能,综上,的所有可能值为,,;(3)解:由题意,每一次操作变换不改变的值,也没有改变数列的项数,而,因此操作停止时,数列:,,…,中应该含有个,个,由(2)可知,由于每次操作后,新数列各项的平方和至少减少,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记数列的所有项平方之和为,则,,于是,故,下面证明:存在次操作变换满足题意,若数列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所有整数至少出现一次,则称该数列为“连续数列”,则:1,2,…,20为连续数列,记其中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先对与操作,再对与操作,然后对与操作,…,直到对与操作,经过这样一轮操作后,数列中等于,的数减少一个,等于,的数增加一个,并且此时数列依旧为“连续数列”.从:1,2,…,20开始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不能操作为止,因每次操作恰使得,故操作次数恰好为次,综上,的最大值为.8.【答案】(1)解:是上的非负函数,理由如下:函数定义域为,,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则,故是上的非负函数;(2)证明:函数定义域为,,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则,因为为上的非负函数,所以,解得,则,因为,所以为等差数列;(3)证明:由,,,当且,由,解得,则,由,得,解得,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由为上的非负函数,得,则,,令,,则在上恒成立,故在上单调递增,则,从而在上恒成立,令,得,则,从而在上恒成立,故,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9.【答案】(1)解:因为排列,则,,,,所以,则对应排列为,对应排列为.(2)证明:设原排列为,交换最后两项得到新排列.显然,即交换排列的最后两项不改变的总和,考虑一般情况:设原排列为,交换1和的位置后得到新排列,显然,对于或的项,有,因此只需比较和的大小,设,分三种情况分析:情况1:当时,有,且,情况2:当时,有,且,情况3:当时,有,且,综上所述,在三种情况下都有,即交换后总和不会减少,对于任意排列,构造其对称排列时,对任意恒有,因为将原排列中的1后移等价于在对称排列中将后移,结合已证向右移动1不减少整个的总和,所以向右移动也不减少总和,因此,最优排列的构造中,将固定在末位同样能保证寻找到总和最大,设原排列为,前项中的和为的和为,固定项,因此(3)证明:设原排列为,在前项中,的和为的和为,则固定项,因此,设,则,不等式变为,两边除以得,定义:设,则递推关系为,当时,,则,则.10.【答案】(1)因为数列满足:①,②,故由,得的可能取值为,若,则可为;若,则可为;若,则可为;综合所述,的可能取值为.(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条件p能够推出条件q,但条件q推不出条件p,下面证明:先证明条件q推不出条件p,因为为等差数列,且为数列,因为,所以常数列:满足条件,此时,故条件q推不出条件p,再证明条件p能够推出条件q,数列满足:①,②且,,因为从到需要净增长2025在项的约束下,要满足,,唯一可能的方式是每次增加1,即该数列只能是:0,1,2,...,2025,因此“Ω数列”为等差数列,即条件p能够推出条件q,综上所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当时,令(),当为奇数时,数列:,此时,,,,,...,此时,;当为偶数时,数列:,此时,,,,...,此时,;对于所有: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为可能的最大值,因此,概率的最大值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